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只有①的手铲……(才能)给我们讲出一部完整的中国史的开端一一中国远古时代的故事。”这是《从神话到历史》(日本史学家宫本一夫所著)封面上的话。其中①处应填( ) A.学者推断 B.神话传说 C.考古学家 D.史书记载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史记·周本纪》中记载:“平王之时,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方诸侯之长)。”此记载说明东周开始时( ) A.诸侯争霸推动国家走向了统一 B.诸侯争霸促进民族之间的交融 C.一些较大诸侯国取得霸主地位 D.诸侯取代周王室操纵国家政治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依据以下史实和所学知识判断,历史上的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于( ) A.2世纪初期 B.2世纪20年代 C.3世纪初期 D.3世纪20年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比较归纳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如下时间轴上标注的是中国历史上3个王朝建立的时间。关于这3个王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都结束了分裂并完成统 B.都修建了规模庞大的工程 C.都对儒家学说进行了打压 D.都是因为暴政而被灭亡的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21年2月,在中国公布了年前由印度挑起的中印冲突的细节后,“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诗句再次成为我国各类媒体的高频率的用语。这些诗句表达的共同主题是( ) A.勤劳勇敢的民族传统 B.开入包容的精神气度 C.爱憎分明的思想内涵 D.慷概豪迈的报国情怀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实物遗址真实地反映了人类过去的实践,蕴含了丰富的信息。下面两处实物遗址能佐证( ) A.西藏地区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B.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行省制度 C.中央政府对新疆地区进行管辖 D.少数民族的首领接受中央册封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卅(三十)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这首诗中提到的历史事件有( ) A.洋务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和甲午中日战争 C.戊戌变法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戊戌变法和甲午中日战争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干支纪年法六十年一轮回。2021年是辛丑年,由此上溯两个轮回的那个辛丑年发生的史实是( ) A.1901年清政府被迫拆毁大沽炮台 B.1911年革命党人在武昌发动起义 C.1921年苏联正式实施新经济政策 D.1941年日本海军发动太平洋战争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有些人姓名往往反映出其出生的时代特征,如“文革”时期出生的叫“马文革”“李红卫”,大跃进时期出生的叫“李跃进”,按这一逻辑去推断“李援朝”最可能出生于( ) A.1949年 B.1951年 C.1958年 D.1969年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出现这种新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重返联合国 B.中日两国建交 C.中美关系改善 D.中国加入WTO组织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世界文明的发展具有多元性,古希腊作家将商人和探险家列入英雄行列,这在其他地方是无法想象的事。例如同时代的中国,则更重视农民、士兵与学者。造成希腊和中国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地理环境 B.传统民族习惯 C.文化学识修养 D.社会政治制度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文学作品带有时代的烙印。据以下描述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作品都是文艺复兴诗歌作品 B.作者都是启蒙运动的代表 C.作品都弘扬人文主义精神 D.作者都致力于推翻封建制度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861年林肯在国会咨文中22次提到“联邦”,3次提到“国”;但1863年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说中没提“联邦”,却5次提到“国”,使用“联邦”与“国”频次的变化,表明林肯认识到( ) A.“国”与“联邦”的差异性 B.争取民族独立的迫切性 C.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性 D.解放黑人奴隶的必要性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把工业革命、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四大历史事件放在一起探究,探究的主线应是( ) A.资本主义制度的兴起与确立 B.科技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的扩展 C.世界发展走向战争与发展 D.世界主题逐渐呈现和平与发展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既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欢欣,也体验到很多新的痛苦。这些变化不包括( ) A.城市人口大量涌现农村 B.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 C.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 D.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了得高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表为苏俄(联)1921至1925年农业发展状况,根据表中信息与所学知识,可知( )
|
年份项目
1921
1924
1925年
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 6620 7860 8730 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 22.13 34.55 44.24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自由贸易 B.新经济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C.苏联模式下注重农业生产的发展 D.赫鲁晓夫改革促进工农业协调发展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历史学习小组在正在学习主题为“二战后的世界变化”的单元内容。请给该单元第16课补充恰当的课题( )
第16课 第17课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18课社会主义的新发展与挫折 第19课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A.罗斯福新政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十月革命 D.冷战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21年4月15日至17日中美在上海举行会谈重启气候变化对话,双方约定将继续保持沟通对话,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低碳发展。这表明( ) A.环境问题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 B.新冠问题影响了世界的发展 C.人口过快增长带来了巨大压力 D.妇女地位已经有了明显提高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汉字演进过程】
 【科学家的告白】 材料一 朱枞鹏:中国是世界上产生天文学最早的国家之一,很早就开始探索宇宙的奥秘,在探索太空的世纪里不能没有中国人。 屠呦呦: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通过继承发扬,一定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从而造福人类。 匡亚明:墨子是应该好好研究和宣传,被冷落了两千年实在是我们民族的不幸。 ——摘编自央视网某公益广告
序号 告白中的结论 需要填写的史实 示例 朱枞鹏:中国人很早就探索宇宙奥秘 答:商代甲骨文记载多次日食、月食 ① 屠呦嘞:中国医药学是伟大的宝库 答: ② 匡亚明:墨子有重要的历史贡献 答:
【编制表格弘扬传统文化】
