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各种星体的化学成分的分析,得出了元素分布的规律,发现了星际空间有简单化合物的存在,为天体演化和现代宇宙学提供了实验数据,还丰富了自然辩证法的内容。以下是高三第二次段考化学试题,希望考生可以练习。 第Ⅰ卷选择题 (共44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5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类说法正确的是 ( ) A.纯碱、烧碱都属于碱 B.漂白粉、小苏打都属于纯净物 C.氯化铵、次氯酸都属于电解质 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2.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焰火的五彩缤纷是某些金属元素化学性质的展现 B.将煤气化后再作为能源,可减少PM2. 5引起的危害 C.用激光笔分到照射盛有蓝墨水、FeCl3 溶液的玻璃杯均出现光亮的通路 D.氨气液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常用来做冷冻剂 3.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含1 mol FeCl3的饱和溶液最多可形成胶体粒子数为NA B. 4.6 g Na与稀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0.2NA C.10. 6 g Na2 C03晶体中含CO32一数目为0. 1 NA D.常温下,22 g CO2含碳氧双键数目为NA 4.分子式为C5H8O2 的有机物,能使溴的CCl4 溶液褪色,也能与NaHCO3 溶液反应生成气体,则符合上述条件的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最多有( ) A.8种 B. 7种 C.6种 D. 5种 5.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方法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A.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B.将钾盐溶于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钾盐一定为K2C03 C.某固体进行焰色反应实验,火焰呈黄色,说明该固体为钠盐 D.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不变色,再滴加氯水显红色,则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6.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7.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NO3是还原剂,其中N元素被氧化 B.生成物中的N2是氧化产物, 是还原产物 C.若有65 g NaN3参加反应,则被氧化N的物质的量为3.2mol D.每转移1 mol e一,可生成标准状况下N2的体积为35. 84L 8.从海水中制得的氯化钠除食用外,还可用作工业原料,生成多种含钠或氯的化工产品,利用 +NH4Cl的反应原理可制备纯碱,下面是在实验室进行模拟实验的生产流程示意图。 饱和食盐水溶液 则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通入的气体:A是CO2,B是NH3 B,NaHCO3溶解度比NaCl、Na2CO3、NH4HCO3和NH4Cl的溶解度都小 C.步骤(3)的操作为过滤,滤液可作化学肥料 D.步骤(4)中,将晶体加热分解可以得到纯碱 9.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B.用CH3 COOH溶解CaC03 : C.0.1mol/LNH4Al(SO4)2溶液与0.2mol/L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 D.用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H2O2反应,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 10.下列各组粒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 A.在KMnO4溶液中: B.在由水电离氢离子浓度为 C.离子浓度相同的溶液中 D.无色溶液中: 11.下列与金属腐蚀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a中,插入海水中的铁棒,越靠近底端腐蚀越严重 B.图b中,开关由M改置于N时,Cu-Zn合金的腐蚀速率减小 C.图c中,接通开关时Zn腐蚀速率增大,Zn上放出气体的速率也增大 D.图d中,Zn-MnO2干电池放电腐蚀主要是由MnO2的氧化作用引起的 12. 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已知Z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4,Y能形成两种常见的液体二元化合物M、Q,其中M是生物生存必需的物质.x能形成多种单质,其中有两种单质硬度差异极大,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x B.化合物Q中存在两种类型的共价键 C. Z、X都可以形成两种常见的酸性氧化物 D.四种元素的常见单质中X的单质的沸点最高 13.卫星发射时是以N2H4(联氨)和N2O4为火箭的动力源。反应温度高达2023℃,反应式为2N2H4 + N2O4 == 3N2 + 4H2O。对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联氨是氧化剂 B. 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1︰2 C. 属于置换反应 D. 该反应的优点有热值高、无污染等 14. 山萘酚(Kaempf erol)结构如下图所示,且大量存在于水果、蔬菜、豆类、茶叶中,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如抗氧化、抑制肿瘤生长及保护肝细胞等作用。下列有关山萘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结构式中含有羟基、醚键、酯基、碳碳双键 B:可发生取代反应、水解反应、加成反应 C.可与NaOH反应,不能与NaHCO3反应 D. 1 mol山萘酚与溴水反应最多可消耗4 mol Br2 15.