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对民主人士黄炎培说:它是由全国各党派一起讨论制定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剧本”。被周恩来称为“剧本”、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论十大关系》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了。她的诞生不仅使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命运开始发生根本性改变,也深刻地影响着国际社会和国际形势。其国际影响包括( ) ①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②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③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④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抵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这标志着( ) A.祖国获得了统一 B.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C.西藏自治区成立 D.西藏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读《中国与印度、美国的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表,该表凸显了中国当时( )
| 项目 中国(1952年产量) 印度(1950年产量) 美国(1950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 2.37千克 4千克 538.3千克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949千瓦时
A.发展交通运输业的可行性 B.科教兴国的重要性 C.制定一五计划的必要性 D.发展电力工业的紧迫性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工业投资比例为58%,交通运输为19.2%,水利农林为7.6%,文教卫生为7.4%,其他为7.8%。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比例约为1∶7.9。这反映出“一五计划”期间( ) A.农轻重比例协调 B.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C.重点培养建设人才 D.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是报刊上经常出现的一个词。“一五计划”时期取得的工业建设成就是( ) ①长春一汽生产的解放牌汽车②武汉长江大桥建成③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在沈阳试制成功④鞍钢生产的第一根无缝钢管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人民日报》一文中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他们从车床边来,从田地里来,从矿井来,从海岸的防哨来……同他们所爱戴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们一起,商量着国家的大事。”“代表们”参加的是( )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十一届三中全会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图展示的是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某行业进行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的情况。下列做法,与图示目的相同的是( ) A.成立人民公社,推广了公共食堂 B.成立缝纫社、铁业社等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实行包产到组、包干到户,打破农业生产上的“大锅饭” D.创办经济特区,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经济发展要遵循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经济发展形势。导致下图C点到D点经济发展状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对国民经济的调整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一五计划” D.“文化大革命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邓小平指出:“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我们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应该说‘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这个“反面教训”是( ) A.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 B.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C.过度依赖苏联政府 D.以阶级斗争为纲和严重的个人崇拜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文化大革命”后期,国民经济出现了明显好转的原因是( ) A.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B.城市经济改革取得效果 C.周恩来、邓小平对国民经济的调整 D.“四五运动"的爆发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文革”期间,我国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但仍然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文革”时期的科技成就的是( ) A.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B.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C.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 D.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刊发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文初稿作者在听到赞誉声的同时,也因看到一些报刊批评该文“违反中央精神和反对毛泽东思想”,转而安排“后事”:“我己经有思想准备了,我准备要坐牢。”上述材料表明当时( ) A.人民思想得到解放 B.“左”倾束缚亟待突破 C.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渐入人心 D.“两个凡是”名存实亡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图是1979年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这里的“中国新时代”是指( ) A.新中国的成立 B.文化大革命 C.改革开放 D.社会主义道路的起步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990年,擅长打桥牌的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十字路口打出了一张“中国王牌”,用实际行动打消了国内外对中国是否继续改革开放的疑虑,也回答了中国将以何种步伐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问题。这张“王牌”是( ) A.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B.推行城市改革 C.恢复高考制度 D.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从此登上国际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D.上海浦东的开发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小敏同学学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课后,绘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的示意图,留有①②对应的内容用于考考其他同学,四位同学提供的答案 如下,正确的是( )
 A.李同学:①马克思主义②毛泽东思想 B.钱同学:①邓小平理论②毛泽东思想 C.孙同学:①邓小平理论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D.赵同学:①马克思主义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改错题※知识点:改错题※试题难度:中等 在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 中国共产党多次召开会议 订立国家的发展方针。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 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 ; 错误的打“ X ” 并加以改正。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等各方面代表600余人出席了会议。改正: 2.【】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改正:3.【】1980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改正:4.【】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正:5.【】2012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改正:6.【】2017年,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当前我国社会的得分评卷人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农业国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改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新中国成立后 党和政府始终重视“三农 ( 即农业、农村、农民 ) ”问题 根据形势发展适时调整政策。请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下表为某县三个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
年份 雇农 贫农 中农 富农 新富农 地主 其他 1950 83 197 116 18 0 27 2 1953 3 74 355 0 4 0 7
材料二 1953—1957年中国的粮食产量表(单位:百万吨)
时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1957年 粮食总产量 166.83 169.52 183.94 192.75 195.05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年鉴》 材料三 下表为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项目时间 粮食(亿公斤) 棉花.(万担) 油料〈万担) 生猪存栏教〈万头) 1957年 1950.5 3280 7542 14590 1960年 1435 2126 3405 8227
材料四 安徽省凤阳县一生产队资料
年份 人口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人均分配收入 还贷款 交停粮食 1976年 19户110A 35000斤 230斤 32元 — — 1979年 20户115人 132300斤 800斤 200多元 800元 30000斤
1.导致材料一表中农村阶级结构发生变化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该事件实施的法律文件是什么?该事件的完成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我国粮食产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3.依据材料三,指出表中我国主要农业产品产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中表格,说明从1976年到1979年小岗村这个生产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导致这一变化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时代呼唤改革 改革造就时代。中国的改革开放走过了 多年光辉历程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首批经济特区,这是利用国外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创造性实践。“深圳速度”令世界吃惊,深圳的建设成就也举世瞩目,短短几年时间,深圳的工业产值和财政收入急剧增长,深圳从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蜕变成繁华美丽的现代化城市。 ——摘编自《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 40年来从兴办深圳等经济特区、沿海沿边沿江沿线和内陆中心城市对外开放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共建“一带一路”、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谋划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使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综合研判世界发展大势,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我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经济特区的“特”主要是指什么?分析经济特区设立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该格局有何特点?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们党对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作出了怎样的判断?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将坚持怎样的大政方针?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提起奋斗,我们脑海里会浮现出先辈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情景。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华优秀儿女的接续奋斗,才使得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兴旺发达,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最坚忍的潜伏】 材料一: 这是存放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厅中的一支普通的钢枪。它的枪托已被烧成了炭黑色,但枪身却依然完整。而这巴掌大小的军衣残片,曾经紧贴过烈士最后的心跳。烈火虽然吞噬了一个年轻的生命,却在中国军史上留下了一个伟大的名字:邱少云。在半个多世纪前的朝鲜战场上,这位四川籍战士用最坚忍的潜伏,完成了中国士兵最勇猛的突击。 ——《感动中国一共和国100人物志》解说词 【最美奋斗者】 材料二: 曾经发出“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誓言的王进喜,把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地献给了祖国的石油事业。斯人虽逝,但他身上那股天不怕、地不怕的拼搏奉献精神,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 ——新华网 【我是中国人氏的儿子】 材料三: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逆行者的诗歌】 材料四: 隔离的是病毒,凝聚的是同心,燃起信心与希望,把惊心动魄的难关,共同渡过!你我他最美逆行者,万众一心,举国保安全,唱响中国正气歌。武汉加油!…… ——节选自网络 1.材料一中描绘的事迹发生在哪一场战争中?该战争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指的哪一油田?以王进喜为代表的艰苦创业精神,被誉为什么精神?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的“走自己的路”是一条什么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谈一谈你从中感受到中华优秀儿女的哪些精神?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