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终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卷

[复制链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国家主席习近平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华民族追求伟大复兴的第一步是能够摆脱屈辱站蠢来?回首往昔,“第一步实现的标志是(   )
A.中华民国的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三大改造的完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主要表现在(   )
A.开展“三反”、“五反”运动
B.进行三大改造
C.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颁布第一部宪法
D.制定《共同纲领》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周恩来总理曾郑重警告美国:“中国人民绝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历时3年与邻国并肩战斗的胜利,使帝国主义不敢轻易作武装侵华的尝试。
这表明这场战斗(  )
A.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B.保证了新中国土改的顺利进行
C.开拓了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D.为新政权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953年初,国家组织人口普查和选民登记。全国登记选民为3.2亿,占18岁以上人口总数的97%。按选举法规定,基层政权的人民代表由选民直接选出。下图是当时基层选举的宣传画。其目的是为了配合下列哪一会议的召开(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八大
D.中其八大二次会议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作家莫言在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蛙》中写道:“舞台上插着几十杆红旗,挂着红布白字横幅,……喇叭正播放着‘语录歌’:马克思主义的道路,千条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造反有理—。这段描写表现得是我国哪一历史时期的场景(   )
A.五四运动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965年5月《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刊载文章《为什么美国的战略过时了》,认为中国在尖端科学上取得的某种突破,势必迫使美国修改它的全球战略。该突破可能是(   )
A.A          B.B          C.C          D.D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了一批时代楷模。王进喜、焦裕禄、雷锋、邓稼先成为这个时代的典型和象征。他们身上共同体现了(   )
A.保家卫国、英雄主义精神
B.不怕牺牲、乐观主义精神
C.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精神
D.开天辟地、立党为公精神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承认它的政府的代表为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合法代表并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从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的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相关决议裁决于(   )
A.万隆会议                  B.第26届联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APEC第九次非领导人会议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米,实行改革开放历史性决策的会议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共—届三中全会
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四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共八大中共十二大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   )
A.主要矛盾、走自己的路、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
B.主要矛盾、改革开放、计划经济、科学发展
C.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特色、初级阶段、科学发展
D.经济建设、国企改革、市场经济、基层民主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993年4月1日起,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取消了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从此,各种票证逐步淡出历史舞台,象征著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   )
A.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
D.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它是特别行政区实现“良政善治”的根本保证,是特区长治久安、繁荣稳定的“定海神针”和“压舱石”,这里的“它”指的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一国两制”                     D.政治协商制度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骨肉兄弟。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是(   )
A.实现直接“三通”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加强经济密切合作                 D.传承中华优秀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词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反映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主题的变化。以下为1978~2019年中国各大报刊出现的高频率词汇,其中最有可能属于2012~2019年的是(   )
A.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    一国两制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11大学    三个代表
C.和谐社会    八荣八耻    科学发展观
D.中国梦    一带一路    两个一百年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这个飞船标志着中国成为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的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它是我国在航天技术上的又一座里程碑广这个飞船”是(   )
A.“神舟一号”飞船             B.“神舟三号”飞船
C.“神舟五号”飞船             D.“神舟六号”飞船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全,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侮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建设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材料二
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获得解放。这样就为大大地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
——毛泽东在1956年一次国务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三
1956年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生产和建设部有了很大增长,国民经济趋于全面高涨所有这些,都为胜利实现第一个五年计划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新年的展望》《人民日报》1957年1月1日(社论)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启动时采取“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有哪些?举一例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
2.材料二中“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过程中,国家实行什么政策实现了和平过彼?根据材料二归纳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历史意义。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社会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之间的内在联系。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材料一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升世界.要得到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
 材料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提出利用邻近港、澳的有利条件、在广东搞出一个出口加工区.邓小当即表示同:“还是叫特区好……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休们自巳去揣,杀由一条血路来”
 材料三
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快增长……各类商品丰富多彩、应有尽有的时代取代了商品匮乏的短缺经济时代.我国人民千百年来衣食无虞的梦想变成现实,实现了由贫国——温饱——总体上达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1.根据材料一归纳新时期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原因。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哪一会议决定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1980年中央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有何作用?
3.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为了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怎样的道路?举出你身边的事例,证明材料三所述“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材料
回答问题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始终是促进国家发展的根本前提
某校学生围绕这个专题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
“我国少数氏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三次巨变”
第一次巨变:社会形态的改变一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开辟了中国各民族等、团结、互助的新时代,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第二次巨变:政治形态的改变—各族人民在事实上获得政治上的平等
第三次巨变:经济形态的改变—1978年改革开放,经过30年的努力,各族人民在经济上普获实惠,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探究二】
国家统一:两岸关系的发展
 材料:
两岸领导人习近平和马英九2015年11月7日在新加坡举行了历史性会面。这是中华民族的大事件,也是全世界的大事件,世界上几乎所有主流媒体都在头条报道了此次习马会,它们几于都用到了一个词——historic”(历史性的),全世界都在见证历史
1.结合第一次巨变及所学知识,你认为标志着中国民站起来的事件是什么?哪一少数民族地区的和平解放,意味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2.推动我国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发生第二次巨变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3.为推动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实现第三次巨变,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请列举其中一项举措。4.为了实现祖国统一,20世纪80年代,我们形成了怎样的对台方针?你认为实现海峡两岸统一的前提是什么?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十八大以来
我国领导人多次出访世界各地
足迹遍布五大洲
开启了大国外交的新时代。向世界传递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气度和胸怀
国际地位不断提高。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阅读下列两幅图


 材料二

1.新中国成立后奉行什么外交政策?
2.材料一中图一双方同意以周恩来提出的什么外交原则作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的提出有何积极意义?
3.材料二的哪一板块反映了材料一中图二主题?周恩来为会议的成功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4.写出1997年“洗雪国耻的史实。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1.仔细观察三幅图片,按图片内容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序。
2.图二和图三所示区域都有“特”字,请你指出它们的“特”各指哪方面?
3.综上所述,我国在不同区域实行不同政策体现了党和政府的什么理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