已知,某无色溶液中含有下列离子中的几种: ,为了确定溶液的组成,某学生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①用pH试纸检测溶液的酸碱性,溶液的pH大于7 ②取少量溶液,向其中滴加氯水,再加入CC14振荡,静置,CC14呈橙黄色 ③另取少量溶液,向其中滴加Ba(NO3)2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产生 ④用分液漏斗将②所得混合液分离,倒出上层清液,滴加AgNO3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产生。 根据上述实验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溶波中一定含有 ' B.溶液一定含有Na+,不含Ba2+ C.实验①与上述离子的检验没有关系,可以省略 D.由实验④可以判断溶液中含有Cl- 16.钴的氧化物广泛应用于磁性材料及超导材料等领域。取一定量的钴的氧化物(其中钴的化合价为+2、+3价),用480 mL 5 molL-1盐酸恰好完全溶解固体,得到CoCl2溶液和4.48L(标准状况)黄绿色气体。通过计算可以确定该氧化物中Co、0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 B.2:3 C.3:4 D.5:6 17.如图是草酸溶液中 三种微粒的分布分数(某微粒物质的量浓度与三种微粒物质的量被度和的比值)与pH的关系,下到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pH=5的溶液中: B. 溶液中: C.向 溶液中加强酸至pH与a点对应时,溶液中 D.为使溶液中c( )尽可能多一些,溶液的pH最好控制在2. 7左右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49分) 18. (12分)铝热反应是铝的一个重要性质。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了克服传统铝热反应纸漏斗易燃烧,火星四射等缺点,将实脸改成以下装置,取磁性氧化铁在如图A实验进行铝热反应,冷却后补到铁块混合物. (1)实验中可以用蔗糖和浓硫酸代替镁条作引火剂,共原因是 (2)该铝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取反应后的铁块研碎取样称量,加入如图B装置,滴入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测量生成气休体积以测量样品中残留铝的百分含量.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量气管的量具部分是一个中学实验常见量具改装而成,该仪器的名称为 ②量气管在读数时必须进行的步骤是 。 ③取1g样品进行上述实验,共收集到44.8mL气体(换算成标准状况下),则铝的百分含量为 。 ④装置中分液漏斗上端和烧瓶用橡胶管连通,除了可以平衡压强让液体顺利滴入试管之外, 还可以起到降低实验误差的作用。如果装置没有橡胶管,测出铝的百分含量将会 (填偏大或偏小)。 19.(11分)硫酸锰可作为饲料添加剂用于增肥,也可用于某些化学反应的催化剂,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工业上常用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含有MgSO4等杂质)制备硫酸锰,其简化流程如下: (1)为了加快软锰矿与硫酸、黄铁矿反应的速率,工业上除采用粉碎软锰矿的方法,还可以用哪些方法。(写两种) (2)流程中黄铁矿(主要含FeS2)和FeSO4的作用都是作还原剂,请写出FeSO4与软锰矿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双氧水和氨水的作用分别是. (4)操作II包括、 、、洗涤、干燥,可制得MnSO4H2 O粗产品.洗涤中最好选用 A.稀硫酸 B.水 C.乙醇. D.浓硫酸 20.(15分)铁是目前人类使用量最大的金属,它能形成多种化合物。 (1)取5.6 g的生铁与足量的稀硫酸混合反应,无论怎样进行实验,最终收集了的气体体积均小于2.24 L(标准状况),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所得溶液在长时间放置过程中会慢慢出现浅黄色,试用离子方程式解释这一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 (2) ZnFe2Ox是一种新型纳米材料,可将工业废气中的某些元素转化为游离态,制取纳米ZnFe2Ox 和用于除去废气的转化关系如图 。若上述转化反应中消耗的 ,x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 ZnFe2Ox与NO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用前一问求出的具体值)。 (3) LiFePO4(难溶干水)材料被视为最有前途的锂离子电池材料之一。 ①以 FePO4(难溶于水)、Li2CO3 、单质碳为原料在高温下制备LiFePO4 ,,该反应还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则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有几种类型,其中一种(中间是锂离子聚合物的隔膜,它把正极与负桩隔开)工作原理为 。则放电时正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25℃时, ,此温度下若在实验室中配制5 mol/L 100 mL FeCl3溶液,为使配制过程中不出现浑浊现象,则至少需要加人2 mol/L的盐酸__________ml(忽略加入盐酸体积)。 21.(11分)将5.3 g某碱式碳酸盐固体(不含结晶水)M溶解于100 g 9.8%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 224 mL CO2(标准状况)和含有MgSO4、Al2(SO4)3的溶液。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溶质NaOH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 (1)由图可知,固体M与稀硫酸反应后所得溶液中除含有溶质MgSO4和Al2 (SO4)3外,还含有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 (2)加入的溶质NaOH从x g到8.8 g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当加入溶质NaOH的质量到xg时,生成Al(OH)3的质量为 g,x= 。 (4)M的化学式为 。 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7、CBAAD BDADC BCDCB DC 二、非选择题 18、 21、(1)H2SO4 (2) Al(OH)3+OH-==AlO2-+2H2O (3) 1.56 8.00 (4) Mg6Al2(OH)16CO3 高三第二次段考化学试题及答案的所有内容就是这些,更多精彩内容请考生持续关注优学化学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