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题】生活中,燃烧现象屡见不鲜,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按图A装置对“燃烧需要哪些条件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同学们对磷燃烧生成的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凝问。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为40 ℃,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会生成会刺激呼吸道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并能与水反应生成偏磷酸。 【交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休健康在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实验装置如图B。 【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B装置进行实验。 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按图B所示组装好装置,拿到太阳底下晒,过一会儿观察现象。 | 白磷 ,红磷。 | | 待白磷熄灭后,打开输液管开关,观察现象。 | 白磷。 | | 白磷燃烧完后,改用酒精灯在小石子和红磷中间加热。观察现象。 | 红磷(会或不会)燃烧, 小石子(会或不会)燃烧。 | |
【反思与评价】 (1)改进后的图B装置与图A装置比较,优点是 。 (2)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 。 (3)石蕊溶液变红的原因是 。 设计思想: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跨学科的综合运用能力,体现“绿色化学”的教育理念。 解题分析:在阳光下白磷会自燃,燃烧使试管内气压增大,冷却后又减小,利用小气球调节试管内的气压,防止橡皮塞被冲出。试管冷却后气压减小,打开输液器开关,软塑料瓶中的氧气(或空气)进入试管内,白磷又复燃。同时试管中的五氧化二磷进入塑料瓶中,被水吸收。白磷燃烧完后,改用酒精灯加热,当温度达到红磷的着火点后,红磷燃烧,不断消耗氧气,试管内气压继续减小,软塑料瓶中的氧气持续进入试管中,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同时进入软塑料中被水吸收,软塑料瓶明显变瘪,石蕊溶液变红。 实验现象 | 结论 | 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 | 温度要达到可燃烧物的着火点 | 白磷复燃。 | 燃烧需要氧气 | 红磷会燃烧,小石子不会燃烧。 | 燃烧需要可燃物 |
参考答案: (1)在封闭体系中实验,能防止空气污染。 (2)球调节试管内的气压,防止磷燃烧时橡皮塞被冲出。 (3) 五氧化二磷与水反应生成偏磷酸,偏磷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