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据《变迁中的古代社会》统计,公元前722年至公元前464年的259年中,38年没有战争;公元前463至公元前222年的242年中,约89年没有战争。据此可知,当时( ) A.社会动荡 B.政治安定 C.百家争鸣 D.经济繁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它上承汉高祖伟业,下启汉武帝雄风,为汉代国富民强奠定了物质基础。这句话评价的是( ) A.光武中兴 B.文景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的基本属性之一。下图是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局部),其中②处对应的朝代是( ) A.商朝 B.西晋 C.秦朝 D.东晋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下边组图反映了我国古代( ) A.行政区划的变化 B.君主专制的加强 C.郡县制度的消亡 D.地方实力的增强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雍正帝在位时,为了进一步加强皇权,创立了( ) A.三省六部制 B.军机处 C.宣政院 D.内阁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据商务部统计,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全国31个省区市和49个较大城市根据国家统一要求,共修改、废止了19万多件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和其他政策措施。目前,中国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已经与世贸组织相关规定要求基本一致。这表明( ) A.中国的经济主权受到世贸组织的严重威胁 B.这是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被动选择 C.中国的经济体制不适合世贸组织相关原则 D.中国政府积极主动调整适应世贸组织规则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文艺复兴与其说是“古典文化的再生”,不如说是“近代文化的开端”。对此解释最准确的是( ) A.文艺复兴植根于古典文化 B.文艺复兴与古典文化无关 C.文艺复兴对后世影响深远 D.文艺复兴反映了时代特征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它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为世界各国制定宪法提供了一个重要蓝本。这部宪法诞生于(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奇波拉在《欧洲经济史》中写道:“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17世纪时,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作者在此强调的是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 ) A.市场条件 B.技术条件 C.政治条件 D.资本条件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图漫画反映了2003年3月美国开始宣布对伊拉克作战时其欧洲盟国所持的态度。此漫画反映了( ) A.美国建立起了单极世界霸权 B.欧州各国开始联合抵制美国 C.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D.美欧建立起了反伊拉克同盟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 时间 重大事件 1840—1842年 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战后,先后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1856—1860年 英法联军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 1894—1895年 日本发动侵略朝鲜和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 1900—1901年 英、美等组织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摘编自部编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 材料二 从鸦片战争前后开始,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为了民族的生存和国家的兴亡,从不同的阶级立场出发,以各种形式展开了挽救危亡、振兴中华的艰难而执着的探索。 ——摘编自张洪波主编《毛泽东思想概论》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19世纪40-90年代列强侵华的特点。 2.据所学知识,指出1840—1912年中国社会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展开挽救危亡、振兴中华的探索的表现。这些探索有何共同影响? 3.试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的内在联系。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一体化进程部分大事记 1967年,欧洲共同体创立,有6个成员国。 1973年,英国、爱尔兰和丹麦加入欧共体;其后,希腊、葡萄牙和西班牙相继加入。 1975年,欧共体首脑会议正式定名为“欧洲理事会”。 1979年,欧共体各国成立欧洲议会,加强各国的政治联系,协调彼此的对外政策。 1991年,欧共体通过了欧洲联盟条约。 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 2002年,欧元正式在欧盟12国流通。 2003年,欧盟成员国扩大到25个。 2005年,法国和荷兰全民公决否决了《欧盟宪法条约》,一体化进程陷入僵局。 2007年,再次扩大后的27个成员国领导人签署了《里斯本条约》,为欧盟重启一体化进程提供了法律保障。 材料二欧盟的成立建立在一系列的超国家机构基础上。比如欧洲理事会、欧盟委员会、欧洲议会、欧洲法院等……由于集体决策机制,各国将基于本国利益提出各项应对措施,繁冗的决策程序、不可避免的讨价还价带来了巨大的决策成本,并且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达成有效的应对 ——姜艳霞《从欧洲债务危机看欧元区的制度困境》 1.据材料一,概括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特点。 2.据所学知识,指出欧洲一体化产生的积极影响。 3.依据材料二,指出造成当前欧洲债务危机的制度困境,并结合所学知识,为欧盟摆脱困境出谋划策。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对比表
年代 科技发明(件)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数量(件) 百分比 数量(件) 百分比 1-400年 45 28 62% 17 38% 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1501-1840年 472 19 4% 453 96%
——摘编自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世界》 据材料,指出古代中国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地位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这一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