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认识燃烧的条件,知道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2、能用化学知识解释与解决日常生活中某些燃烧的现象及原因。 3、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学习方法: 1、通过控制变量的几组对比实验探讨燃烧的条件。 2、调查火灾事故,研究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面粉爆炸实验及对此实验成败原因的讨论交流了解爆炸的条件 重,难点分析: 1、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设计和结论表述, 2、灭火的原理 3、 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设计和结论表述 学法指导: 1、通过看书上燃烧实验,可得出燃烧的定义并提出问题--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2、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灭火方法,并结合燃烧的条件得出灭火的原理。 3、如下图所示,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400mL90℃的热水,并投入一小块白磷(着火点约为40℃)。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块干燥的红磷(着火点大于200℃),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 思考:请你根据燃烧的条件预测该实验的现象是什么?谈谈你的推测理由? 知识梳理: 一、燃烧及燃烧的条件 ⒈通常的燃烧是指可燃物跟 发生的一种 、发热的剧烈的 反应。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⑴ ⑵ ⑶ 。 ⒉着火点: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固有属性因此不能说用降低着火点的方法来灭火,而只能是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二、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⒈灭火的原理:(破坏燃烧的条件,三者破坏其一就可灭火,也可同时都破坏) ⑴ ⑵ ⑶ ⒉几种常用灭火器的适用范围 ⑴ :用来扑灭木材、棉花等燃烧而引起的失火。 ⑵ :除用来扑灭一般火灾外,还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⑶ :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失火。 更多精彩推荐:初中初三化学初三化学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