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旧中国的能源、原材料和机械工业极端落后,在国际交往中受制于人;在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严密封锁的环境下,农业、轻工业也难以发展。当时百废待兴,用于五年计划建设的有限财力,如果平均使用,可能一事无成。为了对付战争威胁,需要建设强大国防力量。”由此可见,“一五”计划( ) A.依据世界形势和国内情况而制定 B.导致了中国轻重工业比例的严重失调 C.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D.在美国的控制下难以取得成功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中国第一部以“典”命名的法律,使中国“民法典时代”正式到来。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953年以来我国社会生活中出现和积累了一些新的矛盾……在农村,主要是土改后农民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难以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手工业经济分散,劳动分散,劳动生产率低……在城市,私营工商业中也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方面。为解决这些“新的矛盾”,我国采取的措施是( ) A.进行三大改造 B.开展“大跃进”运动 C.进行国民经济的调整 D.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下表是1952—1956年我国农业总产值统计表,这一阶段农业总产值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 年份 1952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农业总产值 461 510 535 575 610
A.土地改革运动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B.土地改革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土地改革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953年,周恩来在谈到大规模经济建设问题时说:“所谓集中主要力量,不是集中一切力量,不是要冒进;不是搞重工业,其他问题都不搞了。”周恩来讲话的主旨是( ) A.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B.剖析社会主义改造的得失 C.强调国民经济稳步协调发展 D.反思“大跃进”出现的问题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世纪50年代中期,“红色资本家”荣毅仁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荣毅仁说这番话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土地改革运动完成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 D.“文化大革命”结束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己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的提出是在(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 B.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 D.国民经济发生困难之时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读农家春联,忆农村往事。在下列农家春联中,反映社会主义探索时期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是( ) A.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 B.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 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在我国社会主义全面建设过程中,涌现出了王进喜、雷锋、焦裕禄、邓稼先等许多英雄模范人物,他们身上共同体现出的精神是( ) A.开天辟地、立党为公精神 B.不怕牺牲、乐观主义精神 C.保家卫国、英雄主义精神 D.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精神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964年,日本共同社报道:“(中国)向迄今由美、英、苏、法四国组成的核垄断体制打进了一个楔子,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发言权。”“打进了一个楔子”是指中国(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导弹部队的组建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神舟一号发射成功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是( ) A.老干部批评江青的倒行逆施,反遭到了压制和打击 B.1976年群众在天安门广场悼念周恩来,遭到“四人帮”镇压 C.刘少奇被诬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酷迫害 D.“四人帮”反革命集团进行篡党夺权的阴谋活动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五”计划规定的对重工业的投资比例比当年苏联还大,制造生产资料的投资高出苏联“一五”计划执行结果2.9%。规划新改建15个限额以上和23个限额以下的钢铁企业、107个限额以上电力工业项目、194个限额以上煤矿建设项目以及80多个主要机器制造工业项目等。 ——靳德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一五”计划发展的重点。釆取这种发展形式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1954年9月)毛泽东……指出,这次会议是标志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会议所制定的宪法将大大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二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会议所制定的宪法”的名称是什么?为什么称“这次会议”是里程碑”? 材料三 中共八大为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制定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新的方针和思想是富于创造精神的。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了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党的事业的发展有着长远的指导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八大提出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其中的典型代表有哪些?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历史学习是用“过去人”的经历 感染熏陶和启迪影响“后来人”不断奋斗 创造未来。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 材料一 70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九个月舍生忘死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人民军队军威,谱写出一曲曲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他们不愧为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不愧为祖国安全和世界和平的坚强卫士,无愧于“最可爱的人”的光荣称号。 ——新华社《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致敬最可爱的人》 材料二 材料三 他是党的好干部、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他不为名、不为利,不怕苦、不怕死,一心为革命,一心为人民,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为了改变兰考县面貌,他深入到生产第一线,在兰考的除“三害”斗争中立下了不朽功勋。 “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提起他,大家第一时间就会把他和“铁人”这个称呼联系在一起。1960年由于地层压力太大,第二口井打到700米时发生了井喷。危急关头,王进喜不顾腿伤,扔掉拐杖,带头跳进水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水泥浆,最终制服了井喷。 1.为什么中国人民志愿意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简述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建立前后,我国的两项民主政治制度。从两位当事人的经历中,可得出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什么特点? 3.根据材料三,判断两段材料中描绘的“他”分别是谁?说明他们身上共同的时代精神。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