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探究题※知识点:探究题※试题难度:中等 宋元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书写了一幅辉煌灿烂的书卷。某校七年级( )班学生围绕“宋元历史”这一主题开展探究学习,请你参与 活动一 【渡尽劫波兄弟在——民族卷】
 活动二 【春风又绿江南岸——经济卷】
| 朝代或作品 历史情况或内容 陆游《杂赋》 “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陈知柔《次海上长亭村》 “风雨晚潮急,鱼虾晓市腥。” 宋朝初期 北方人口100多万户,南方人口230多万户 宋朝时期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苏湖熟,天下足”
活动三 【八千里路云和月——交流卷】
 活动四 【万紫千红总是春——文化卷】
 1.宋元时期,民族冲突异常尖锐,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之间战争不断,但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请根据导图提示写出相关内容2.宋朝时期,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上表反映出宋朝的社会经济出现了什么现象?并总结形成这一现象的历史原因。3.说出宋朝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宋代对外贸易重心之所以转向海洋,其因素”包括哪些?4.上面三幅图片再现了宋元时期的文化和科技成就。说出图片中史学家的名字及《资治通鉴》的体例。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元时期文化辉煌灿烂的原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探究题※知识点:探究题※试题难度:中等 民族交往和对外交流是中国古代史的基本线索之一。李老师设计了以此为主题 的学案 请你帮助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 一 【制作简图—— 明晰时空线索】
 1.请补充A朝的朝代名称。与前朝相比,A朝的中外交通有了很大的发展,请结合所学知识,概括A朝中外交通发达的影响。 2.任务二【史料买证——回直史买发展】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简述以上人物或机构在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3.任务三【变化对比——进行历史解释】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从图四到图五,我国的对外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有什么影响?4.任务四【经验启示——体会历史情怀】从上述中国古代的交流交往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我们今天应以怎样的态度去处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探究题※知识点:探究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1.据英雄榜和所学知识,指出李大钊、张学良和杨虎城的主张分别是在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大事件期间提出的。并概括这两个重大事件各自发生的国际背景及其在维护民族利益方面所起的作用。 2.据英雄榜和问题(1),归纳以上人物的主张所体现的共同时代主题。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探究题※知识点:探究题※试题难度:中等 探究问题。 材料一 在土地改革过程中,毛泽东非常强调“普遍发动群众”“整顿基层组织”作为土地改革的第一个阶段和“一个最基本的环节”,反对恩赐……实现“土地还家”。……“我们已经在北方约有一亿六千万人口的地区完成了土地改革,要肯定这个伟大的成绩。我们的解放战争,主要是靠这一亿六千万人民打胜的。有了土地改革这个胜利,才有了打倒蒋介石的胜利。” ——《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农民问题》 材料二 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土地改革基础上的继续和发展。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强调“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在土地改革完成后,“由人民政府发给土地所有证,并承认一切土地所有者自由经营、买卖或出租其土地的权利”。土地改革期间地方政府组织了人民法庭,依法惩办一切违抗或破坏土地改革法令的罪犯。新区土地改革于1952年基本结束;据统计,约有三亿农业人口的地区完成了土地改革,获得经济利益的农民占农业人口的6.%—70%,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40%左右。 ——摘编自李良玉《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 1.据材料—指出毛泽东在土地改革中的策略。概括这一策略对中国革命有何重大意义。 2.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探究新中国成立后新解放区土地改革顺利推行的原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习的价值目标 世界意识是家国情怀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着这首战歌,奔赴朝鲜前线。在与敌人浴血奋战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材料二古代丝绸之路开创性地打通了东西方大通道,首次构建起世界交通大网络,推动了科学技术的交互传播,也助推了多样性文化交流。 材料三 他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练而准确,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贡献。 ——摘编自袁行需《中华文明史》 材料四 1.抗美援朝中,严守潜伏纪律,烈火焚身、纹丝不动的英雄人物是谁?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誉为什么? 2.请问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哪里?材料三中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是谁? 3.中国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外交成就中与上图所示国际组织有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4.通过以上探究,从“家国情怀”或“世界意识”中任选一项谈谈你的看法。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探究题※知识点:探究题※试题难度:中等 探究问题。 材料 19世纪中后期,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和疾病的流行引起了英国社会的强烈反应,一方面是工人阶级的反抗斗争,要求改善自己的生存现状和生活环境;另一方面,环境污染问题也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一批社会热心人士开始在民间展开各种调查,呼吁政府特别是议会进行干预,解决环境污染和疾病流行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国议会进行了大规模的环境调查,并在了解和掌握了大量材料与数据的基础上,通过了多部法律,试图从立法上来寻求解决途径……英国通过近100年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使从工业革命时期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城市环境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治理。 ——摘编自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1.材料表明英国有效治理了哪一问题? 2.据材料,概括英国治理这一问题的背景及其提供的借鉴。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探究题※知识点:探究题※试题难度:中等 探究问题。 材料一 1871年,明治政府设立文部省,着手全国教育改革。1872年9月,文部省颁布第一个教育改革法令《学制令》,《学制令》系参照法国教育制度设计而成。此次教改法令的颁布,确立了近代日本的资产阶级国民教育的方向。仅据粗略统计,从1870年到1896年的26年间,明治政府颁发重要教育法令规章近30次,占同期所颁各项法令规章的首位。 材料二 日本政府不断增加教育经费。1899年从中国的甲午战争赔款中拨出一千万日元作为普及教育基金。至1910年,地方政府预算中,小学教育经费约占40%。全国教育经费,至明治末年已占国民收入的3%。 材料三 1875年,明治政府决定由开成学校(后东京大学)严格遴选优秀学生出国,培养了日本近代化急需的大批优秀人才。维新初期,明治政府不惜重金聘请外国专家。东京大学初建时,39名教授中,外籍教授占27名,其工资占学校经费的三分之一左右。1880年起,海外留学生陆续回国。日本遂逐年解聘外国专家,至1889年基本全部解聘,实现了科技教育的自立。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新编日本通史》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明治政府在哪一领域开展的改革? 2.据上述材料,概括明治政府在这一领域进行改革的主要方式。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探究题※知识点:探究题※试题难度:中等 探究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但是,交战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蒙受了巨大的损失。面对战争的惨痛后果,战胜国的胜利失去了意义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 材料二 一战与过去战争每天死亡人数的比较表
名称 数量(人) 拿破仑战争(1799—1815年) 233 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 1075 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年) 518 普法战争(1870—1871年) 876 日俄战争(1904—1905年) 292 巴尔干战争(1912—1913) 1941 第―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 5509
材料三 在美国参战的影响下,中国、巴西等一批国家对德宣战,壮大了协约国集团的力量,也使第一次世界大战真正进入全球规模阶段。 交战双方把研制的新式武器投入战场。飞机、坦克、毒气首次用于战争,远程大炮杀伤力巨大,造成了重大的物资破坏和人员伤亡。 1.材料一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其依据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一战每天死亡人数与过去战争相比有何特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其成因。(提示:需答对四个成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一

材料二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四五十年代亚洲殖民体系崩溃的原因。并指出20世纪50年代A、B、C三个国家团结合作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87年至2011年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呈现出的特点及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相关史实,论证“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前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