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下图是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古国地图。其中,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种姓制度)的国家位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伯里克利扩大公民权利、为保证每一个公民都有参政议政机会的措施是( ) A.主席团轮流执政 B.召开公民大会 C.创立陶片放逐法 D.建立津贴制度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梨俱吠陀》中说:“婆罗门是他的嘴,两臂成为刹帝利,他的两腿就是吠舍,从两足生出首陀罗”。由材料可知其目的是( ) A.宣扬“众生平等” B.明确封建等级关系 C.维护种姓制度 D.体现“神人同形同性”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元旦,即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它所依据的是现在国际上通用的历法,即“公历”。该历法的基础是( ) A.罗马人的儒略历 B.古埃及的太阳历 C.中国农历即夏历 D.苏美尔人的太阴历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图为绘画作品“缔结封君封臣关系的仪式”。该绘画作品可用来说明( ) A.基督教会权力凌驾于世俗王权之上 B.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 C.法兰克国王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D.法兰克王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3世纪西欧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只要领主的席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罚款20先令。由材料可知( ) A.庄园法庭维护了领主利益 B.佃户不享有经济活动自由 C.佃户向领主提供义务劳役 D.法庭审判可适用所有庄园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644年,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材料反映的是大化改新的( ) A.背景 B.内容 C.性质 D.影响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以下对西欧洲中世纪大学兴起的描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 A.得到教皇和国王的支持 B.拥有自治权利 C.课程设置的完全自主权 D.享有司法特权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哥伦布开辟到达美洲的新航路后,欧洲人认为哥伦布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他是一个功臣;而印第安人则认为哥伦布把欧洲强盜带到了美洲,他是一个恶魔。对同一人物有着不同的评价说明了( ) A.历史是非模糊难辨 B.人物评价没有客观标准 C.观念冲突难以弥合 D.不同立场影响价值判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欧洲中世纪的绘画作品中很少留有作者的姓名,但到文艺复兴时期,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在自己的作品中留下签名,甚至将自己的形象绘入其中。这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 ) A.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B.对宗教权威的认同 C.对教会腐败的批判 D.对现实生活的逃避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法国有了超越欧洲所有社会的民事立法,……而随着法国对外战争的胜利和占领,这一切给欧洲大陆以不可思议的推动力。”材料中的“民事立法”是指(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803年,美国与法国签订了从法国廉价购买路易斯安那的协议,总统杰斐逊虽喜出望外,但内心亦十分不安,因为此举超越总统权限。最终,总统将协议交予国会并获得参众两院批准,协议才得以生效。据此可知美国( ) A.总统由国会选举产生 B.行政权高于立法权 C.总统权力受国会制约 D.国会权力至高无上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848年,《共产党宜言》以宽广的国际视野和人类关怀,给人类指明了一条通向世界大同的光明之道。此大道的“光明”之处在于( ) A.首次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 B.指明了无产阶级的解放方式 C.实现了无产阶级国际联合 D.标志着无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历史事实是指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对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阿拉伯人把阿拉伯数字传到欧洲 B.汉谟拉比在位时统一了两河流域 C.亚历山大曾经建立起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D.《马可?波罗行记》对后来新航路的开辟起到了强烈的刺激作用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判断题※知识点:判断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后判断 中国社会科学院武寅教授认为,日本民族不甘于听天由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传统,并养成了开放、进取、应变的民族特征,使得日本不断追赶世界先进文明。大化改新是日本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步,明治维新与大化改新一脉相承。所以说,明治维新的发生有着强劲的内在动力。明治维新带给世界两重震撼:第一重是,明治维新创造了东亚史上发展奇迹,使日本成为非西方体系的东亚强国;第二重是,日本在发展道路上选择了战争模式,不仅给中国等国造成重大伤害,而且造成日本大量的人员、财产损失和精神创伤,日本发动侵略战争并不是被动、消极的应对,而是主动的制度选择。明治维新后的政权建设和制度安排,以明治宪法为基础的制度体系,将天皇置于至高无上的神圣地位,使其不受司法、议会、政府的约束,军部拥有的帷幄上奏权等,最终把日本引入战争,战争并未给日本带来繁荣,而是将日本引向崩溃灭亡。 根据材料信息判断以下表述;正确反映上述信息的,请在答题卷相应位置涂“A”;违背了上述信息所表达意思的,请在答题卷相应位置涂“B”;上述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卷相应位置涂“C"。 1.日本大化改新是在中国隋唐文化影响下进行的改革。( )2.文化传统和民族特征是日本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内生动力( )3.日本发动侵略战争是客观形势所通,与该国制度架构无关( )4.明治维新既使日本成为强国,又使日本走上毁灭的战争道路。()5.日木明治维新的双重性影响,说明了历史发展具有复杂性。( )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读图题※知识点:读图题※试题难度:中等
