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提问】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什么? 【学生回答】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引出课题】这一节就从探讨原子的结构开始我们的学习。 【点评】开头简洁,直截了当,由初中相关知识提出问题,过渡到原子结构的学习。 【板书】第一节 原子结构 【提出问题】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同种原子的性质和质量都相同。那么原子能不能再分?原子又是如何构成的呢? 【学生思考、回答】 【媒体显示】利用Flash动画演示卢瑟福的 粒子散射实验 1.实验示意图 2.现象: 【观察、思考】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1)绝大多数 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原因是什么? (2)为什么有少数 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 (3)极少数的 粒子几乎象是被金箔弹了回来,原因是什么?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根据 粒子散射的实验现象,学生提出自己的原子结构模型。并由代表发言。 【归纳、小结】3.卢瑟福的原子核式模型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带正电荷,位于原子的中心;带负电荷的电子在原子核周围的空间做高速运动。 【点评】通过卢瑟福的 粒子散射实验的介绍, 由学生提出自己的原子结构模型,使学生实现一种科学探究的体验;了解假说、模型等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研究的历程,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学会一种方法:通过粒子撞击实验,研究微观世界的规律,使人类获得了一种崭新的研究方法。认识一个规律:从实践到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必然规律。 【质疑】我们已经知道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那么,原子核的内部结构又是怎样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的运动状态又是怎样的呢? 【板书】一.原子核 核素 1. 原子核的构成, 【媒体显示】原子结构示意图 【学生阅读】 构成原子的微粒--------电子、质子和中子的基本数据: 微粒 | 电子 | 质子 | 中子 | 质量(kg) | 9.109×10-31 | 1.673×10-27 | 1.675×10-27 | 相对质量 | 0.202384 | 1.007 | 1.008 | 电量(C) | 1.602×10-19 | 1.602×10-19 | 0 | 电荷 | -1 | +1 | 0 |
【思考、讨论并提问】 请根据表中所列数据讨论: 1.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为什么? 2.原子的质量主要由哪些微粒决定? 3.如果忽略电子的质量,质子、中子的相对质量分别取其近似整数值,那么,原子的相对质量在数值上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有什么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1、数量关系: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电性关系: 原子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质量关系: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归纳小结】 如果用 A ZX的形式表示一个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的原子,那么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可以表达为: 原子核 核外电子 中子 (A-Z)个 Z个 质子 Z个 原子 A ZX 【迁移与应用】 1.在科学研究中,人们常用2023Cl符号表示某种原子,请你谈谈图中符号和数字的含义。 2.某二价阳离子含有10个电子,12个中子,求质量数。 3.元素R的一个原子,质量数为 a ,其阴离子Rn-有b个电子,求中子数。 【回顾】元素的种类是由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决定的。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质疑】同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相同,那么,中子数是否也相同呢? 【媒体显示】三种不同的氢原子 【比较】三种氢原子结构的异同。 【质疑】它们是不是同一种元素? 【板书】2.核素 核素:人们把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称为核素。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 【迁移与应用】1.请你描述构成原子的各种微粒与元素、核素间的关系。 2.请你描述元素、核素、同位素间的关系 【媒体显示】元素、核素、同位素三者之间的关系: 元素 同位素 核素1 核素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