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中国一位民族资本家说:“我之廉价工人,彼(西方国家)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历史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使中国陷入民族危机的主要原因在内而不在外——不在于列强威胁,而在于中国自身的‘劣’和‘弱’。因此,此时此刻谈爱国,仅仅把‘御侮’的口号喊得震天响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还在于对腐朽的旧制度加以改革。”上述材料体现的思想是( ) A.洋务思想 B.维新思想 C.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D.实业救国思想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在北伐军中,大批共产党员担任各级党代表或政治处长,或者担任基层指挥员、战斗员。上海上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了配合北伐军的胜利进军,先后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由此可知,在北伐战争中( ) A.参加北伐战争的阶层很广泛 B.中国共产党发挥了重要作用 C.国共合作是胜利的重要原因 D.工人阶级发挥了主要作用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二、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现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下列中国共产党采取的措施和材料内容一致的是( ) A.把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B.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C.实行农民交租交息、地主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D.进行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读懂历史事件的逻辑关系是一种能力。下列两幅图片反映的事件的内在关系是( ) A.抗美援朝战争为土地改革提供军事保障 B.三大改造保障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C.“一五”计划为抗美援朝战争奠定经济基础 D.抗美援朝战争为三大改造准备前提条件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984年,北京天桥百货商场进行股份制改革,正式成立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首批发行的300万元股票很快就被认购一空。股份制改革后,商场有了资金,有了自主经营权,经营规模和效益都大幅提升。这得益于(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 B.经济特区的建立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加快 D.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有学者指出,14世纪的黑死病使欧洲农业人口减少了一半,有的区域甚至减少了三分之二,土地变得相对充足。一方面,领主为争夺劳动力展开竞争,使劳动力的成本上升;另一方面,粮食价格因需求减少而下跌,威胁着领主的收入。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土地,一些富裕农民建立租地农场。该学者旨在强调推动西欧出现新的农业生产方式的客观原因是( ) A.垦殖运动兴起 B.租地农场产生 C.传染病的冲击 D.庄园制度巩固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面表格所示是英国历史上的法律文献。这反映出英国宪政进程的特点是( )
| 时间 文件 成果 1215年 《大宪章》 贵族与教会的权力不受国王的侵犯 1628年 《权利请愿书》 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强行征税和借款 1679年 《人身保护法》 保护资产阶级议员免受国王非法迫害 1689年 《权利法案》 确立议会至上的原则 1694年 《三年法案》 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 1701年 《王位继承法》 议会有权决定国王的继承人,进一步限制王权
A.通过立法的形式,逐步确立民主共和制 B.资产阶级一直是英国宪政进程的推动力量 C.持续时间长,通过暴力革命方式推动宪政进程 D.渐进式变革,王权渐弱,议会权力扩大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后,就业机会较多。在“向外吸引劳动力”的政策支持下,英国外来移民也逐渐增多,大量涌向城市。到了1860年,来自全世界的人才涌入英国的城市,有德国人、瑞士人、法国人、希腊人和犹太人等,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熟练的工作经验。促进英国城市化进程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工业革命推动英国社会经济高速增长 B.英国政府鼓励欧洲各国移民到大城市 C.德、法等国人带来了先进技术和经验 D.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的国家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在珍珠港遭到日本偷袭后的那个晚上,英首相丘吉尔说:“我们总算赢了”,而后安然入睡。丘吉尔这种表现的成因是( ) A.美国作为英国的竞争对手遭到沉重打击 B.美国将作为英国的同盟者共同反抗法西斯 C.美日双方开战使英国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D.珍珠港事件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掀起新高潮,印度等一些国家纷纷独立;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末,民族解放运动在非洲和拉丁美洲广泛展开,其中非洲大陆就诞生了32个新独立的国家……帝国主义殖民体系逐渐走向瓦解。材料说明了( ) A.亚非拉国家开始登上了国际舞台 B.亚非拉国家在发展中面临诸多挑战 C.亚非拉民族独立浪潮改变着世界面貌D亚非拉独立浪潮推动了多极化发展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也许从今天看来,中国共产党在一大时迈出的只是漫长征途上的第一步,而且还显得相当稚嫩。但有了第一步,才会有以后一步步的前进。