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2021-2022学年人教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单元

[复制链接]

总人数
14岁
30岁以下
45-50岁
50-60岁
死亡年龄不明
39
39.5%
7%
7.9%
2.6%
41.9%

A.狩猎生活,危险过大                 B.不会用火,只吃生食
C.没有工具,食物匮乏                 D.个体生活,难以生存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人们一说起中国发现的远古人类化石,没有不首先提到北京人的”。下列关于北京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他们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
B.他们依然保留着某些猿的特征
C.他们已懂得用火烧烤食物
D.他们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假如有一天你穿越时空来到周口店遇到了山顶洞人,你可能会认为山顶洞人(   )
①长相像猿,比较丑陋②会做项链,懂得爱美③会缝制衣服,比较文明④用人工取火,比较先进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石器(如右图)说明半坡原始居民(   )
A.以捕鱼狩猎为生                     B.已从事农业生产
C.已懂得人工取火                     D.会制作陶器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作为“20世纪中国十大考古成果”之一,河姆渡遗址与秦始皇陵兵马俑、北京人、马王堆汉墓齐名。河姆渡遗址的考古发掘证明了(   )
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产生农业的地区
B.该聚落的居民已经开始使用原始文字
C.该聚落居民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等
D.该聚落居民定居,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山东大汶口文化距今约6000年,处于我国的父系氏族时期。在大汶口晚期的墓葬里,考古学家发现:有的墓随葬玉器等精美工艺品和日常器物多达百余件,有的墓却一无所有。这种现象表明(   )
A.个人对随葬品的爱好不同
B.各地的风俗不一样
C.家里收藏的玉器多少不一样
D.出现了贫富差异的现象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进步的过程,在史前社会,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根本原因是(   )
A.女子在家庭中的地位衰落
B.男性的力量超过女性
C.氏族社会的战争频繁
D.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有(  )
①农作物的种植②聚落的发展③磨制工具的发展④家畜饲养的出现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农业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命脉。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在于(   )
A.标志着中国远古人类已经步入定居生活
B.为中国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C.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到封建社会
D.表明当时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的现象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阪泉之战是开启中华文明的一次远古战争。下列关于该战争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发生在四五千年前的长江流域
B.交战的双方是炎帝部落和蚩尤部落
C.战争的结果是炎帝失败,归顺黄帝
D.这一战役后形成了华夏族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中华民族祭祀黄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2020年4月4日上午,近300名在陕海内外的中华儿女代表齐聚陕西省黄陵县桥山祭祀广场,与在西安、台湾分别设立的视频连线点代表参加公祭典礼。此举是因为(   )
A.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B.黄帝生活的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唯一发源地
C.中华民族的主体是由黄帝部落发展而来的
D.黄帝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黄河流域杰出的首领尧、舜、禹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
A.选举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京人生活环境险恶,工具简单粗糙,只靠个人力量,无法生活下去。他们就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生活。
  材料二:
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按照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一个氏族一般只有几十个人,有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他们使用公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居住在一起。
1.根据材料,比较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之处?
2.人们常说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的知识说明理由。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来耜,教民农作。”
——《白虎通》
  材料二:
1973年,考古学家在浙江余姚发现某原始农耕遣址,出土了成堆的稻谷、稻秆以及用水牛等动物肩胛骨制成的骨耜。


  材料三:

图中是“半坡遗址男子颅骨像还原图”,这是由沈阳市中国刑警学院刑事相貌学专家赵成文教授通过颅像复原,还原成的一个西安半坡男子形象。据悉,此次复原成果具有重大的考古研究价值。
1.神农为什么要“教民农作”?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的什么历史现象?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此地的原始居民种植哪种农作物?
3.请你为材料三的半坡男子配上一段文字介绍,介绍一下他的生产、生活状况。
4.材料二和材料三涉及的原始农耕遗址分别代表了我国哪些地区的原始农耕生活?我国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材料二:
“尧知子丹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史记?五帝本纪》
1.材料一中的“轩辕”指哪位历史人物?他被后人尊称为什么?
2.材料一中“平定蚩尤乱”的战役是什么?这一战役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3.材料二反映的是一种什么制度?这种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4.上述材料中的“轩辕”、“尧”和“舜”的共同点有哪些?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参观云南元谋人博物馆,我们可以看到的文物包括(   )
①两颗门齿化石②有明显加工痕迹的打制石器③炭屑和烧骨④磨制的石珠和石坠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
A.能不能直立行走                     B.会不会使用工具
C.会不会制造工具                     D.会不会使用火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据考古学家考证,早期北京人的寿命如下表,出现表格中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