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 保卫祖国领空的钢铁卫士的主要力量是( ) A.海军 B.陆军 C.空军 D.火箭军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吴殿卿的《蓝色档案:新中国海军大事纪实》解密封存已久的蓝色档案,再现人民海军从无到有、打造“海上长城”的艰难历程。标志着中华民族彻底改变了有海无防的屈辱历史的事件是( ) A.东海、南海、北海舰队的建立 B.自主研制出核潜艇 C.“辽宁舰”交接入列 D.华东军区海军的建立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于2015年成立,其前身是第二炮兵部队(导弹部队)。第二炮兵部队由原来的战略性独立兵种,上升为独立军种。第二炮兵部队(导弹部队)主要担任( ) A.核反击和常规导弹打击任务 B.海上作战任务 C.核攻击任务 D.空中打击任务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毛泽东曾说:“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邓小平也说:“我们的核武器只是体现你有我也有,你要毁灭我们,你自己也要受到点报复。”这说明我国研制核武器的目的是( ) A.毁灭敌人 B.组建导弹部队 C.战略威慑 D.炫耀实力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中国人的政治智慧是无与伦比的和无限美妙的。周恩来教会人类怎样为人处世;邓小平教会人类怎么解决恩怨情仇。符合该材料主题的分别是指( ) A.求同存异,四项基本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国两制” C.求同存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四项基本原则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20年5月以来,非洲多国陆续在联合国等多个国际场合发声,力挺中国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体现了中非兄弟般的深厚友谊。这种友谊开始于( ) A.开罗会议 B.雅尔塔会议 C.万隆会议 D.日内瓦会议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971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社论指出,美帝国主义企图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宣告彻底破产,这是一切维护正义的国家的胜利,是全世界人民的胜利。”该社论评述的是( ) A.“求同存异”方针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971年美国从中国进口额为490万美元,出口则是微乎其微:而1972年美国从中国进口额达3230万美元,对华出口额为6020万美元。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B.中美两国关系开始得到改善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972年3月,田中角荣说:"……有了日美中三国的等边三角形关系,就可以维护远东和平。日本与中国的邦交正常化,是比在亚洲成立另一个北约更强有力的安全保障。”这一言论认为( ) A.中日关系的重要性已超过美日关系 B.中日关系改善有助于日本成为政治大国 C.中美关系的改善可以促进中日建交 D.中日关系改善有助于推动远东和平态势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新时期中国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力争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这有力地诠释了新时期中国实行( ) A.大国单边外交 B.“求同存异”方针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全方位外交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疫情暴发后,中国众志成城,科学防控,基本控制了疫情的扩散。中国积极参加全球疫情防控,截至2020年4月12日,中国已向140多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这体现了中国( ) A.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坚持“一带一路”倡议 C.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根据下面信息 回答相关问题。 (1) 【解析 阅兵变化】概括阅兵部队兵种及其装备的变化 并指 出出现 这一变化的原因。
| 1949年大阅兵,受阅部队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199师、炮兵第4师、战车第3师、骑兵第3师、独立第207师第619团、空军1个飞行中队以及海军部队代表等1.64万余名官兵组成,共动用飞机17架、火炮119门、坦克和装甲车152辆、汽车222台、军马2344匹。 32个装备方队分为陆上作战、海上作战、防空反导、信息作战、无人作战、后装保障、战略打击7个模块,按照联合作战编成,接受检阅。在2019年10月1日这一历史节点上,东风-41核导弹、99A坦克、歼-20战斗机、巨浪-2导弹等明星装备亮相,既体现了中国军队“硬”实力,也展现了中国保卫和平的决心。
(2) 【展示国防成就】将下面大事年表补充 完整 并谈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意义。
新中国成立前夕 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1956年 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 组建 部队 1971年 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完成多次对外出访任务 20世纪90年代以后 海军武器装备不断更新 2012年 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交接入列
(3) 【开创强军局面】指出当今世界军事变革的基本表现。对此中国国防应采取的基本应对措施是什么 ?
当今世界,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体系对抗,已集中表现为以国家整体实力为基础的体系对抗,而不仅仅是军事体系之间的对抗。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就是要牢牢把握现代战争制胜机理,充分发挥党政军民的整体力量……抢占未来军事竞争制高点,在提高新质战斗力上求突破,为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提供有力支撑。 ——曾华锋《新形势下兴国强军的必由之路》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美国的阻挠,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一直被台湾的蒋介石集团占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恢复自己的合法席位进行了长期斗争。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加之国际形势发生巨大变化,广大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并日益成为国际事务中举足轻重的力量,美国政府坚持了20多年的孤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策逐渐破产。 ——摘编自《美国对华政策与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1949—1971)》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由于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美国长期实行的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加之美国在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美国不得不考虑改善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与此同时,中国也面临着新的战略抉择。中苏关系破裂后,苏联陈兵中国北方边境,对中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这样,改善中美关系就成为双方的共同要求,中美关系开始缓和。中美两国关系从长期敌对走向缓和,成为中国外交实现重大突破的关键。 ——摘编自《国际体系转型视阈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构建研究》 材料三 经过40多年发展,中美两国经济利益高度融合,各领域交往日益密切,两国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的需要不断上升。但同时,中美之间也存在需要正视和解决的深层次问题。中美应共同找到两个大国在这个星球上和平共处之道。 ——摘自新华网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恢复自己的合法席位进行了长期斗争”的结果。材料二中“中美两国关系从长期敌对走向缓和”的标志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20世纪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关系实现突破的因素。 3.综合上述材料,如何认识当今中美两国的关系?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