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2021-2022学年历史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册“6+1”提升练

[复制链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934年7月,国民党对中央红军的第五次“围剿”已经持续了半年,并已突破了苏区四周的防线。而中央苏区的人力物力已很匮乏,粮食紧张,弹药更是紧缺。在这种敌我力量如此悬殊的险恶形势下,红军及时实行了战略转移,走上了举世闻名的长征路。上述材料表明红军长征的原因是(   )
①博古、李德等人在军事上的错误指挥
②敌强我弱,实力悬殊
③国民党进行第五次“围剿”
④中央苏区物资匮乏,兵力减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长征为影视剧编剧提供了很好的素材,但以长征为影视剧的内容又必须基本符合历史事实。以下是某位剧作家在编写《伟大的长征》剧本时设计的几个历史场景,其中与史实相符合的是(   )
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使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②巧渡金沙江,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③遵义会议的召开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④1935年10月,吴起镇会师是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遵义会议是指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遵义会议(   )
①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②是中国共产党已经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
③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④是在北伐战争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纠正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的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这二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后来很多人都说,这是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这次会议(   )
A.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结束了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
C.标志着中共由幼年走向成熟
D.做出了工作中心转移的决定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长征历时两年,总行程6.5万里,红军战士转战14个省,跨过了约50条江河,翻过了50多座高山,共进行了600多次重要战役,红军战士出发时有大约18.6万人,到结束时只剩约6万人。上述材料主要说明了(   )
A.中共在长征途中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B.中国革命历经艰难和曲折
C.长征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D.长征为国共合作抗战奠定了基础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3年10月,枪炮声再次隆隆作响,五十万国民党军队被调往江西前线,开始了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强大进攻,住在瑞金那座“独立房子”里的军事决策者不顾敌我力量对比的悬殊,仍然命令红军对敌人的坚固堡垒实行攻坚战。这使红军的反击从一开始就连续受挫……
——摘编自《长征》
  材料二长征途中,党中央召开遵义会议,是我们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习近平
  材料三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遥迄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摘编自毛泽东《七律?长征》
1.根据材料一,概述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遵义会议于何时召开?其内容有哪些?遵义会议是我们党历史上一个生死彼关的转折点,其历史意义有哪些?
3.依据材料三回答:“三军过后尽开颜”指的是哪三军?这三军最后在哪里胜利会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