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万急,延安。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实现……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这是蒋介石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电报之一,其主要意图是( ) A.设鸿门宴,借机诱捕 B.屈从国际压力,停止内战 C.争取时间,部署内战 D.顺从民意,争取和平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947年3月,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是因为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 ) A.陕北解放区 B.中原解放区 C.东北解放区 D.华东解放区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凭借着强大的军事实力,开始了对共产党的全面进攻。标志着全面进攻达到最高峰的是( ) A.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地区 B.国民党军队占领张家口 C.国民党军队进攻陕北解放区 D.国民党进攻山东解放区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947年土地改革的核心内容是( ) A.抗捐抗税 B.减租减息 C.耕者有其田 D.实现土地公有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同学在学习“人民解放战争”这一单元内容时,将其划分为“战略防御、战略反攻、战略决战、夺取胜利”四个阶段。揭开了“战略反攻”序幕的是( ) A.转战陕北 B.挺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 D.解放南京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再看一眼大别山,万般情思胸中收。”歌曲《再见了,大别山》再现了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时的壮举,渲染了重回大别山时激动难舍的心情。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标志着人民解放军开始了( ) A.战略防御 B.战略相持 C.战略进攻 D.战略决战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孙武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解放战争中哪一城市的解放体现了这一战略原则?( ) A.沈阳解放 B.徐州解放 C.北平解放 D.南京解放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诗中“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意义是( ) A.揭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路进攻的序蒂 B.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C.北平和平解放,基本解放了华北全境 D.解放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5年8月,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亲赴重庆这一行动,有力地宣告:中国共产党是真诚地谋求和平的,是真正地代表全国人民的利益和愿望的。毛泽东到达重庆,受到各界民众的热烈欢迎。《大公报》发表社评说:“毛先生能够惠然肯来,其本身就是一件大喜事。"抗战胜利后,"我们再能做到和平、民主与团结,这岂不是国家喜上加喜的大喜事"。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历史》 材料二这些是四件事的序号:①转战陕北,②三大战役,③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④占领总统府。 材料三1946年11月,蒋介石攻占张家口并单方面宣布召开“国民大会”,和谈大门被关死。中共中央下定决心以战争手段来解决中国的问题,毛泽东在党内指示中第一次以“人民解放战争”代替之前的“自卫战争”。 材料四下表反映的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敌我力量对比变化情况。
| 军队 1946年7月 1947年7月 1948年7月 1949年2月 1949年12月 人民解放军 130万 190万 280万 358万 470万 国民党军队 430万 380万 365万 204万 —
1.依据材料一回答:毛泽东到重庆谈判为什么受到各界民众的热烈欢迎? 2.重庆谈判国共双方签订了“双十协定”,但1946年国民党却撕毁该协定并发动了内战。请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重新排列材料二中四件事的序号。(写出序号即可) 3.根据材料三,指出人民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依靠的力量。 4.根据材料四中的表格信息,指出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敌我力量对比变化的趋势。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探究其成因。(提示:需答对4个成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