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2021届中考历史临考押题卷 河南地区专用

[复制链接]

史实
推论
A
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
西汉与匈奴建立了和平友好关系
B
丝绸之路远达欧洲
丝绸之路因为只运输丝织品而得名
C
西域葡萄、石榴等物产传人内地
西域物产的引进是丝绸之路开通的最大成果
D
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标志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A.A          B.B          C.C          D.D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842年,英国《伦敦新闻画报》载:(条约)确定了千百万的赔款,永久割让给我们一座岛屿。总之,它让我们获得的比想要的还多,该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877-1889年,英国太古、怡和、美国旗昌等轮船公司与轮船招商局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最终旗昌公司破产,而太古、怡和公司不得不与招商局达成协议:中外公司在各条航线上共同议定统的价格。这说明轮船招商局的发展壮大(   )
A.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实现了中外企业的平等竞争
C.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经济侵略
D.完成了中国近代社会工业化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有人说“1901年,中国近代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请问这里的“闪电”和“曙光”分别指的是(   )
A.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B.中国共产党成立,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
D.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成立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这首歌曲唱出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心声,歌词中“当家作主站起来”指发生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
A.中华民国成立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取得的建设成就有(   )
①大庆油田②鞍山钢铁公司③兰新铁路④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学习历史,需分清历史事实(史实)、历史评价(观点、结论),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B.1937年12月,日本占领南京对和平居民进行了大屠杀
C.第三次长沙会战歼灭日军5万多人,赢得了会战的胜利
D.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初三·一班正在举行辩论赛,依据下图双方辩论的观点,判断双方辩论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
A.希腊城邦兴起                      B.查理曼帝国建立
C.佛教传播                        D.亚历山大东征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769年英国建立了欧洲第一条瓷器生产线,19世纪中叶以后,欧洲瓷器大量涌入中国,曾经出口大量瓷器到欧洲的中国制瓷业逐步衰落。这种现象说明(   )
A.中国制瓷业手工操作规模小
B.欧洲善于学习中国的制瓷技术
C.清朝闭关锁国影响瓷器外销
D.工业化生产在市场竞争中占优势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图所示内容是九年级一堂历史课上老师的导言。据此判断,该堂历史课的主题是(   )
A.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B.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C.法西斯国家的侵略                   D.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表是19世纪下半叶世界贸易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 )

年份(年)
世界贸易总额(单位:亿马克)
主要国家所占比重(%)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1850
145
23.3
10.3
8.9

