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许倬云在《万古江河》中提到:现在常说的“新石器”与“旧石器”时代,以人类生产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时代生产食物。许倬云认为划分新、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线是( ) A.天然火的运用 B.打制石器的使用 C.群居生活出现 D.原始农业的兴起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河南安阳发掘的“妇好墓”(商王武丁夫人墓)中的玉器,经化学成分分析,与新疆和田玉的成分一致。据此推测合理的是( ) A.中原与西北地区存在联系 B.中外科技交往历史悠久 C.丝绸之路的开辟始于商朝 D.商朝统治中心远及新疆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中国历史十五讲》指出: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岸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由此可见,清朝实行的政策是( ) A.闭关锁国 B.休养生息 C.轻徭薄赋 D.重文轻武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世纪初,革命党人出版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革命军》《警世钟》《猛回头》《黄帝魂》等革命书籍,发行了《中国日报》《国民报》《民报》等革命报刊。这些举措( ) A.直接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B.推动了维新思想的传播和变法运动的开展 C.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取得北伐的胜利 D.推动了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运动的发展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这次会议明确回答了红军在战略战术方面的是非问题,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解决了当时所面临的最迫切的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这次会议( ) A.使红军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B.形成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领导力量 C.使中国革命从此一帆风顺 D.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电影中出现以下故事情节: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活捉了蒋介石。这部电影的名称应该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华北事变》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图中“?”所示处的战役( ) A.切断了东北国民党军向关内的退路 B.基本解放了东北全境 C.为平津战役胜利奠定了基础 D.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世纪20年代初,上海旗袍率先吸收欧美服装特点,由传统的宽松肥大、线条平直向窄腰短袖、时髦适体变化。这一变化表明上海( ) A.观念开放,崇洋逐新 B.政治改良,革除陋习 C.洋布流行,土布淘汰 D.全盘西化,倡导民主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状况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1978年人均133.6元增至2018年人均14617元。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和耕地面积增加 B.农村居民生产独立性和自主权扩大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镇化的发展 D.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在西欧,庄园为领主提供日常消费的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也为领主提供衣物、鞋帽等。庄园有铁匠、金银匠、皮鞋匠、面包师等各色工匠制造不同的物品。这说明西欧庄园( )。A.具有自给自足特征 B.是独立的政治单位 C.具有地方管理功能 D.是地方经济的中心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表是对古代日本发展历史的归纳,其中的空白表格处对应的事件是( )
| 时间 事件 影响 5世纪 大和政权兴起 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 646年 从奴隶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12世纪晚期 设幕府于镰仓 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A.派遣遣唐使 B.大化改新 C.建立庄园 D.武士集团兴起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在新旧制度转变的过程中,在暴力冲突与和平过渡之间,英国人选择了后者,而且取得了成功。”这里所说的“和平过渡”指的是( ) A.议会斗争 B.处死国王 C.王朝复辟 D.“光荣革命”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他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了英国派遣的环球航行,做了五年的科学考察。他用大量资料证明了所有的生物都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在遗传、变异、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中,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不断发展变化的。1859年他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 ) A.《战争与和平》 B.《物种起源》 C.《天演论》 D.《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全球通史》中写道:“1917年11月7日,布尔什维克的军队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就占领了一些重要地点——火车站、桥梁、银行和政府大厦。”关于这一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 A.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尝试 B.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C.“阿芙乐尔号”的炮声标志着起义的胜利 D.把社会主义理论变成了现实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表所示为美国罗斯福新政期间的一些措施。这些措施实施的直接目的是( )
时间 机构名称 主要任务 参与人数 1933年 民间资源保护队 种树、建水坝、森林防护等 约200万 1933年 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 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 约350万 1935年 工程振兴局 兴建公路、体育馆、美术馆、医院等公共设施 约300万
A.以工代赈,提供就业机会 B.建立救济机构,提供社会保障 C.大量输入国外廉价劳动力 D.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20年新冠病毒肆虐全球,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各国团结应对疫情。回顾二战,为抗击共同敌人,各国相互合作,协同作战开始于( ) A.《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B.开罗会议的召开 C.《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D.《波茨坦公告》的发布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时殷弘说:“冷战时期美苏关系的终极性质是超级大国竞争……数十年的核军备竞赛以其恶性循环加剧了冷战,但也控制了冷战,因为它确立和维持了'恐怖平衡’,使得美苏两国因为惧怕互相毁灭而努力防止它们之间爆发直接军事冲突。”上述材料可作为冷战的( ) A.背景 B.过程 C.性质 D.影响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图所示组织的成立反映了( ) A.第三世界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B.两极格局最终走向崩溃 C.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D.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枷锁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二战中新西兰驻美国大使纳什曾说过,如果我们赢得这场战争后而没有规划,就会再犯上次那样的错误,将开启下一场战争。符合这理念的是( ) A.成立国际联盟 B.建立反法西斯联盟 C.成立联合国 D.成立北约和华约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为小康。 ——《礼记?礼运》 材料二 王室分封宗亲功臣的既定制度,辅之以明确天子权力和诸侯义务的周礼约束,决定了王室和诸侯之间的内在关系,使中央王国对地方诸侯的纵向联系加强。同时,西周的诸侯国之间多有同宗共祖的宗亲关系或互通婚姻的姻亲关系,横向联系也较以前密切。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卷》 材料三 周人以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己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这是鉴于殷商孤立而亡的教训,属于周的创造。分封出去的邦国,仍是“有其土,田,人民”的地方实体,并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 ——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四 夏、商、周三朝是中国古代文明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商、周政权的更迭如同夏、商政权的更迭一样,也是通过大规模的战争实现的。 1.依据材料一,指出其所反映的古代中国政治发展趋势。 2.依据材料二,指出分封制下哪些社会关系得到调整。 3.根据材料三,指出西周分封制的创新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分封制实施后产生的政治作用。 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谈谈你的感悟。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填表题※知识点:填表题※试题难度:中等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1.贡献 (1)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提出要实行。 (2)实行改革开放后,针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问题,提出“必须坚持”。 (3)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指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 (4)1987年中共十三大上,阐明了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即以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根据他的设想,作出了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 2.评价:邓小平初步解决了什么是、怎样建设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他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场世界规模的战争,影响深远,引发人们对战争的深刻反思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战争的长期化,使饱受战乱之苦的各国人民强烈反对帝国主义战争,渴望和平。几乎所有政治家都认为……有必要防止如此巨大的灾难再度发生,于是建立具有政治约束力的国际常设机构的想法应运而生。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二: 这场革命的爆发是二月革命后一系列事件发展的必然结果,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为了本阶级的利益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人们相信布尔什维克,认为只有推翻无能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工农自己的政权,国家才能有出路。 ——摘编自齐世荣、廖学盛《20世纪的历史巨变》 材料三: 一战后,苏俄自动退出了争霸的行列;德国和奥匈帝国战败,已没有资格参加角逐;所剩下的就是美、英、法、意、日五个主要战胜国。它们之间的经济、军事实力又相差甚远,这就要按战后的实力对比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建立战后世界新秩序。 ——徐天新、许平、王红生主编《世界通史?现代卷》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建立了哪一“国际常设机构”?建立这一“国际常设机构”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这场革命”指的是哪次革命?据材料二指出引发这场革命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战后建立了哪一世界新秩序?导致这一新秩序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