这决定性的一步,有如一声春雷,震醒了原来冰封的大地。 材料二: 那时的共产党人大多是知识分子。如何深入到工人中去,在他们中开展宣传和组织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指陈望道)和沈雁冰(茅盾)常在工厂放工、大批工人从厂门里出来时站在稍高处对工人演讲,却没有多少人听这样的讲话。他们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以“提倡平民教育”为名,举办工人学校,帮助他们补习文化。从这里着手,一面同工人们熟悉起来,和他们交朋友,从中发现和培养一些积极分子,不断扩大团结面;另一面,在讲文化课时加上一些内容,帮助工人了解自己受剥削压迫的真相和需要团结起来进行斗争的道理。到条件成熟时,就组织工会或工人俱乐部,团结更多工人,为他们谋福利,组织他们进行斗争。这样,就把工作局面一步步打开了。 材料三: “ 二七惨案”发生以后,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了低潮。(中共吸取工人运动失败的教训认识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工人不能享有起码的民主权利,几乎所有规模较大的工人斗争都受到反动军警的镇压。因此,为了争取革命的胜利,没有革命的武装斗争,仅仅依靠罢工这个武器,主要进行合法斗争,是不行的。 ——以上材料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这决定性的一步,有如一声春雷,震醒了原来冰封的大地”的涵义。 2.根据材料二,归纳早期共产党人为打开工人运动的局面所采取的有效措施。 3.根据材料三,概括“二七惨案”前后中国共产党在斗争方式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探究题※知识点:探究题※试题难度:中等 探究问题。 材料一: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认为: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从1857年开始,沙皇政府着手改革的准备工作。改革草案的基本原则是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农民在改革中分到的土地,按1861年市价计算仅值5亿多卢布,但到1905年为止,农民共交付赎金20亿卢布。改革措施实施后,沙皇政府欺骗农民的真面目彻底暴露,引起广大农民的极度不满,农民运动又席卷全国。但这些变革毕竟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材料二: 列宁逐渐认识到,在坚决镇压叛乱的同时,必须改变经济政策,特别是对农民的政策。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恢复和发展经济;才能维护工农联盟和稳定政权。1921年3月,俄共(布)召开了第十次代表大会。大会根据列宁的报告通过决议,决定废止余粮收集制实行粮食税。4月,政府宣布,1921-1922经济年度的粮食税额为2.4亿普特。这个数字比原定的1921-1922年余粮收集额4.23亿普特低了很多。每一农户的粮食税额取决于它的土地数量、家庭人口、收成和财产状况,对贫苦农户给予优待。所有农户在缴纳粮食税以后可以自由处理剩余的粮食。粮食税政策受到农民的欢迎。他们看到,扩大耕种面积,多打粮食就能多得粮食,生产积极性于是大大提高。 ——以上材料整理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指出农民对沙皇政府土地改革的态度。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经济政策受到农民欢迎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指出影响两次改革农民不同态度的因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探究题※知识点:探究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材料一: 2020年9月15日,持续两年多的中国诉美301关税措施世贸争端案尘埃落定,世贸组织专家组裁定美国在2018年发起的对华贸易争端中向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为非法行为,呼吁美国重返正轨,并鼓励两国努力解决争端。 ——《中国日报网》 材料二: 入世后、中国不但可以摆脱以往出口商品时所遭受的歧视性对待,与其他国家一样享有平等、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在处理与其他经济体的贸易纠纷时还可以运用法律武器,通过世贸组织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维护自身利益……时至今日,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全球最大贸易国和外汇储备国。中国日益成为公平开放的多边贸易机制的“捍卫者”。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对外开放,不是要一家唱独角戏,而是要欢迎各方共同参与;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而是要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中国不仅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身体力行让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现实,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一带一路”建设……共建“一带一路”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空间,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搭建了新平台,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拓展了新实践,为增进各国民生福祉作出了新贡献。 ——《人民日报》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世贸组织的“这一裁决”体现了它的哪一职能?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距今多少周年?中国加入该组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日益成为公平开放的多边贸易机制的“捍卫者”的原因。并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对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所做的贡献。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