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一五”计划的完成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依据下图判断,我国在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优先发展的是( ) “一五”计划的基建投资比重分配(%)
| 农林水利 轻工业 重工业 运输邮电 贸易物储 文教卫生 城市公用 其他 7.6 6.52 51.68 19.2 3.0 7.2 3.7 1.1
A.农业 B.轻工业 C.重工业 D.手工业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953—1957年,我国在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创造了许多历史上的第一(如下表)。这反映出“一五”计划的特点是( )
1953年中国第一座大型露天煤矿——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建成投产 1953年 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在吉林长春兴建1955年新中国第一套6000千瓦火力发电机组在上海组装成功 1956年 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来 1956年 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在沈阳试制成功 1956年 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机床厂建成投产
A.工业门类齐全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地区分布均衡 D.工业技术领先世界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是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的,对“一五"计划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B.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D.使我国农民真正实现耕者有其田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提出“人民来制定宪法”的思想:劳动人民参与立宪,把他们认为应该如何管理国家的意见集中起来,上升为国家意志。实践毛泽东这一思想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面是张老师上课时的板书设计。请你根据内容为其拟定一个最适当的标题( )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是1957年中国人民邮政发行的题为《入社》的纪念邮票,这里的“社”指的是( ) A.农业生产合作社 B.农村供销合作社 C.农村人民公社 D.联产承包小组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和标志是( ) A.1956年、土地改革完成 B.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C.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D.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图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引起乙到丙段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B.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一五”计划的实施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同学为新中国杰出人物事迹展收集材料,其中选材不当的是( ) A.雷锋——解放军好战士 B.焦裕禄——党的好干部 C.王进喜——“铁人” D.张謇——状元实业家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不属于“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的是( ) A.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B.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C.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D.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针对工业落后的面貌 党中央实施了一项振兴工业的伟大计划 初步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局面。 材料一“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摘自1953年1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 【图表显特点】 材料二 下表为1952年和1957年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表。
年份/产量 粮食(百万吨) 棉花(百万吨) 煤(亿吨) 钢(百万吨) 1952 163.90 1.30 0.66 1.35 1957 195.05 1.64 1.31 5.35
【口诀记成就】 材料三 一五腾飞,两个第一,三藏三鞍,四鹰铁路,五(武)汉大桥,六百项目。 1.据材料一指出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什么?党和政府为实现“最高利益”所实施的伟大计划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振兴工业的伟大计划”结果如何。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口诀中“三藏”对应的成就。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时期我国取得一系列成就的主要原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总结历史经验,不断创新政治制度,才能促进国家的发展进步。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开幕。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人民解放军和华侨的代表,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团结建国的精神。政协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普选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政协全体会议行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 刘胡兰烈士的母亲胡文秀、著名歌唱家郭兰英被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今年(2019年)九十岁的山西代表申纪兰,是全国唯一一名连任13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她出席了历届历次全国人代会,一直忠实履行人大代表职责。 ——摘编自人民网 材料三: 从1949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初创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令,对巩固新生的共和国政权,维护社会秩序和恢复国民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后,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十年(1966—1976年)动乱,中国社会主义法制遭到严重破坏。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明确了一定要靠法制治理国家的原则。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方针指引下,现行宪法等一批基本法律出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入了全新发展阶段。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 1.根据材料一,写出新中国创立的两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名称。为什么说政协一届全体会议“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团结建国的精神”?2.材料二中的人大代表都来自山西,她们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能共同见证怎样的历史时刻?3.根据材料三,归纳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中的阶段特征。4.你认为应该如何避免出现类似“文化大革命”期间破坏民主法制的错误?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毛泽东 材料二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占农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他们凭借占有的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这种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1.你认为材料一中的“敌人”“各方”具体指谁? 2.材料二中揭示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主要目的词句是什么?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参战的极大“利益”表现在哪些方面。 4.材料三中的“这种制度”指什么?为了废除“这种制度”巩固国家政权,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哪一法律文件作为改革的法律保障?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