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图是毛泽东与蒋介石和美国驻华大使等人在重庆的合影。该图片可能对应的历史情景是( ) A.1925年,黄埔军校中的国共为国民革命并肩作战 B.1936年,西安事变和谈,毛泽东、蒋介石握手言和 C.1945年,重庆谈判中,蒋介石、毛泽东等人的留影 D.1949年,蒋介石、毛泽东在南京总统府前留影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经过一年作战,解放战争形势发生重大变化。1947年6月30日夜,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一举突破黄河天险,千里挺进大别山。这标志着人民解放军( ) A.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 B.粉碎了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 C.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D.实现了祖国大陆的统一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毛泽东领导某一战役时曾总结出“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的方针,这句话最有可能是在下列哪一战役时期说的( ) A.转战陕北 B.挺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 D.解放南京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图是不同时期人民军队的数量统计图。对下图中人数发展变化及其原因的解读都正确的是( ) A.1927年到1931年人数不断增多,主要原因是工人阶级的参加 B.1931年到1945年人数逐年增加,主要原因是抗日战争的推动 C.1945年到1946年人数有所减少,主要原因是国民党军队发动全面进攻 D.1946年到1949年人数增长迅猛,主要原因是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人民大力支持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古诗词凝聚作者心血,是对史实的映射。下列哪一句诗词是对近代史终点的描述?( ) A.“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B.“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D.“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949年7月,美国国务卿艾奇逊给美国总统杜鲁门的信中写道:“中国内战不祥的结局超出美国政府控制的能力,这是不幸的事,却也是不可避免的。”信中“中国内战不祥的结局”主要是指( ) A.国民党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被粉碎 B.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开始了战略进攻 C.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 D.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辨析史料 回答问题。 【得道多助】 材料一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老百姓高呼的口号有“前方打老蒋,后方挖蒋根"“支援大反攻,参加胜利军,打倒蒋介石,拔掉老祸根”。 【战略决战】 材料二 下面是刘伯承和邓小平的对话。 刘伯承:越过黄泛区,目标大别山。 邓小平:这是大转折!革命要胜利了! 【走向胜利】 材料三 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促使了“一个城市的解放,一个政权的垮台”。 【总结反思】 材料四 下表反映了解放战争开始时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力量对比。
| 类别 国民党 共产党 拥有军队 430万人 130万人 武器装备 接收100万日军的装备,获得美国大量武器 基本上是步枪 拥有人口 3亿多 1亿多 拥有地区 大城市,绝大部分铁路交通线 小城镇、乡村、偏远地区
材料五1949年8月,毛泽东曾指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有何作用?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于哪一年?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战役?“一个政权”指的什么? 4.依据材料四、材料五,说说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的有利条件。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