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2020-2021学年历史八年级下册人教统编版期末复习小练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复制链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显著成就。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以新的角色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材料中“新的角色”出现的原因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B.中美关系正常化
C.中日正式建交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推动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的关键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C.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推动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影响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有观点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经历了三个阶段:1949—1979年,是主权维护型外交阶段;从改革开放到今天,是经济发展型外交阶段;现在开始步入的新阶段是大国责任型外交阶段。下列属于第二阶段的外交活动是(   )
A.中日建交
B.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上海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漫画名为“眼疾”。漫画中,站着的医生说:“难道你连拥有六亿人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也看不见吗?”坐着的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回答:“我看不见。我只能看见蒋介石。”

   材料二
尼克松在与共产主义中国的相处中,采用了实用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外交思想。因为,在他看来,美国对亚洲采取的任何政策,都必须刻不容缓地抓住中国。长远来看,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人口的国家出力,要建立稳定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能的。
——摘编自陈俊杰《尼克松时期的中美关系》
   材料三
近年来,中国提出了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发展愿景,可以说,中美关系的未来已不再是美国一家主导,更不由某一届美国政府的政策好恶来决定,而是由中美两国的利益取向与战略需要决定。美国一些政治家认为,必须重视并让中国在中美关系发展中拥有更多话语权。
——摘编自《世界知识》
1.由材料一中杜勒斯的“眼疾”可以推断出当时美国政府对华是什么态度?请用一具体史实予以佐证。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尼克松对华政策做出的调整,并分析这种调整对中国的影响。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必须重视并让中国在中美关系发展中拥有更多话语权”的理由。
4.结合以上材料和问题,你认为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