学习目标:(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理解燃烧与灭火的联系。 (2)通过提出问题、自主设计、动手实验、归纳现象和结论,学会观察实验、类比等科学探究的方法。 (3)通过对燃烧条件的学习,认识到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重点、难点: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一、燃烧与灭火 [实验探究] 1、下列哪些物质可以燃烧: 石头、布、木块、天然气、钢铁、酒精、瓷器。画出来。 结论:可燃物- 的物质,(可燃是燃烧的首要条件) 2、可燃物燃烧确实需要氧气,但是只要的氧气,燃烧就一定能发生吗?结论: 3、认识燃烧需要氧气和温度达到着火点:用镊子分别夹取一根木条和一小块煤,同时在酒精灯上点燃。观察实验现象。结论: 更容易燃烧。因为: [知识总结1]:燃烧的三个条件:① ② ③ 。(着火点:可燃物开始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知识总结2]:燃烧定义: 与空气中的 发生的一种 的 、 的 反应。 [想想]:1用扇子扇煤炉火时,为什么越扇越旺?而用扇子扇蜡烛的火焰时,为什么一扇就灭? 2.点燃火柴,火柴头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燃着;而火柴头向下,火柴梗容易燃着。为什么? [思考]:请看看常见的灭火方法,说出该方法的原理: 1.炒菜时锅里的油起火,最好用锅盖盖灭。( ) 2.堆放杂物纸箱着火时,可以用水扑灭。( ) 3.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 4.火大,有蔓延的可能就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 求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