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山西省运城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卷

[复制链接]

1978年
1980年
1985年
1990年
国有企业
77.6
76.0
64.9
54.6
集体企业
22.4
23.5
32.1
35.6
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等
0
0.5
3.0
9.8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建立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新中国成立后
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三农”问题。解决“三农”问题
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根据要求
完成下面相关问题。




1.【土地改革】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在全国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结合下面图文信息回答,这次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土地改革完成后,农民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农业改造】1953年到1956年,我国进行了三大改造。下面的材料反映了1953年到1956年党和国家为发展农村经济采取的什么措施?
3.【多快好省】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根据下面图文信息,指出1958年我国农村建设出现了怎样的失误,并写出它带来的危害。
4.【农村改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当时党和政府对解决农村问题做的最大调整是什么?它对我国农业什么作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新时期
中国共产党
作出
了实行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
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崭新局面。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
 材料一
邓小平说:“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新中国成立以后……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材料二
1984年,邓小平视察深圳后,欣然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材料三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1.根据材料一,说明新时期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外开放是党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决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两个与深圳同时建立的经济特区的名称,并说明设立经济特区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当时中国遇到了什么问题?面对这一前所未有的问题,邓小平提出的解决方案是什么?他留给我们最重要的政治遗产是什么?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2021

我国进入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期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起点和发展阶段。回顾历史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值得思考。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中国设计的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的、由限额以上694个建设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轨道,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摘编自朱君奇《从计划经济的“兴、变、衰”看中国经济体制变迁》
 材料二
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衡量,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为8.9%,农业和工业产量的增长每年分别约为3.8%和18.7%。由于人口的年增长率为2.4%,人均生产增长6.5%,按此速度,国民收入每十一年将翻番。中国在20世纪前半期的生产增长勉强赶上人口的增长(两者每年各约为1%),与此类型相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特征是明显的加速度。中国的经验与大部分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是值得称赞的,在50年代,那些国家的年人均增长率约为2.5%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年》
 材料三

项目
钢产量(人均)
发电量(人均)
中国
(1952年产量)
2.37千克
2.76千瓦时
印度
(1950年产量)
4千克
10.9千瓦时
美国
(1950年产量)
538.3千克
2949千瓦时


产品
1952年产量
1957年产量
增长(倍)
发电量
72.6千瓦时
159亿千瓦时
2.2
原油
43.6万吨
201.2万吨
4.6
钢材
l11万吨
304.5万吨
1.5
棉布
11163.4万匹
16372.1万匹
2.2
粮食
3278.3亿斤
3856.2亿斤
1.2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总体评价。
3.从材料三的表格中可以看出,1952年到1957年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有什么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化建设取得成就的重大意义。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世纪
年代
中国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这一胜利对新中国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李老师以“抗美援朝战争”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
请你一起参与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
【分析材料——探究抗美援朝的原因】
 任务二
【观察漫画——解读抗美援朝的内容】
 任务三
【反思历史——感悟抗美援朝的胜利】
1.下框中的内容是毛泽东同志针对哪种情况作出的说明?根据毛泽东的指示,中国人民志愿军采取了怎样的行动?
2.下面三幅漫画都同抗美援朝战争有关。请指出三幅漫画分别表现的是什么内容这三幅漫画所表现的内容之间有何联系?
3.根据下面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题目,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英国《泰晤士报》曾报道:“这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虽然不是所有的中国都在共产党手中,但毫无疑问,无论好坏,这是拥有近5亿人民、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同质种族群体的政府。”这一“历史时刻”是指(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B.中共八大召开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题型:问答题※知识点:问答题※试题难度:中等
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流行的政治词汇。从“人民解放军”“人民银行”到使用的“人民币”,乃至每天,12过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表明我国(   )
A.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B.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确立
D.人民成为国家主人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宣传画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印记。下列宣传画共同反映了我国(   )
A.农民喜获丰收的喜悦                   B.工业化的发展
C.人民政权的巩固                     D.农业改革的成就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950年冬,湖南省就动工建水塘9.8万多个,修堤坝2.2万多座,修沟渠4000多千米受益田地750万亩。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1000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种上花生和棉花。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26.9%。材料说明(   )
A.土地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
C.新中国成立使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
D.改革开放使农村经济日渐活跃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一五”计划期间,工程技术人员和科学工作者为实现国家工业化大显身手。大批高等学校和各类专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无条件服从国家统一分配,为社会主义建设奉献青春。由此可见,“一五”计划能够顺利完成的原因是(   )
A.苏联的援助                      B.良好的工业基础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人民群众齐心协力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世纪50年代,一位农民在日记中写道:“由于单家独户的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有的贫农家底薄、缺资金,困难不少,出现了卖地卖牲口、出卖劳动力的现象,政府号召大家组织起来。”“政府号召大家组织起来”而采取的措施(   )
A.扩大了农民生产自主权
B.加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C.健全了农村的基层组织
D.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953年12月,新中国进行了全国规模的基层选举,选举地区的人口为5.7亿人。全国各地共选出500多万名基层人大代表。许多工业、农业和其他各方面的优秀人才被选为人民代表。人民把选举的日期当作节日,张灯结彩,庄严隆重地行使自己的选举权。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体人民参加的规模空前的普选。材料描述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的(   )
A.内容       B.背景       C.性质       D.影响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晴天一顶星星亮,荒原一片篝火红。石油工人心向党,满怀深情望北京,满怀深情望北京。要让大草原,石油如喷泉,勇敢去实践,哪怕流血汗…”听到这首鼓舞人心的歌曲时,你的脑海里会浮现出哪一创业英雄人物的形象(   )
A.王进喜     B.焦裕禄     C.雷锋       D.邓稼先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外媒看中国:1978带来巨变影响世界》写道,“1978年开启了一个新的纪元,尽管在那时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1978年纯粹是中国时刻”。这里的“中国时刻”的标志性事件是(   )
A.新中国成立                       B.三大改造完成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D.中共十二大召开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人民日报》社论指出:“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不能再搞任何离开这个中心的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材料反映了党和国家要(   )
A.实施“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
B.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对城市国有企业进行改革
D.设立经济特区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表是我国各种经济成分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表(单位:%)。导致表格内容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