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湖北省咸宁市四校2021届九年级下学期3月联考历史试卷

[复制链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二零一九年春节团拜会上,习总书记引用了古人的一句话,“夫孝,德之本也”。习总书记用的这个典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
A.道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儒家思想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世纪30-40年代初期,著名画作《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等在全国传播;优秀歌曲《毕业歌》《黄河大合唱》等在全国传唱;“国人爱国,请用国货”“挽回利权,振我中华”等成为商业广告炙手可热的用语。这些(   )
A.反映商业和文艺空前发展和繁荣
B.表明实业救国开始成为主流
C.说明广告策划和营销有新的创意
D.凸显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建国以来,这一制度发挥的独特作用是(   )
A.制定宪法、规划发展、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B.凝聚共识、优化决策、协调关系、维护稳定
C.参政议政、立法立宪、维护安全、抵抗侵略
D.颁布法典、发展经济、任免干部、制定法律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图1、2、3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的新闻报道图片。这些图片反映了当时我国(  )
A.完成了国民经济调整任务
B.工农业生产高速发展
C.对国内主要矛盾缺乏认识
D.强烈的富国强国愿望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拿破仑组成新政府后,他主持制定了民法典,名为《拿破仑法典》(又称《法国民法典》)。《拿破仑法典》的颁布( )
A.巩固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政权
B.为18世纪美国宪法提供了立法蓝本
C.有利于重建稳定的法国社会
D.保留了法国君主制以来的法律和规范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通过国家大力兴建铁路、发展国家的邮政和电讯事业,建立官营企业;此外,还通过明治政府力量,把官营企业转让给与政府关系密切的大资本家。这样,日本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近代化。这些表明日本(   )
A.利用国家力量实现近代化
B.利用民间资本实现近代化
C.利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实现近代化
D.利用外国资本实现近代化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据斯大林在《粮食战线上》一文中统计,20世纪上半叶,苏联某年度国家收购粮食达4.34亿普特(一普特等于16.38千克)。同年,苏联计划在东部地区建立一批工厂,经讨论决定,部分工厂由外国公司负责建设,并允许私人企业参与。这反映出当时苏联(  )
A.工业化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严重依赖外资
B.农业集体化步伐大大加快
C.余粮收集力度巨大,为工业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D.践行了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
因交流
而互鉴
因互鉴而
发展。自古以来
我国同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
交流互鉴
为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打下了坚实基础。
 材料一
盛唐时期,政治清明,社会经济呈现一派高度繁荣景象,与少数民族和外国交流频繁,开放的社会风气,多彩的文学和艺术,这些都使得唐代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呈现出多元开放的时代特征,充满着蓬勃向上的活力。
 材料二
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使得当时的中外交流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唐文化可谓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泽被东西,中国同亚非欧频繁往来,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域外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音乐舞蹈相继传入中原地区,并日益流行,出现了“胡风盛行”的景象。玄奘西行带回大量佛经,他撰写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天竺等地区的宝贵资料;鉴真东渡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以上材料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和《中国古代史(全一册)》
1.根据材料一、二,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概括盛唐气象的重要表现和唐文化的特点。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举出一个典型事例,说明盛唐时期中华文明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唐文化影响深远。在我们今天的文化生活中有哪些唐文化的痕迹?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这段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其间,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完成三大改造),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6年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开始了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虽然经历了曲折,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在工业、农业、科技、国防、外交、文化教育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都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
 材料二: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2018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90万亿元,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高铁总里程达到2.9万千米,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4万千米,居世界第一。以“复兴号”为代表的新一代高铁技术、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蛟龙号”载人深潜器、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国产民用大飞机C919等,都展示了中国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实力。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外交方面,中国遵循和平发展理念,全方位开展对外交往,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形成面向未来、放眼全球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贡献中国方案。国家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充分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以上材料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上)》2019年8月第1版
1.从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列举出任意一个方面的成就1例。并根据材料一,说明从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对于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何重要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建国70年来,我国能够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由于欧洲水手探索世界海洋并建立起远洋贸易的航线,全球贸易和物种交流发展起来。粮食作物、牲畜品种、病菌与人类移民也漂洋过海,极大地影响看全世界的各个社会。农作物的移植和牲畜的传播改善了人类的营养状况,增加了东半球的人口。大量移民和人类群体的迁移改变了美洲的社会文化图景,加速了世界人民的融合。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欧洲的航海探险,使得世界各地区相互依存,备个地区各个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初步确立起来。以国别和种族为主的地域性历史开始演变为相互交流、影响和融合的世界历史。
 
新航路的开辟极大地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它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地圆说的科学性,对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全新宇宙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他直接冲击了科学理论,沉重打击了教会的权威,证明了人具有认识自然界的伟大力量,把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世界中来,激发了人民探索科学的热忱,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哜格勒著《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和人民岀版社《历史》必修第二册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