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下列哪一选项与“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选自《论语·为政》)出自同一人之口(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C.“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下列措施中最符合这一治国理念的是( ) A.派文臣担任地方知州 B.在边境重地设立藩镇节度使 C.分化相权,强化君权 D.将地方精锐选入禁军,以强干弱枝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果把“锦衣卫”“八股取士”“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主题应该是( ) A.特务统治的强化 B.专制统治的加强 C.经济控制的加强 D.思想控制的加强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下列对清朝巩固多民族国家的措施叙述正确的是( ) ①设置台湾府②设驻藏大臣同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③设立行省制④设置澎湖巡检司,加强对台湾的管辖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面对亡国灭种的危局,中华民族一面英勇反抗外国侵略,一面开始了近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下列对这期间历史事件之间关系的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 A.鸦片战争爆发是虎门销烟的导火线— B.第三次鸦片战争直接导致辛亥革命的发生 C.《马关条约》的签订引发了公车上书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后掀起了五四运动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诵读毛泽东诗词不仅能重温历史的峥嵘岁月,更能领略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情怀。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②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③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④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④①③② D.④②③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民族屈辱史,也是一部民族奋进史。先进的中国人不断进行救国道路的探索。如图是东北大学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多次迁移的路线。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东北大学前两次迁移分别与什么事件有关( ) A.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B.伪“满洲国”成立:武汉会战 C.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 D.华北事变;第三次长沙会战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出现说明( ) A.我国已经成为工业化强国 B.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C.我国进入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D.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四大、中共士七大、中共十九大是党的重要会议,其会议主题关键词对应最准确的是( ) A.兴国之魂一美丽中国—科学发展观一“三个代表” B.经济特区一初级阶段一一国两制一市场经济 C.中国特色一市场经济一“三个代表”一企业自主权 D.改革开放一市场经济一科学发展观一主要矛盾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是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事关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总战略。以下不属于“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 ) A.全面深化改革 B.全面依法治国 C.全面从严治党D全面对外开放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面是一次初三历史知识竞赛题中对某个国家的描述。判断这个国家应该是( ) ①地跨欧亚非三洲②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③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A.雅典 B.斯巴达 C.亚历山大帝国 D.古罗马帝国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探究历史发展的共性是学习历史的任务之一,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相似点有( ) ①都摆脱了民族危机②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③都保留了旧制度的残余④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表为1928~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导致这时期,苏联工业发展赶超西欧国家的原因( )
| 年份项目 1928年 1932年 1937年 世界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工业生产总值 5 3 2 2 1 机器制造业 4 2 1 2 1
①苏联模式的优势显现②西欧实行国家干预经济③西欧遭受经济大危机的冲击④二战的全面爆发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有人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的“马歇尔计划”是“一箭双雕”,有人幽默地说不,是‘一箭多雕’。”如图是一幅关于“马歇尔计划”的漫画—《来吧,小鱼》。山姆大叔召唤小鱼过来的目的有( ) ①援助欧洲发展②遏制苏联力量③建立北约④扶持并控制欧洲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政治制度的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它对历史的演进和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是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材料二 中国古代发明的选拔官吏的制度,提供了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板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材料三 材料四 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开拓者,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他领导的革命是近代中国的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 材料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依据上图(图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秦朝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元朝在地方行政制度上有何创新?如图所示(图二)文物,可以用来证明什么历史事实? 2.写出该制度的名称。依据材料概括该制度的积极影响。 3.材料三中1787年宪法体现了什么原则?其颁布有何历史进步性? 4.为什么说“它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6.综合上述材料回答问题,指出东西方国家政治文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 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 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开放与交流】 材料一 材料二 如图
 材料三