 1.观察《阿拉伯帝国示意图》,将下列所述城市的英文字母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A.622年,穆罕默德率信徒迁居麦地那B.阿拉伯帝国的内外贸易中心巴格达2.试从地理位置说明阿拉伯人担当沟通东西方文化角色的原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读图题※知识点:读图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美国独立战争形势图》 将下列所述城市的中文名称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177 年 英军被大陆军包围 被迫投降。此战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B.1781 年 美法联军打败英军 英军将领康华利率部下投降。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穆拉比法典》摘选 第196条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 第198条倘彼损毁穆什钦努(自由民中一类)之眼或折断穆什钦努之骨,则应赔银一名那。 第199条倘彼损毁自由民之奴求之眼或折断自由民之奴隶之骨,则应赔偿其买价之一半。 第205条倘自由民之奴隶打自由民之子之颊,则应割其一耳。 ——摘自江平主编《汉穆拉比法典》 材料二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此前的习惯法是口耳相传,含混不清的,司法官使用习惯法时任意曲仲,平民深受其苦,十二铜表法的出现,使刑事诉讼中的定罪量刑和民事诉讼中的裁决有了确定和公开的法律条文作为准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貴族的司法专断。十二铜表法是平民与氏族贵族斗争的产物。它集中了过去的习惯法,并结合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编制而成。 ——摘自郭宁兰等《西方法文化史纲》 材料三 查士丁尼在法典中把君权同神权结合起来,第一个提出君权神授的思想,宣传皇帝直接得到“天惠”来统治人民,使君权神圣化。 《罗马民法大全》成为各国研究和制定法律的基础。其中的公法对后世无多大影响,而私法则对近代欧洲各资产阶级国家的立法起了重大作用。 ——摘编自百度百科 1.从材料一中,你能得出哪些历史信息? 2.根据材料二,归纳《十二铜表法》产生的背景及影响。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查士丁尼编纂法典的目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三概括《罗马民法大全》的地位。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主政治为雅典公民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提供了尽情发挥的可能,使雅典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成为全希腊的学校和样板,产生出大批彪炳史册的政治家、哲学家、戏剧家、历史家、美术家、修辞家……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卓越贡献。 ——摘编自周启迪《世界上古史》 材料二 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兴起,造就和培养了一大批科学家、哲学家和改革家……随着世俗政权的强大和城市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对民法和医学这些世俗知识的需要越来越大…法学系科、医学在欧洲大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取得了重要地位。这就为推动中世纪理性与信仰,科学与迷信的斗争创造了有利条件,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运动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摘编自张晓丹《欧洲大学兴起的历史意义再认识》 材料三 达·芬奇代表作《最后的晚餐》是通过宗教故事的描绘,教育人民憎恨叛徒。热爱正义事业。当时意大利四分五裂,常遭法、德等国的侵略,本国封建贵族和城市貴族为了保全自己的统治地位,不惜勾引外国军队,成为受人民憎恨的叛徒。他把耶稣门徒犹大画成紧握着钱袋、惊慌阴暗的叛徒形象,表达了他对贵族叛国投敌的声讨。 ——摘自孙秉莹、赵连泰、冯兴盛《世界通史纲要》 1.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涌现出大批文化巨匠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世纪欧洲大学兴起的历史作用。 3.根据材料三,概述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的思想价值。 4.综上,谈谈你对文化与时代关系的认识。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请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
 1.历史地图是直观的历史语言。观察《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扩展》和《第一国际》两幅地图,请简述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2.“1825年,普鲁士实行义务教育制度。到60年代,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7.5%,基本实现了义务教育…到70年代末,德国不仅在生产技术上消除了与英国的差距,而且在电气化学等新兴方面超过了英国,走在了世界前列”。请结合所学说明教育大众化给德国带来的影响。 3.1859年—1909年,美国T业产值由188亿美元增至1304亿美元;1860年-1913年,钢产量由12万吨猛增至3180万吨:石油开采量由180年的50万桶增加到1910年的2亿桶以上。请概括指出这一时期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政治、经济技术原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