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历史学家钱穆说: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政治社会最理想安定时期莫过于汉唐”。秦以前“学术思想最灿烂”是指( ) A.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 B.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C.铁器和牛耕的普遍使用 D.出现了儒、道、佛并立局面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新全球史》载:在古典时代,一些个人也完成了长途旅行,张骞历尽艰险从长安到达了遥远的西方,张骞“长途旅行”的主要目的是( ) A.打击匈奴 B.开拓疆域 C.管理西域 D.开通商路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同学举办主题为“多彩的城市生活”图文展览。“闲听瓦内讲评书,粉怪传奇胜翻读。打诨烟花皆悦众,全凭利口誉京都”。这首诗与下列哪一幅图片搭配在一起最合适?( ) A.唐都长安 B.北宋东京 C.元朝大都 D.明朝北京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读书人,最不济。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济,谁知道变作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摇头摆尾,便道是圣门高地。就教他骗的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这段材料反映了( ) A.科举制度是一种公开公平的选官制度 B.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创立 C.明朝时采取八股取士的弊端 D.科举制度为隋唐的繁荣提供了人才支持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陈独秀曾被人们称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他把“启蒙之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材料中的“启蒙之水”是指( ) A.师夷长技 B.实业救国 C.民主科学 D.救亡图存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对“尼克松访华”和“习近平访美”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尼克松访华事件发生在1971年 B.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自尼克松访华以来,中美关系保持了总体稳定 D.习近平访美为新时期中美关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近代,外国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清政府开放了许多通商口岸;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沿海、内地陆续对外开放。下列对两种开放叙述正确的是( ) ①前者严重践踏了中国主权,后者体现了平等互利原则②前者发生在封建社会,后者发生在社会主义社会③前者阻碍了我国经济发展,后者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④前者属于列强侵略活动,后者属于中国的自主行为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 正如对上帝的崇拜开创了中世纪,对人自身的崇拜也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近代”。开启“对人自身的崇拜”的先驱是( ) A.迪亚士 B.但丁 C.达·芬奇 D.达·伽马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苏联“一五计划”(1928-1932年)实施时期,正是西方经济一团糟的时期,面对这种糟糕的状况,美国借鉴了苏联的一些做法,顺利的渡过了难关。一些国家则走上了疯狂的扩军备战道路,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正是这一时期形成的。下列对此材料的理解中恰当的是( ) A.苏联建设成就显著成为世界最强工业国 B.德国和日本为摆脱危机走上法西斯道路 C.美国借鉴苏联做法彻底消除了危机根源 D.西方国家为应对经济大危机而团结一致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评价某一事件时说:“它受到宗教界和其他集团的敌视,同时对生存斗争的强调又极妙地与时代倾向相吻合”。这句话评价的应该是( ) A.但丁与《神曲》 B.马克思与《资本论》 C.牛顿与万有引力 D.达尔文与《物种起源》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俄罗斯总统普京曾这样说:“谁要是不为苏联解体而感到遗憾,他就是没有心肝;谁要是想恢复原来模样的苏联,他就是没头脑。”对此话理解准确的是( ) A.总结苏联历史只能用理性思考,不能带有任何感情色彩 B.为社会主义在苏联的失败感到遗憾,但认为苏联解体是必然的 C.统一的苏联的解体是遗憾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失败是必然的 D.俄国的历史只能向前发展,苏联的解体是历史的进步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全球通史》中写到:“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提及的“这场运动”是( ) A.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C.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托洛茨基旨在说明十月革命( ) A.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B.促使俄国由专制走向民主 C.为社会进步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D.沉重打击了西欧资本主义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说,中国的崛起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全球力量的平衡,北约盟国必须共同努力,为来自中国的潜在威胁做好准备。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冷战思维仍在影响当今世界 B.北约准备要和中国进行冷战 C.北约仍存在是为了对抗中国 D.北约已经形成对中国的封锁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5世纪中叶,人类已知的陆地面积只占全部陆地的2/5。到了17世纪末,这一数据达到了9/10。”导致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文艺复兴的进行 B.新航路的开辟 C.工业革命的开始 D.科学技术的进步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20年2月1日,北京医学会宣布开通“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在线医生咨询平台”。北京医学会会长封国生介绍,该平台采用5G、人工智能、视频通信、远程医疗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在疫情防控期间,7×24小时面向广大市民提供服务,让市民足不出户获取疫情防治知识和医生在预防、就医等方面的专业指导。这些利民、便民措施的实行主要得益于( ) A.生物技术的突破 B.原子能技术的应用 C.航天技术的应用 D.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年代
