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清末民初,江苏南通人张謇抱着“实业救国”的思想,毅然弃官从商,创办大批近代企业,成为著名的“状元实业家”。下列企业,属于张謇创办的是( ) A.大生纱厂 B.轮船招商局 C.汉阳铁厂 D.湖北织布局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912-1919年,中国新建的民族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到1.3亿元以上,相当于辛亥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以上数据说明( ) A.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起步 B.中国开始迈上工业化强国之路 C.列强扩大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D.近代民族工业迎来“短暂的春天”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随着轮船、火车、公共汽车等近代交通工具的传入,清末出现了男女杂坐、同车共乘现象,人们从开始的忧虑、防范,逐渐过渡到习以为常。这表明近代交通工具的使用,导致( ) A.传统礼教日益严厉 B.新式观念传播困难 C.人们思想不断解放 D.妇女地位持续下降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1891年日本浓尾大地震的消息传到伦敦仅用1天,消息传送的速度约为每小时394千米。当时传递这个消息的工具是( ) A.火车 B.汽车 C.轮船 D.电报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它创刊于1872年的上海,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中文报纸,被人称为研究中国近代史的“百科全书”。它是( ) A.《申报》 B.《大公报》 C.《新闻报》 D.《解放日报》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 它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它编辑出版多种中小学教科书、字典和大批文化学术著作,促进了文化事业发展。它是1897年创办于上海的( ) A.中华书局 B.商务印书馆 C.生活书店 D.新华书店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有人将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某些变化戏称为“头上和脚上的变化”。从社会习俗变迁的角度来看,其主要反映的是( ) A.剪辫子和劝禁缠足 B.中山装的流行 C.民主共和思想传播 D.国人办报再掀高潮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国运衰微之际,民族危亡之时,无数有志之士挺直脊梁为国争光。下列人物与贡献搭配正确的是( ) A.侯德榜——实业救国 B.詹天佑——京张铁路 C.张謇——《制碱》 D.严复——《海国图志》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存在约1300年的科举制度废除时间是( ) A.1901年 B.1903年 C.1905年 D.1907年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其中在文教方面“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清政府在百日维新期间决定创办的新式学堂是( ) A.福州船政学堂 B.北洋西学堂 C.南洋公学 D.京师大学堂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自己祖国最崇敬的心情”。升国旗、唱国歌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国歌是( ) A.《马赛曲》 B.《黄河大合唱》 C.《国际歌》 D.《义勇军进行曲》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他是广东番禺人,曾留学法国。今天,在广州有以他名字命名的音乐学院。1939年,他在延安创作了一部气势磅礴的音乐史诗,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独立、坚强,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勇敢、顽强和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这部作品是( ) A.《松花江上》 B.《田横五百士》 C.《义勇军进行曲》 D.《黄河大合唱》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9年)这本书(《美国十大富豪传》)荣德生读了好久,他从中知道实业使他们致富,实业使国家强大……两兄弟一合计,于1900年在无锡创办了第一个面粉厂。 ——中华网 材料二荣德生积极卷与地方发展规划,参与和投资地方市政基础建设,1912—1930年,荣德生发起修筑道路里程80余里,建成大小桥梁88座。荣德生认为“人才为事业之始基”,而“人才的造就,端赖学校之培育,故兴学实为建设之本”。1906—1947年,荣氏兄弟先后投资创办各级各类学校10余所,为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孟德会《荣氏家族企业家精神实践及代际传承》 材料三1922年因外国资本卷土重来,荣氏企业开始亏损,向日商借贷350万日元。1927年因不愿认购国民党政府发行的公债,被通缉。由于世界经济危机及国民党政府的苛捐杂税,民族经济备受摧残,荣氏企业负债4000余万元,宋子文、孔祥熙等官僚资本乘机渗入。 ——摘编自陈旭麓主编《中国近代史词典》 1.根据材料一,概括荣氏兄弟创办面粉厂的目的。这一行动受到当时哪一思潮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荣氏兄弟在哪些方面为社会做出贡献。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荣氏企业发展受阻的原因。 3.通过上述探究,你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何感悟?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