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优学化学网为您推荐的有机合成材料,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有机合成材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有机物的概念,能区分有机物和无机物; 2. 知道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及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认识白色污染及其危害、解决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塑料性质的探究及鉴别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实验,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2. 通过合成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的学习,认识化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3.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用途和对环境的危害,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认识有机合成材料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体会学习化学的价值; 2.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人类生存环境的情感。 【重点难点】 1.知道什么是有机物,了解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和用途。 2.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种类和用途以及塑料对环境的影响,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法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我们日常生活中用的最多的一类物质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提出问题]什么是有机化合物?请同学们完成课本P97活动与探究。 [学生活动] 讨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区别 [提出问题]什么是有机合成材料?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98 [归纳总结]有些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通常称它们为有机高分子,用有机高分子制成的材料称为有机高分子材料,它又分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和有机合成材料,合成材料的用途很广,下面一起来研究:有机合成材料 [板书]三大有机合成材料 1、塑料 [学生实验] 探究塑料的一些性质:聚乙烯为例 实验内容 加热 冷却 加热 实验记录 【归纳总结】按受热时的表现,塑料可以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加热后又可以熔化的塑料称为热塑性塑料;一经加工成型就不会受热熔化的塑料称为热固性塑料。 【应用】根据刚才的实验和生活经验,讨论下列问题: ① 雨衣 ② 根据你到书店或超市买东西的生活经验,谈谈用于包装的塑料袋是如何封口的?它们是热塑性塑料还是热固性塑料? ③ 手电筒的外壳 ④ 炒菜用的锅的手柄是热塑性塑料还是热固性塑料? 2、合成纤维 [提出问题]买衣服时,怎样知道面料的种类呢?穿不同布料的服装时,你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学生收集衣服标签,通过查看标签,了解纤维的种类,并根据生活经验,区分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 [学生实验]:燃烧棉花、纯羊毛线与涤纶、锦纶 实验内容 棉花 纯羊毛 涤纶 锦纶 燃烧现象 [得到结论] 天然材料和合成材料的区别 3、 合成橡胶 【图片投影】橡胶树天然橡胶 【介绍】介绍合成橡胶的优点。 【引导交流】引导学生交流合成橡胶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幻灯片展示]塑料垃圾对大自然的污染。 [提出问题]什么叫 白色污染? 废弃塑料带来的污染叫白色污染 [学生讨论]使用塑料的利与弊。 [得到结论]防止白色污染的措施 1.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 2.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 3.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 4.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小结]合成材料在人类社会进步中起着巨大的作用,但是不合理的使用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所以我们要合理使用、科学使用合成材料。 【板书设计】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 一、三大有机合成材料 1、塑料: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加热后又可以熔化的塑料称为热塑性塑料;一经加工成型就不会受热熔化的塑料称为热固性塑料。 2、合成纤维 3、合成橡胶 二、白色污染 1、概念: 废弃塑料带来的污染 2、防止白色污染的措施: ①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 ②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 ③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 ④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课后练习】 1.下列物质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C ) A.甲烷 B.二氧化碳 C.淀粉 D.金刚石 2.以下不属于高分子材料的是(D ) A、塑料 B、合成纤维 C、合成橡胶 D、合金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 A.电木插座破裂后可以热修补 B.涤纶、羊毛、丝绸都属于天然纤维 C.合成橡胶具有高弹性、绝缘性等优良性能 D.合成材料给人类带来了更多的污染,所以要禁止生产和使用 4.下图表示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的是( A ) 5.解决白色污染问题,下列做法不宜提倡的是(D ) A.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 B、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C.回收废弃塑料 D、焚烧废弃塑料 6.三大合成材料是塑料 、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它们的应用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7.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和不断更新,废电脑中材料的回收利用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写出电脑配件中两种常用材料的类别(填金属材料、矿物质材料、高分子材料): 材料 铜 塑料 类别 金属材料 高分子材料 8.商场出售的服装都挂有面料成分及洗涤说明的标签。下图为某服装的标签: (1)面料中的天然纤维是 丝 ,合成纤维是 锦纶、涤纶 。 (2)检验其主要成分为丝的简单方法是 灼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