 【封闭与落后】 材料四 清初,小农思想指导下的对外政策,进取不足而保守有余,统治者对当时世界大势缺乏足够认识,以天朝大国乃世界中心自居,视外国为蛮夷居高临下地处处加以提防。马克思说:“闭关自守的中国,就像一具木乃伊,一直封闭在棺材中,不与外界接触,一旦与新鲜空气接触,就立即腐烂” 【对抗与冲突】 材料五 对抗与冲突是国与国之间交流的特殊形式。进入20世纪,人类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中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国共两党携手抗日。德、意、日不断扩大侵略1942年全世界受法西斯侵略和威胁的国家代表齐聚华盛顿,商讨共同抗击法西斯。 1.请指出上图中为开通这条通道做出杰出贡献的历史名人是哪位?请写出这条路线。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海上丝绸之路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的原因。 3.上图中C段航线是哪位航海家探索出来的?丝绸之路与新航路的开辟,有何共同影响? 4.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近二百年。谈谈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 5.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和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 一直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 ;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 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凯歌。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1919年6月4日,北京学生被大批逮捕的消息传到上海。4日下午,学生们纷纷上街游行示威。6月5日,上海的日资内外棉第三、第四、第五纱厂的工人首先罢工,揭开了上海大罢工的序幕。当日,商人也进行了罢市,学生进行罢课,与罢工工人结成统一战线,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三罢”斗争。……工人阶级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开展了大规模的政治罢工,对运动的发展和最终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材料二
材料三 南昌起义的目的是南进汕头,占领海口,然后到广州。南昌起义本身是正确的,但在领导思想上有错误:单纯军事行动,中心是城市观点,没有跟当地农民结合起来建立根据地的思想,我自己当时是城市观点,没有从上海起义和南昌起义中取得经验,上山搞农村斗争。 ——周恩来《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 材料四 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指挥的正面战场协力合作,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局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以弱胜强的雄魂史诗,显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儿女坚不可摧的磅礴力量。 ——摘自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讲话 材料五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企图恢复抗战前“一党专制,一人独裁”的局面,1945年8月中共产党为争取合法地位与国民党在谈判桌上进行了一次激烈的较量。但是国民党始终不承认解放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随后,通过三年的军事较量,中国共产党终于推翻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赢得了执政党的合法地位,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摘编自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材料六 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 ——中共十九大报告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这场运动的性质。 2.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昌起义的意义是什么? 4.由材料四归纳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5.材料五中“谈判桌上的较量”指的是哪一事件? 6.材料六中“正确革命道路”是指什么革命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先后形成了许多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请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当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分别是什么? 7.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此,你有何认识。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世纪上半期 英国成为世界霸主 一个世纪之后 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权国家。 材料一 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世界资本主义在19世纪50年代迅速发展。扩大外国市场。掠夺殖民地已经成为资本主义列强的强烈愿望。侵略中国,就是要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摘自王乃庄《亚罗号事件的风波》 材料二 英、美、德、法四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的比重表(单位:%)
年份比例国家 英国 美国 德国 法国 1870 31.8 23 13.2 10 1913 14 38 16 6
材料三 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以1898年美西战争为界标,在此前50年美国集中解决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并且在经济总量上接近头号强国英国……美国崛起的成功首先在于它获得了当时世界上最充分的经济要素……美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20世纪中后期的两次技术革命的主要发源地,这使美国的生产力和企业管理制度处于不间断的创新过程,在核心竞争力上很快超过欧洲并长期保持领先地位。以二次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取代英国而成为世界霸权国家。 ——黄仁伟《大国兴衰的历史比较》 材料四 1941年12月,中美关系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美国开始正视中国战场对于抗击日本的巨大作用,迫切需要中国战场牵制与消耗日本的战斗力。 ——张殿清《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及启示》 材料五 “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多次公开提及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设想,并认为“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是“建立新秩序”的“首要原则”,西欧和日本都有自己的主张,中国要求建立新的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 ——刘金质《冷战史》 1.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始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美国是如何“集中解决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的?美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技术革命”中有哪些重大发明?请列举一例。 4.促使当时中美关系发生“转折性变化”的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推动中、美等26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宜言的签署有何标志性意义? 5.根据材料五及所学知识回答:用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说明,美国是否达到了建立“世界新秩序”的目的,为什么?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