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固安县彭村乡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B卷)历史试卷

[复制链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意义重大,主要表现在(   )
A.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B.保障了土地改革完成
C.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D.标志着三大改造的结束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这副对联描述了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的两项建设成就。这两项成就是(   )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②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建成投产③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④人民英雄纪念碑建成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观察下面两幅图片,其内在联系是(   )
A.三大改造为“一五"计划奠定了制度基础
B.土地改革为工业化提供了原料和市场
C.“一五”计划促进了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
D.土地改革为三大改造奠定了经济基础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毛泽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词中自豪地说:“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这次会议完成的“伟大的事业”主要指(   )
A.结束了《共同纲领》的历史使命
B.宣告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
D.制定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历史小组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看到: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引起了“政治形势的根本变化”。“政治形势的根本变化”指的是我国(   )
A.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改造
B.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C.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D.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图为江苏省江宁县公私合营股票,其印发的主要目的是(   )
A.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B.满足农民获得土地的愿望
C.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
D.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954年底,我国手工业合作组织达到4.17万多个,当年产值11.7亿元,相当于1953年产值的2.3倍。到1956年,全国手工业合作社已有10多万个,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合作社。这表明(   )
A.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B.公私合营取得显著成效
C.手工业合作化适应了生产发展
D.“一五”计划进展顺利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但是在三大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一些弊端,主要表现为(   )
A.土地改革急于求成
B.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C.经济比例失调
D.挫伤农民的积极性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中共八大提出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土地改革                    B.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C.“大跃进”                   D.抗美援朝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把握时代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1956—1976年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阶段特征突出表现为(   )
A.遇到了1949年以来最严重的困难
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C.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并存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有资料表明,十年“文革”时期国民收入损失约5000亿元,这超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30年全国固定资产的总和。这反映“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
A.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B.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
C.各级政府机构瘫痪
D.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遭到摧残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962年刘少奇在“七千人大会”上指出:“过去我们经常把缺点、错误和成绩比之于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关系………我到湖南的一个地方,农民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为了应对“天灾人祸”,中共中央决定(   )
A.掀起“大跃进”高潮                 B.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D.发动“文化大革命”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材料二下面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各个部门的投资比例图。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约为1:7.9。

  材料三
1956年,全国国民生产总值达1639亿元,比1952年增长60%左右;工农业总产值为1252亿元,国家财政收入为287.4亿元,均比1952年增长60%左右;工业总产值642亿元,农业总产值610亿元,平均每年递增19.6%和4.8%;交通运输业总产值有明显增长,各项社会事业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显著提高。“一五"期间工业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
1.材料一中毛泽东这段话反映了什么时期的什么情况?
2.为了改变材料一中的这种状况,根据材料二分析我国政府是怎样做的。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我国政府当时的做法有什么突出成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