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云南省2021届中考历史试卷

[复制链接]

时间
1935年1月
内容
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
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材料三

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他按动电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乐队奏起了《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广场上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欢呼声,欢庆新中国的诞生。
——摘编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四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在众多领域跑出了中国速度,交出令世人惊叹的中国答卷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排名,改革开放之初是第11位,到2010年就跃居第2位;“天眼”望天、“蛟龙”探海、大飞机首飞、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2020年11月23日,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
——摘编自欧阳淞主编《写给中学生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人民出版社出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主要方式。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什么基础?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该会议的名称,指出这次会议的重大历史意义。3.材料三描述的是哪一历史盛况?这一盛况标志着什么?
4.从材料四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中国速度”?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航路的开辟)它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
——马世力主编《世界史纲》(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材料二
电气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加强了人类的联系,突破了信息传递的时间和空间障碍,人类联系的速度加快
——摘编自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历史必修第二册》
 材料三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截至2016年,其成员达到164个。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其成员的关税水平普遍降低,贸易壁垒进一步减少,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贸易组织已经成为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际组织,它与联合国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摘编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根据图6,说出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的是哪一位航海家?根据材料一,谈谈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列举这次工业革命中与电相关的两项技术发明。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顺应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一趋势?根据材料三,说明世界贸易组织的积极作用。
4.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谈谈你的认识。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战国策·秦策一》记载:(商鞅变法)“……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的(   )
A.背景       B.内容       C.过程       D.影响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司马迁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勤奋好学,饱读书籍,爱憎分明,记事公正,写下了不朽的历史巨著(   )
A.《论语》                         B.《史记》
C.《齐民要术》                       D.《资治通鉴》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哪一历史时期的政权更迭(   )
A.夏商周时期                       B.秦汉时期
C.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D.辽宋夏金元时期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元朝的政治制度大都为后代所承袭。今天中国的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其建制和名称都来源于元朝的(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895年5月,台湾人民群情激愤,“一律准备与倭人决一死战,不愿将全台归于倭人,众志成城,有死无二”。“台湾人民群情激愤”是因为(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图是小张同学所做的读书卡片,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
A.虎门销烟                          B.戊戌变法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
A.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B.黄埔军校的创办
C.北伐战争的开始                   D.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美国总统罗斯福指出:“勇敢的中国人民抗击日本的侵略,歼灭了无数日军,摧毁了大量的日本军用物资。……中国的抗战是最终战胜日本的重要因素。”这表明中国抗战(   )
A.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
B.促使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C.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D.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与“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公私合营”“赎买政策”等关键词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法国代表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发言中指出:中国“就座了属于她的席位”,“必将对联合国有利,也对她自己有利”。其中“就座了属于她的席位”指的是(   )
A.中美建交
B.中日建交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国开展全方位外交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四个经济特区。后来发展成为经济特区代表和对外开放“窗口”的是(   )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厦门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他用一生耕耘造福人民,他把对祖国的热忱结成饱满的稻穗,他为世界粮食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他”是(   )
A.邓稼先     B.钱学森     C.袁隆平     D.屠呦呦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
大河流域孕育了古代灿烂的人类文明。下列诞生于尼罗河流域的古代文明是(   )
A.古代埃及文明                     B.古代希腊文明
C.古代印度文明                     D.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
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   )
A.城邦       B.庄园       C.租地农场     D.手工工场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5~16世纪,文艺复兴扩展到西欧,催生了众多文艺巨匠,取得了丰硕成果。莎士比亚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被誉为“时代的灵魂”。下列属于其作品的是(   )
A.《神曲》                        B.《哈姆雷特》
C.《蒙娜丽莎》                      D.《战争与和平》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依据。之后议会又通过系列法案,有效地限制了王权,确立了主权属于议会的原则。英国逐渐形成了(   )
A.君主专制     B.君主立宪制     C.总统制     D.联邦制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近代历史上,革命和改革是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两种主要方式。下列国家,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日本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经历了数年战争的苏维埃俄国,满目疮痍,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尖锐。列宁认为只有调整政策,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为此,苏俄于1921年实施了(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                         D.工业化建设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观察下图,导致1933~1937年美国失业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独立战争的胜利                    B.黑人奴隶制的废除
C.经济危机的爆发                    D.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哪一事件发生后,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
A.德国突袭波兰                       B.珍珠港事件
C.诺曼底登陆                        D.苏军攻克柏林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面一组图片反映的主题是(   )
A.早期的殖民掠夺
B.印度民族大起义
C.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D.亚非拉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展开了持续数十年的“冷战”,影响了二战后近半个世纪的国际关系。“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D.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中华民族同源共祖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距今5000年左右,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部落生活在今陕西渭河流域和黄土高原一带炎、黄部落之间不断地联合、交融,在中原地区形成了以黄帝、炎帝部落为主体的华夏族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与周边各民族加强了经济、文化的联系,他们相互学习、互相促进华夏族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摘编自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唐蕃会盟碑立于西藏拉萨大昭寺前,是唐穆宗时唐朝与吐蕃会盟的遗物。这次会盟史称“长庆会盟”,盟约里写道:“患难相恤,暴掠不作
——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三
清朝前期,中国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至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西南达喜马拉雅山脉,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力强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指出华夏族形成的特点。
2.吐蕃是今天哪一民族的祖先?材料二中哪一句话最能体现唐蕃之间的友好关系?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清朝前期为巩固统一而采取的措施。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4年,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生铁炉正式出铁。外国报刊将其视为中国崛起的象征,惊呼:“汉阳铁厂之崛起于中国,大有振衣千仞一览众山之势.”从1895年到1911年,汉阳铁厂是中国唯一的钢铁生产基地,生铁年产量最高的1910年达到119万吨,钢产量6万吨超过了同期日本最大钢铁企业的年产量。中国早期兴建的京汉、粵汉、津浦等八条铁路干线所用钢轨和钢件均由其提供,产品一度远销美国、澳大利亚。
 ——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国历史地图册》(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近代报刊的出现,开拓了人们的视野,培育了一批拥有新知的人才群体,改变了人们的旧观念,推动了国人对近代民主制度的探索,从而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前进步伐
——摘编自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历史必修第二册》
 材料三
以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站在时代前列,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武昌起义的枪声,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中华民国的成立,实现了近代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川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的汉阳铁厂创办于中国近代的哪一运动中?根据材料一,说说汉阳铁厂受到外国报刊高度评价的理由。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的名称。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报刊的进步作用。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根据材料三,说出辛亥革命最主要的历史功绩。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中华民族朝着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后,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在中国第一次系统、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相关团体,较有影响力的包括李大钊在北京成立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陈独秀在上海成立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周恩来在天津成立的觉悟社等。
——摘编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召开的某次会议的相关信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