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清代水稻)有御稻、香粳、银条等类别,取其品质好,而更多的是百日动、六十日、八月白等名目,取其早熟,这对于实行复种、提高产量至为重要。这里说明的是( ) A.清朝时期农业耕地面积增加 B.清朝水稻品种繁多,农家经常选育新种 C.清朝水稻产量显著提高 D.水稻成为清朝人民的主要粮食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两幅图反映出的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 A.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B.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人口的显著增长 D.城镇商品经济发展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清朝前期经济发展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B.商业很发达,各地的商品贸易十分兴盛 C.徽商在全国各地开设“票号”,便于货币流通 D.人口的快速增长,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以下内容中可以有力证明清朝前期农业得以发展的是( ) ①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②高产作物的种植得到推广 ③经济作物的种植有了较大发展 ④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有人估算,十七、十八世纪,约占世界总产量一半的白银输入中国,大多成为流通货币。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君主专制强化 B.商品经济发达 C.科技领先世界 D.农业经济衰落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清朝开荒执照

材料二 到了清中期,江汉平原、洞庭湖和湘江沿岸地区
 ,普遍推广玉米、甘薯等作物的种植,粮食产量有较大的提高。当时的湖广地区成为新的商品粮基地,以致出现了“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 (1)材料一是清朝开荒执照,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清朝农业发展的什么情况? (3)你能举出几位清朝前期重视农业生产的帝王吗? (4)你能指出清朝前期农业发展的作用吗?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据历史学家研究,清初时中国的经济总量全球第一,农业、工商业繁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年份 耕地面积(顷) 1661年 5493576 1685年 6078430 1724年 6837914 1766年 7414495
材料二 清代前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也更加繁荣,各地中小市镇的发展更为突出。清代出现了不少财力雄厚的富商,如山西的票号,两淮的盐商,广东的行商和各地的粮商、布商……资本主义萌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直到鸦片战争之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然在中国占据主要地位。 材料三
 (1)材料一中,从1661年到1766年,清朝的耕地面积有何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举出两个当时工商业繁荣的大都市。山西的票号是哪一大商帮经营的?另一大商帮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明朝鼎盛时期,全国大约有多少人口?乾隆末年有多少人口? (4)结合材料一、材料三,谈一谈你对人口增长的看法。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