| 年代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粮食产量 5.02亿千克 6.70亿千克 7.15亿千克
材料二 在推进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设立经济特区是一个重大的突破。1980年,国家首先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这四个经济特区毗邻香港、澳门,与台湾隔海相望,历史上有出海谋生的传统,在海外拥有众多的华侨、华裔,便于发展外向型经济。 材料三 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992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四大,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当前,我国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提供了新的契机。 1.材料一中,凤阳县粮食产量三年跨了三大步,直接得益于哪一农村经济体制的推行? 2.材料二四个经济特区中哪一个属于福建省?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经济特区的设立有什么作用? 3.根据材料三说明“邓小平南方谈话”有什么影响?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建设“一带一路”符合我国的哪一基本国策?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世纪 年代美国与苏联分别创立两种典型的现代化模式。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联斯大林时期)为了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高速实现工业化,农业就不能按常规发展,而是必须适应工业的要求,为工业化提供资金来源。 ——余伟民等《世界通史》第三编 1.苏联工业化建设到1937年时取得了什么成就?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工业化建设存在的缺陷。 2.材料中罗斯福总统采取的“行动”是什么?该“行动”中心措施和特点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苏联模式与罗斯福新政有何相同点?从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经济体制改革中能得到什么启示?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随着美国大搞所谓的“亚太再平衡”战略 美日同盟日趋强化。历史上 美日之间时敌时友 对亚太乃至世界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 【美日之战】 材料一 下面三幅图片均为历史上日本与美国涉及舰船的历史事件
 【美日之争】 材料二 列宁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美国、日本)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美日之盟】 材料三 美国、日本在不同时期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图
 1.图一美国舰队的闯入后,日本民族危机严重,引发了日本历史上的哪次变革?变革前后日本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图二、图三所对应的历史事件,分别意味着二战进程发展到怎样的阶段? 2.据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美日争夺的重点地区在哪里?《九国公约》签订后,“日本人沮丧,美国人得意”,为什么? 3.图一、图二反映出20世纪50﹣70年代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请问50年代初,美国哪些举措影响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图二、图三日本、西欧实力的增强对美国的霸权政策和世界政治格局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晚期以来,英国一直奉行传统的对欧洲大陆事务不干预的外交政策,不愿意直接参与欧洲联合。1959年11月,英国与奥地利、丹麦等六国签订“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条约,对抗欧洲一体化进程。 进入60年代,英国的经济增长持续落后于其他欧洲大国。1963年和1967年两度申请加入欧共体,被拒绝。1973年1月1日,英国正式加入欧共体。 1973年10月,全球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欧洲大陆经济遭受重创,英国经济也受到严重拖累。2009年,欧债危机爆发,英国国内疑欧力量再度上升。2013年1月,英国首相卡梅伦表达了英国对遭到欧债危机拖累的不满,以及对欧洲一体化进程可能损害英国利益的担忧。2016年6月24日,英国脱欧公投,51.89%的英国公民选择脱离欧盟。2020年1月31日,英国正式脱欧。 ——改编自《英国与欧盟的那些事》 材料二: 1991年美国总统布什说:“我们是世界上唯一能够聚集维持和平力量的国家。正是这一领导的重任以及实力,使美国在一个寻求自由的世界中成为自由的灯塔。” 材料三: 二战使美国的力量空前强大,为美国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政治经济利益的要求建立其主导下的“全球经济体系”提供了历史机遇。二战后,美国……精心构建了资本主义的全球经济体系。 ——《全球时代的美国》 1.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对欧共体(欧盟)态度的变化,并简析变化的原因。试着说一说影响英国与欧盟关系的原因 2.材料二中布什的话反映美国的意图是什么?从世界格局演变的进程来看,你认为决定世界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据材料三,美国建立的“全球经济体系”有什么特点?二战后美国的什么措施有利于这一体系的建立?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