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考生整理了化学分散系一轮复习重点和试题,帮助考生进行考前一轮复习。 【复习要求】 1、了解溶液的含义。 2、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了解溶解度的概念。掌握有关物质的溶解度的计算。 3、初步了解结晶、结晶水、结晶水合物、风化、潮解的概念。 4、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5.了解胶体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质和应用。 【复习过程】 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 ①分散质原状态:固、液、气态。(注:氨水的溶质为NH3); ②宏观特征:a.均一性、b.稳定性; 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m(质)/m(液) 100%; ④溶液的组成:a.溶质 、b.溶剂。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①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②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提问] ①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吗?对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②如何通过实验现象判断溶液是否饱和?③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间的转化? 只要看在一定温度下,有没有还能继续溶解的剩余物质存在,如有,且溶质的量不再减少,那么这种溶液就是饱和溶液。 此规律有没有特殊情况?(有Ca(OH)2 ) 3、溶解度、温度与压强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 ①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溶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化学表达式: 可用来判断晶体是否析出 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m(质)/m(液) 100%=S/(100+S) 100% ②气体溶解度的概念:该气体在压强为101kPa,一定温度时溶解在一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积数。常见气体溶解度: Cl2:1:2 、SO2: 1:40 、HCl: 1:500 、NH3: 1:700。 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c = n/Vc = 2023a%/M (1)配制步骤:1、计算,2、称量,3、溶解,4、移液,5、洗涤,6、定容,7、摇匀。 (2)所用仪器:1、天平,2、药匙,3、量筒,4、容量瓶,5、烧杯,6、玻璃棒,7、胶头滴管。 (3)若在配制操作中有以下行为,将会对配制结果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1、称量时,物体与砝码的位置颠倒,偏低 2、容量瓶内壁存有水珠,无 3、定容时仰视读数,偏低 4、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偏低 5、溶质溶解后,没有恢复至室温转移,偏高 6、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使所读溶液体积偏小,偏低 7、天平的砝码沾有其他物质或已生锈,偏高 [例1]将质量分数分别为5x%的A溶液与x%的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其溶质A的质量分数小于3x%。下列物质中,A可能为 () A.H2SO4 B.HCl C.C2H5OH D.NH3 解析:可先按等质量混合展开分析,等质量混合后A的质量分数为3x%,由于等体积混合液的质量分数小于3x%,即混合时x%的A溶液所占质量份额大,说明x%的A溶液密度大于3x%的A溶液,亦A溶液密度随质量分数增大而减小,答案为C、D。 [例2]t℃时,将某硝酸钾溶液,第一次蒸发掉10g水,冷却到原温度析出晶体0g;第二次蒸发掉10g水,冷却到原温度析出晶体3g;第三次再蒸发掉10g水,冷却到室温析出晶体应 () A.等于3g B.大于或等于3g C不等于3g D.小于或等于3g 解析:第一次蒸发掉10g水后的溶液可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但第二次蒸发掉10g水后的溶液一定饱和,所以第三次再蒸发掉10g水,析出晶体质量大于或等于3g,答案为B。 [例3]某温度下,甲、乙两个烧杯中各盛有100 g相同浓度的KCl溶液,现将甲烧杯中的溶液蒸发掉35gH2O,析出晶体5g;乙烧杯中的溶液蒸发掉45gH2O,析出晶体10g。则原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A.10% B.15% C.20% D.25% 解析:首先可求出溶解度。(10g 5g)/(45g 35g) = S/100g ,S=50g 设甲烧杯中的溶液蒸发掉35gH2O后得到的饱和溶液中含KCl质量为x, x/(100g 35g 5g) = 50g/150g ,x = 20g 原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g + 5g)/100g = 25%答案为D。 [例4]已知某饱和溶液的①体积,②密度,③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④溶质的摩尔质量。要根据溶质的溶解度计算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时,上述条件中必不可少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饱和溶液中:a% = S/(100 + S) C = 2023a%M答案为C。 [例5](2023江苏)质量分数为a的某物质的溶液mg与质量分数为b的该物质的溶液ng混合后,蒸发掉pg水,得到的溶液每毫升质量为qg,物质的量浓度为c。则溶质的分子量(相对分子质量)为() A.q(am+bn)c(m+n-p) B.c(m+n-p)q(am+bn)C.2023q(am+bn)c(m+n-p) D.c(m+n-p)2023q(am+bn) 解析:混合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m+bn)/(m+n-p),=qg/mL M=2023q(am+bn)/c(m+n-p)答案为C。 [例6](1)配制200mL0.1mol/L的NaCl溶液,需NaCl的质量为多少克? 解析:m(NaCl) = 0.2L0.1mol/L58.5gmol = 1.17g 1.2g (2)欲配制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250mL,完成下列步骤: ①用天平称取氢氧化钠固体10g。 ②将称好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加蒸馏水将其溶解,待冷却后,将溶液沿玻璃棒移入250mL的容量瓶中。 ③用少量蒸馏水冲洗2~3次,将冲洗液移入容量瓶中,在操作过程中不能损失点滴液体,否则会使溶液的浓度偏低(低或高)。 ④向容量瓶内加水至刻度线2~3cm时,改用胶头滴管小心加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若加水超过刻度线,会造成溶液浓度偏低,应该倒掉重新配制。 ⑤最后盖好瓶盖摇匀,将配好的溶液移入试剂瓶中并贴好标签。 化学分散系一轮复习重点和试题的内容已经分享完毕,请考生认真利用本文提升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