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2021届中考一模历史试卷

[复制链接]

史实
结论
A
李时珍著《本草纲目》
被誉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B
火药和指南针的传播
推动欧洲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C
司马迁著《史记》
可查到唐太宗的事迹
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确立了法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的统治地位

A.A          B.B          C.C          D.D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图是考古出土的魏晋时期的墓砖画,这些图片反映的历史特征是(  ) 
A.民族的矛盾不断加强
B.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C.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
D.民族融合的趋势不断加强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物品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                 B.手工业的迅速发展
C.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D.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南宋时《朱子语类》记述:“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也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材料中作者认为(  )
A.强干弱枝是北宋溃败的主要原因
B.积贫积弱是北宋时期的重要特征
C.加强中央集权是王安石变法的构想
D.分化兵权导致地方财政困难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风俗图《瓦子内说书》中的配诗写道:“闲听瓦内讲评书,粉怪传奇胜翻读,打浑烟花皆悦众,全凭利口誉京都。”诗句反映了北宋(  )
A.市民的文化生活                    B.商业的高度繁荣
C.夜市高度繁荣                     D.对外贸易高度繁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在唐代很难做到“读书破万卷”,到了宋代就容易多……宋人对古代典籍的整理工作也可以比较顺利地展开,从而迅速提升文化水准。这样变化的政治因素是(  )
A.北宋重文轻武的政策               B.民族融合的不断加强
C.印刷技术的新发展                D.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明清治国者的“专制智慧”表现在:一曰除外患,断绝一切联系,把国家变成一个铁桶;二日解内忧,控制、削弱民间的组织力量,把人民打成散沙。这种“专制智慧”的积极影响是(  )
A.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
B.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C.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D.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在中国历史上,民族英雄受到人民的尊重。如表反映了民族英雄受到人民尊重的原因是(  )

朝代
人物
事件
结果
明朝
戚继光
戚继光抗倭
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清朝
郑成功
郑成功收复台湾
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重回祖国怀抱
清朝
康熙
雅克萨之战
打败沙俄,签订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A.采取了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措施
B.镇压边疆地区叛乱的行为
C.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稳定
D.积极主动开展对外交流活动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如图所示《英国输华商品价值总量》曲线图(单位:英镑),导致19世纪50年代出现转折点的根本原因是(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自然经济对外国资本主义的抵制作用
C.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D.民族工业的兴起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是有关“三国干涉还辽”的漫画,漫画反映的实质是(  ) ‘
A.巴黎和会是公平公正的
B.中国主动割让辽东半岛
C.帝国主义共同瓜分中国
D.帝国主义平等协商解决中国问题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表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部分工业成就表。其反映出“一五”计划的特点是(  )

时间
地点
成果
1953年
辽宁阜新
中国第一座大型露天煤矿
1955年
上海
新中国第一套6000千瓦火力发电机组
1956年
吉林长春
中国第一辆国产解放牌汽车
1956年
辽宁沈阳
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
1956年
辽宁沈阳
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工业门类齐全
C.地域分布均衡                       D.技术领先世界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的重要社会问题。新政府为解决这些社会问题而开展的运动有(  )
①一五计划②土地革命③三大改造④抗美援朝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978年,广东清远率先在国营企业实行“超计划利润提成奖”,结果迅速改变工业效益低下的状况。到1981年底,这种“清远经验”迅速在全国实施。这里“清远经验”的最大特点是(  )
A.包产到户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分配方式的改革大大调动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C.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社会消费的发展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世纪70年代,美国驻联合国大使认为:“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集团在美国威望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这里“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表现在(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C.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针对近一年来香港发生的“黑暴”事件,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涉港国安法”,一部旨在维护整个国家和香港安全的法律由此诞生。这部法律的产生主要得益于(  )
A.“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B.香港和大陆密不可分的政治经济往来
C.香港和国家法律人士的艰辛劳动
D.美国对中国的重大支持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表是1990﹣2013年中国居民消费结构变化情况表,这种变化归根到底得益(  )

项目
1990年
2010年
2013年
食品支出
54.2%
35.7%
35%
交通、通信支出
3.2%
14.7%
15.2%
文教、娱乐支出
8.8%
12.1%
12.7%