时期 文化成就 中国古代 既是大思想家,又是大教育家的是①;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书,影响深远。 中国近代 1915年创办了《青年杂志》,正式吹响新文化运动号角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_②,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 中国现代史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
【思维碰撞激励学生成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 1.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①目前所知我国最早的文字是什么?秦统一后颁行全国的文字是什么?②我国汉字的演变呈现了怎样的特点?2.仿照示例,为科学家告白中的历史结论各提供一例相应史实(写在答题卡上)。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3.某历史学习小组在“弘扬中国文化”学习活动中,编制了了如下表格①_______②__________4.“增强中华文明的文化自信”是每一个人的责任,请你提出一项行动建议。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对外开放和平交往,彰显中国自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对外交往的阶段特征与概括阶段特征概况
阶段特征 概况 影响 主动开放 西汉:西域开通后……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 开启中外交往史。 唐朝: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致非洲、欧洲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昭显盛唐气象大国气度。 明朝:1405年,★率领二万七千多人,乘坐二百多艘海船,第一次出使西洋......他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 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友好往来。 保守闭关 明末至清初: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擅自出海贸易。清朝统一台湾后,开放四个港口……后来……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 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 被迫开放 晚清:签订《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被迫开放通商口岸…… 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主动开放 新中国:逐渐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材料二 美国为首西方国家把中国崛起视为对他们的最大威胁,屡屡以“民主”“人权”为借口打压中国。在2021年3月举行的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上,美方对中国的内外政策进行无端攻击、指责。对此,中方态度鲜明、据理力争:“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中方过去、现在、将来都绝不会接受美国的无端指责,美国的这个老毛病要改一改了!”中方这样强硬的表态,背后是中国对自己国家制度、综合国力、民族文化等方面的强烈自信,是中国与美国差距进一步拉小的真实写照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①补全材料中“★”处的内容。②指出材料中“这条道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主要作用。2.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进行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①我国对外交往经历了“主动开放-保守闭关-被迫开放-主动开放”的变化②中国文化对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使中国人产生了盲目的文化自信③中华民族爱好和平、崇尚友好,和平友好交往是中国人民对外交往的主流(3)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试举一例说明。3.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试举一例说明。 4.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指出在2021年3月的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上,中方能够进行“态度鲜明、据理力争”的表态的原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为了迎接建党 100 周年 某校历 史兴趣 小组正在举行“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共筑中国梦”的主题探究活动 请你参与。 【追忆历史】 材料一 年代尺上的事件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伟大的奋斗历程,如下。
 【归纳历史】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个伟大转折,是全局性的、根本性的。
会议 核心内容 意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①的伟大决策。 是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中国历史进入②的新时期。
【把握历史】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内改革,以外开放,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现在正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
 【感悟历史】 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这是一个不平凡的历程。这个历程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的领导。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①补充材料一中A和B两处内容。A:___________;B:____________②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是谁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又是谁领导中国人民富起来?2.从以下备选项中补全表格空缺处①②处内容。(只填一个,写英文序号。)备选项:A.一国两制;B.改革开放;C.经济特区;D.社会主义建设;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E.民族区域自治;F.科教兴国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3.图一的变化是党和政府在农村实行的哪一项政策的结果?图二中的标语最有可能最早出现在哪个城市? 4.面对日益强大的祖国,你有什么感想?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 国强必定争霸,争霸必有战争,战争导致衰落。后人把修昔底德的这种总结称为“修昔底德陷阱”。 从世界范围来看,能走出“修昔底德陷阱”的国家,欧洲强国的法国和德国应该是个典范。法国和德国经过数百年你死我活的斗争之后,都深刻地进行反思。于是双方决定重归于好,永不再战…… 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发展迅速,正在崛起,让美国等西方国家感到恐惧不安,他们炮制“中国威胁论”,在各种问题上抹黑、污蔑中国,认为中国的崛起必然会对外发动战争。也就是说,西方认为,中国崛起也避不开“修昔底德陷阱”。习近平反驳说:我们都应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强国追求霸权的主张不适用于中国,中国没有实施这种行动的基因。 ——摘编自《大科技?百科新说》 1.历史上一些欧洲强国在崛起中也遭遇了“修昔底德陷阱”。其中,哪场战争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2.法、德等国是走出“修昔底德陷阱”的典范。20世纪60年代法、德等欧洲国家开始了一体化的进程,到90年代成立了什么组织? 3.近代历史上,中国饱受西方列强争霸和殖民侵略之苦。其中,由日本发动的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是哪件历史事件? 4.香花和水英两位同学就“中国崛起是否会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展开了激烈地讨论,最后形成了“中国没有追求霸权的基因”的共识。请论证她们这个共识。要求:自拟一个标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所选观点进行论证,史论结合,表述成文,不少于150字。)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