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的是纪念邮票《孔子周游列国》。孔子带着弟子周游各诸侯国并宣传他的主张和学说。他宣传的内容可能是( )  A.仁者爱人 B.无为而治 C.以法治国 D.“兼爱”“非攻”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连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为陆上丝绸之路开辟作出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 A.张骞 B.鉴真 C.戚继光 D.郑成功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明朝的科举制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能自己随意发挥。否则文章写得再好,也不可能录用。此举的影响是( ) A.动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 B.严重影响了人才的选拔 C.阻碍了中央集权的发展 D.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9年是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五四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下列有关五四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外争国权,内除国贼”是五四运动的口号 C.结果取得了重大胜利 D.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5月4日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直接目的是( ) A.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建设社会主义强国 C.实行土地公有制 D.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联合早报》指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 ) A.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B.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C.香港顺利回归祖国 D.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他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他关注人类社会,认为社会中的人应该具有美德,美德来自知识;他提出善是人内在的灵魂,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这位西方先哲是( ) A.德谟克利特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伯里克利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这个西方谚语可以转意为成语“入乡随俗”。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该西方谚语的形成说明了( ) A.罗马帝国为了向外扩张修建了许多道路 B.当时有很多外国人在罗马学习、生活 C.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了暴力 D.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的时间轴,简要描述了某一伟大人物的一生。该人物是( )  A.马克思 B.恩格斯 C.玻利瓦尔 D.列宁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班举行辩论会,双方辩手主要观点如下:正方:增强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控能力,稳定了社会秩序,维护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应充分肯定。反方: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维护的是资产阶级利益,销毁了大量农产品,造成严重浪费,不值得肯定。据此,请判断此次辩论会的主题是( ) A.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B.马歇尔计划的作用 C.新经济政策的意义 D.苏联模式的评价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有学者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这个时期,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下列事件与材料中的“技术”和“体制”密切相关的是( ) A.第二次工业革命,新航路的开辟 B.第三次科技革命,新航路的开辟 C.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贸易组织 D.第三次科技革命,世界贸易组织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是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的一部分
| 类别 经济上 政治上 思想文化上 运动 ________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时间 19世纪60~90年代 ________ 1911年 1915年 口号 “自强”“求富” 变法图强 三民主义 ________ 代表人物 奕、李鸿章、 曾国藩、张之洞 康有为、梁启超 ________ 陈独秀、李大钊、 鲁迅、胡适
材料二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材料三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材料四 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1.
类别 经济上 政治上 思想文化上 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时间 19世纪60-90年代 1911年 1915年 口号 ”自强“”求富“ 变法图强 三民主义 代表人物 奕、李鸿章、 曾国藩、张之洞 康有为、梁启超 陈独秀、李大钊、 鲁迅、胡适
请将此表补充完整 2.李鸿章“办了一辈子的事”,根本目的是什么?这一运动在近代化的探索中地位是什么? 3.史学界对这一“革命”的评价既有成功论,也有失败论。请你分别说说理由。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看待材料四中陈独秀的观点。 5.根据上述材料进行归纳,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中,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经历了哪些变化?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39年英国各纺织部门男工与女工人数构成比例(%)
 ——黄雪蓉《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妇女家庭观念在工业社会转型中的变化》 材料二 当火车第一次出现在慈禧眼前时,慈禧颇为诧异,问道:“这么大的东西,得要多少匹马才能拉的动?”李莲英派人将一些电灯安装在慈禧经常去的颐和园,当晚上慈禧来到颐和园看到这些扎眼的灯光时,生气地问李莲英:“这是谁的主见,怎样挂那么多茄子在房顶上?”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能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在括号内填“√”;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括号内填“×”。①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妇女家庭观念发生了变化。( )②1839年英国各纺织部门男工人数均少于女工人数。( )③1839年英国纺织部门中棉纺织部门的女工人数最少。( )2.材料二中慈禧所说的“茄子”的发明者是谁?火车、电灯等发明对人类生活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3.有人说:“科技是把双刃剑。”请你根据材料三说明工业革命带来的两大社会问题并为解决其中一个问题提出一点合理化建议。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大环境。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
 1.指出全球化进程中推动第一阶段开启的关键性事件。并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全球化“版本”不断升级的主要原因。 3.综合材料两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全球化”的认识。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