A.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B.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C.改革开放取得的重大成就               D.文化教育的发展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间,是东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时期,孔子与苏格拉底是这一时期东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代表,二者思想的共同点是(  )
A.都否定神学关注自然
B.都注重人性研究社会
C.都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D.都关注统治阶级的利益和地位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1世纪时,博洛尼亚大学处于意大利北部,这里过往商旅络绎不绝,商业纠纷时有发生,诉讼案件不断,所以该校一直以法学著称,学校内还形成了‘法科大学’,此后该校还经常与市政当局和其他市民接触,成立了市民团体。”这段材料说明了(  )
A.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当时教育事业的发展
B.教育事业的发展得到了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支持
C.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市民阶层的出现
D.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无关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科能力的重要方面。华盛顿、拿破仑、克伦威尔的活动在历史作用上的相同之处是(  )
A.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推动了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发展
C.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
D.赢得了民族独立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9世纪70年代起,日本的饮食习惯发生了普遍的变化,原来无人问津的牛肉成为了上层社会身份的象征,饮用葡萄酒的风气逐渐盛行,甚至有部分人提议将餐具由筷子改为西式刀叉。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明治维新(   )
A.实行了废藩置县的政治变革
B.实行发展科学技术的措施
C.实行殖产兴业发展经济
D.实行了文明开化的政策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是1913年和1937年各国工业总产值在世界工业产值中的比例图。图中出现苏联变化特点的关键因素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新经济政策实施
C.1928年起实施了两个五年计划
D.农业集体化的开展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大国崛起》的解说词中说:“牛顿缔造了工业革命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牛顿和瓦特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分别是(  )
A.奠定了近代自然科学的理论基础、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
B.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的革命、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
C.奠定了近代自然科学的理论基础、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
D.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奠成为近代自然科学的理论基础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漫画,它寓意的是(  ) 
A.全球化的趋势加强
B.多极化趋势下世界走上和平
C.两极格局下发展中国家步履维艰
D.殖民体系的最终瓦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是题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法国一幅政治漫画,其反映了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是(  ) 
A.欧盟已成为世界霸主
B.美国与欧盟公平竞争
C.第三次世界大战已经爆发
D.多极化的趋势日益加强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地进行了“停课不停学、延时不延学”线上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得益于(  )
A.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B.新材料技术的应用
C.航天技术的进步                    D.生物技术的突破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中
先进的仁人志士为谋求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行了不断的努力
它们不同的时期都确立了不同的工作重心
都取得一定的成绩
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崛起。阅读下列材料
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中国人首先学习西方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只学技术不好……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又更大……那么好的制度拿到中国来……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
 材料二:
如图所示

——《袁腾飞说中国历史》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会议,它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树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
——《中共党史的80件大事》
1.指出材料一中近代中国先进的仁人志士谋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三个阶段的工作重心,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们围绕这些工作重心开展的活动对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作用。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A和B两个时期党和国家工作重心,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共产党为完成这两个时期的工作重心而采取的措施。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重要会议”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次会议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世界贸易地位的变化和世界贸易往来商品变化是随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而变化的
也影响了世界国际关系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角贸易图

 材料二
中国对头贸易平衡(1894﹣1901)(单位:百万海关两)

年份
中国收入(出口)
中国支出(进口)
中国对美贸易收支平衡
1894
16.4
9.3
+7.1
1895
15.1
5.1
+10.3
1896
11.1
11.9
﹣0.8
1901
11.6
23.5
﹣6.9

注释:“+”号表示贸易顺差;“﹣”号表示贸易逆差。
——摘编自李一文《近代中美贸易与中国的国际收支》
 材料三
不平等现象愈来愈严重……2002年,最富裕诸国与最贫穷诸国的人均所得比率超过五十比一……较穷国家为保护自身利益采取行动。在世界贸易组织2003年组织的坎昆回合全球贸易谈判上,由印度、中国、巴西、南非领军的一群国家……毫不客气地点出,富国大幅补贴本国农产品,对农产品贸易设立严重障碍,使较穷国家难以和它们竞争。谈判随之破裂。
——摘编自(美)彭慕兰、史蒂文?托皮克《贸易打造的世界》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出现从美洲运往欧洲主要商品的根本原因,并客观分析三角贸易对世界不同地区的影响。
2.概括材料二中国对美贸易的变化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种变化特点的国内外因素。
3.指出材料三所述当今国际贸易存在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亚非拉国家该如何争取国际贸易的平等地位。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
中外城市化的特点尽管不同
但对社会的影响基本是一样的。阅读下列材料
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英国的城市化过程中,制造业和矿业城市发展速度最快,如曼彻斯特。而一些传统老城因为与工业革命疏远而发展缓慢。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后,由于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外来移民逐渐增多。19世纪30年代曼彻斯特的人口是爱尔兰人。1860年,城市化向高层次迈进时,其他国家的实业界人物、高科技人员开始涌入英国,集中在大城市。
——摘编自陈爱君《第一次工业革命与英国城市化》
 材料二
1860年天津成为通商口岸,以外贸为先导发展起来。洋务派创办天津机器制造局等工厂,天津成为近代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天津位于铁路沿线和江、海之滨,成为港城一体化城市。1880年洋务派在天津设电报总局,并在上海、苏州等地设分局、至20世纪初,京汉、京张、津浦、京奉等铁路相继建成,以天津为中心的华北铁路网正式形成。同时期,天津形成,了中国第一个城市有轨电车系统。公共交通的发展促进了人口流动,方便了市民生活。乘坐者必须遵守公共交通规则和章程,这也进一步增强了市民的公共意识和文明意识。
——摘编自杜希英《交通变革与天津城市近代化》等
 材料三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日本在二十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完成了汽车普及化。到1992年7月,日本各类汽车的总拥有台数已达到6000万台,不但导致空气污染,而且交通拥堵日趋严重。
——摘自李蓉蓉、郭惠斌等着《日本的城市化过程分析》
1.指出英国城市化迅速发展的关键因素,概括材料一英国城市化的特点。
2.概括材料二天津城市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城市化进程对中国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消除城市化发展的消极影响。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华夏民族,非一族形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华夏是也。”从这材料反映的是(  )
A.华夏民族由炎帝和黄帝创立
B.诸侯混战形成了华夏民族
C.民族融合杂居相处不断交往形成华夏民族
D.华夏民族是优秀的民族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
历史学家吕思勉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方面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三个时代。其中“郡县时代”应始于(  )
A.春秋       B.战国       C.秦朝       D.西汉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春秋战国是一个混乱的时代,但在这种混乱中,却孕育着新文明的生机。这里“新文明”包括(   )
①铁器和牛耕的出现②儒家思想的产生与发展③中央集权制度的逐步形成④全国文字的统一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史实与结论之间的推理关系正确的是(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