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杨凯在《中国梦的方位》中说:“洋务派、改良派、立宪派、国民党、共产党一路走到1949年,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国人民站起来,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的依据是( ) A.中国共产党诞生 B.中华民国建立 C.国民政府成立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952年底,我国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他们分到土地的法律依据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 )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一五计划”的开始 C.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文化大革命”结束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不断推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954年北京著名的中药老店同仁堂的经理乐坛生带头响应政府号召,主动接受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政府对同仁堂的改造方式是( ) A.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B.建立股份有限公司 C.转变为公私合营企业 D.转变为国营企业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前世界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曾讲道:“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认识得出的主要依据是中国( ) A.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了经济特区 C.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 D.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羊年开春,根据作家路遥《平凡的世界》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各大电视台热播,主人公孙少平是在公社中学毕业后被推荐到了县里的高中的。其中“公社”一词,最早出现在我国哪一历史时期( ) A.土地改革时期 B.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 C.改革开放初期 D.深化改革时期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地打开了。”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于( ) A.经济特区的创办 B.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C.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 D.内地的开放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陕西农民侯永禄在日记中写道:“7月9日路一大队第五生产队在我家门口的树底下召开社员会……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只有公寿妈和我说是‘应该包产到户’……。”该日记反映的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文章合为时而著”,高考作文题也能彰显时相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这里“幸福的年代”的含义是( ) A.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B.土地改革,使人民有了自己的土地 C.“大跃进”运动,使人民丰衣足食 D.改革开放,使人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事业取得重大成就,属于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有( )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③提出“求同存异”方针④第26届联大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李克强总理在谈及两岸关系时指出“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同胞之间,手足之情,没有解不开的结”。这反映了( ) ①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②武力解决是实现统一的唯一途径 ③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一国两制”的前提 ④期盼国共两党的第三次合作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国防力量,下列人物中,对该成就做出重大贡献的是( ) A.魏源 B.焦裕禄 C.袁隆平 D.邓稼先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中国的外交成就 B.国防现代化的起步 C.统一大业的完成 D.两岸交流的密切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建国以后,我国农村土地政策变化和调整的先后顺序是( ) ①土地改革②人民公社化运动③农业集体合作化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①③④② D.①③②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被誉为“画中兰亭”的《富春山居图》,因故一分为二,分别存于大陆和台湾。2011年6月,两部分画作在台湾同时展出,实现了山水合壁。“山水合壁”反映了( ) A.两岸政治经济交流形成常态 B.海协会与海基会首次实现对话 C.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D.两岸分离阻碍了文化艺术交流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在1953年开始的“一五计划”实施过程中,“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农业的发展”“社会主义改造过急过快,为以后相当长时间留下了后遗症”。这种评价告诉我们( ) A.在“一五计划”实施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B.“一五计划”大幅度超额完成所有指标 C.在“一五计划”实施中失误占主导地位 D.“一五计划”以农业经济的发展为中心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歌谣往往带有一定的时代特征。有首歌谣写道:“稻米赶黄豆,黄豆像地瓜;芝麻玉米,玉米有人大;花生像山芋,山芋超冬瓜。”这首歌谣出现于( ) A.农业合作化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表述,不符合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总体状况的是( ) ①衣着单一,质量较差 ②吃饱吃好,追求营养 ③住房短缺,狭小拥挤 ④交通发展,出行便捷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却依然研制出原子弹,其主要原因是( ) A.为新的世界大战作准备 B.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粉碎其核威胁,维护世界科平 C.向国外反华势力炫耀我国的军事实力 D.打击美国的对台政策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984年3月24日,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他们要求“松绑”就是迫切要求( ) A.坚持“两个凡是”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扩大企业自主权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美国总统尼克松这样评价毛泽东:毛泽东是一代伟大的革命领导人中的一位出类拔萃的人,历史学家将会对他的事业和他对中国人民和世界的影响作出估价。”毛泽东对中国人民作出的巨大贡献包括( ) ①推翻了清政府②建立了新中国③带领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④带领中国人民实行改革开放A.② B.②③ C.②③① D.①②③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结合图片 回答问题 :
 1.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此事件是发生在哪一年? 2.此事件是哪一构想的成功运用?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 图是乔冠华 ( 图左 ) 和黄华 ( 图右 ) 在一次会议上的开怀大笑 美国纽约某报特别为此写了文章《乔的微笑》请回答 : 这一特定的历史时刻出现在哪次会议 ? 令身为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的乔冠华如此开心的事件是什么 ?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容民族“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 材料二: 新中国的成立,为实现各民族平等互助、团结合作、共同走向繁荣创造了前提在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一批重点建设工程都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 材料三: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一体化格局。建设共有精神家园,铸牢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建构一个共有的精神家园,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中华民族精神共同体的价值基石,是各民族团结进步的精神纽带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制定了怎样的民族制度?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请试举两例“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的重点工程。 3.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后,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我国提出了什么战略? 4.根据材料三,你认为我们要树立怎样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9 年 新中国 华诞 让我们一起回顾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 【油画见证历史】 材料一 (如图1)
 【数据反映历史】 材料二 (如图2) 【史料蕴含历史】 材料三 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步走”战略目标。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党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表格呈现历史】 材料四
| 中国特色社会主又理论体系 核心人物 理论名称 邓小平 A 江泽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胡锦涛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 B
【照片诉说历史】 材料五 如图3 1.图1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用一句话概括此历史事件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的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工业产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及作用 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和“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各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的表格,写出A、B处的理论名称。 5.图3人物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物学和医学奖,她获奖的理由是什么? 6.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取得上述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和平·合作·和谐 材料一: 1955年4月18日亚非国家首脑会议在印尼万隆开幕。伊拉克代表当天就作了以反其为主调的发言,第二天菲律宾和巴基斯坦的代表也加入了反共合唱。周恩来在大会发言中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他指出亚洲国家间有求同存异的基础,应当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在周思来的努力推动下,一些亲西方的代表改变了态度。万隆会议的反殖民主义主题得到了突出,和平共处的各项原则被写入了公报。中国的对外政策进一步为亚非各国所了解,中国的国际地位明显得到了提高。 ——摘编自杨奎松《冷战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部分国家
建交时间 建交国家 1972年 英国、荷兰、希腊、德国、卢森堡、澳大利亚、新西兰 1973年 西班牙 1979年 葡萄牙、爱尔兰
材料三: 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这是建国以来由中国首倡、中国主办的层级最高、规模最大的多边外交活动,是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升的重要标志.2019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这场盛会是我国今年最重要的主场外交,是一次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国际盛会 1.依据材料一,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在括号内划“√”;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括号内划“×”:材料没有涉及的,在括号内划“O”。①隆会议与会各国自始至终对中国表示友好和支持②隆会议上周恩来发挥了其高超的外交艺术。③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④平共处原则成为万隆会议与会各国友好合作的基础⑤万隆会议后中国与埃及建立了外交关系2.表中,1972-1979年出现与中国建交的热潮,与哪一历史事件紧密相关?这一事件有何重要意义? 3.结合所学,从中国发展角度指出中国能够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主要原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