1870
374
24.5
12
9.1
6
1900
971
19
9
12
13

A.英法等老牌殖民国家贸易总额持续下降
B.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C.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世界贸易迅速发展
D.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美、德迅速发展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凡尔赛条约》内容中最能体现这一实质的是(   )
A.德国承认奥地利等国独立
B.德国须支付大量赔款
C.阿尔萨斯一洛林归还法国
D.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联合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具普遍性、最有影响、规模最大的、最重要的国际性组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联合国大会是唯一有权采取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行动的机构
B.《联合国家宣言》提出了成立联合国的构想
C.《联合国宪章》规定联合国宗旨是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
D.安理会成员拥有否决权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恩格斯评价某部作品时说:“他用编年史的方式几乎逐年地把上升的资产阶级在1816年至1848年这一时期对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描写出来。”马克思曾评价此作者:“(他)曾对各色各样的贪婪作了透彻的研究。”下列著作属于此作者的是(   )
A.《高老头》                      B.《战争与和平》
C.《安娜?卡列尼娜》                   D.《复活》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民族。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2世纪,孔子学说被宣布为帝国的官方教义,其经典著作成为学者和政治家的主要研究对象。直到2000多年后,也就是1911年满族王朝覆灭为止,孔子学说一直在中国居统治地位。”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620年,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写道:这些发明(美索不达米亚的车轮、辘轱和滑轮,埃及的握杆和曲柄等)远不如三大发明那么显著……它们是:印刷术、火药和磁铁(指南针)。因为这三大发明首先在文学方面,其次在战争方面,第三在航海方面,改变了整个世界许多事物的面貌和状态。”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中的“孔子学说”指什么?促使”孔子学说”成为帝国官方教义的政策措施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印刷术、火药和磁铁分别在文学、战争、航海方面是如何改变整个世界面貌和状态的?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报刊是时代的“发声器”,它见证中国,改变中国,传播知识和文化,展现世界时事动态。
  材料一孙中山为《民报》撰写发刊词指出:统治中国的满洲贵族已经沦为帝国主义的走狗,成为各族人民的死敌,因此号召人们起来“颠覆现今之恶劣政府”。《民报》主张批判封建制度,鼓吹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平等,强调“国民之权利”,宣传土地国有和平均地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号召人们起来推翻皇帝,废除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
  材料二陈独秀为《青年杂志》所写的发刊词。他勉励青年崇尚自由、进步、科学,要有世界眼光,要有求实和进取精神。他总结近代欧洲强盛的原因,认为人权和科学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两个车轮。
1.阅读上述两则材料,说出上述两个报刊分别推动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的发展。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概括《民报》《青年杂志》所阐述的核心内容及创办的时代背景。
2.依据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在“改变中国”中的作用。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国力有限,面临的国际环境十分恶劣,中国难以全面融入国际社会。70年代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越来越多地加入一些国际组织和参加国际会议,但由于经验不足和受“左”的思潮的影响,中国的外交活动中,旁观多于实际参与。80年代以后,中国解放思想,实行改革开放,积极调整对外战略,中国外交才真正进入活跃时期。
——摘编自《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材料二2015年,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全面推进之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密集对外出访:4月,首访巴基斯坦,赴印尼出席亚非领导人会议和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峰会;5月,赴俄罗斯出席阅兵式,出访哈萨克斯坦和白俄罗斯;7月,赴俄罗斯乌法出席金砖峰会和上合峰会……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阮宗泽表示,习主席的外交路线,在几个层面上比较清晰。一是“发展中国家”,习主席的首访选择巴基斯坦,收尾则选择非洲,这一头一尾都很有特点;二是“周边外交”,习主席访问越南、新加坡……这些共同构成了周边外交;三是“大国外交”,习主席出访美国、英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也在增进;四是“多边外交”在发展中、周边、大国、多边外交等方面,都在“齐头并进”。
——摘编自新华网
  材料三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世界格局和发展大势,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思想理念。现在世界各国早已不是各自为政、闭关锁国的状态,世界人民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在当下新冠肺炎疫情在全世界蔓延的严峻态势下,世界各国更能体会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作用和历史意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哪些事件推动了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决定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根本因素是什么?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回顾历史
人类发展历程就是不断梦想、不断圆梦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
  材料一倘若我们把“明治”理解为“明智”,便会发现,明治天皇和他的臣僚在当时复杂的内外形势下,是多么“明智”地选择了自己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既曲折又宽敞,既给日本带来了无尽的好处,也给邻邦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王光波《一本书读懂日本史》
  材料二企业破产给人们带来了不堪负担的深重苦难。成千上万个中产阶级家庭,其收入急剧减少,有时简直毫无收入,接着是失掉了存款,失掉了保险金,然后因为无力偿清抵押债务,而失去了自己的住宅。(20世纪)20年代兴高采烈的情绪一变而为今日之忧郁和恐惧。
——摘编自J.布卢姆等《美国的历程》
  材料三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中国,正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中国梦,无疑成为这场百年未有大变局中最独特、最震撼的篇章。
——《向着伟大梦想阔步前行——写在中国梦提出七周年之际》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复杂的内外形势”的含义,“给日本带来了无尽的好处”有何体现?
2.材料二中事件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指出罗斯福为重塑美国梦所采取措施的特点及积极作用。
3.请谈谈新时期我国应该如何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请依据
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
并结合所学知识
写一篇

120
字的小短文。
(
要求
:
题目自拟
史实正确
语句通顺
表述
完整
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对比与联系
)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9年农历三月三,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新郑黄帝故里举行。主题为“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之所以公祭黄帝和确定此主题,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炎黄部落联盟逐渐形成华夏族
B.他发明了文字、编制了乐谱
C.他教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
D.他治水有功,三过家门而不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有学者谈到,中国在公元后的两个世纪里多次出现遍传南北的大瘟疫,死人无数。在此背景下,终于出现了“实为中国医学史上划时代的作品”。这部作品是(   )
A.《齐民要术》                      B.《伤寒杂病论》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古代丝绸之路史实与推论的搭配,正确的是(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