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符合历史发展顺序的是( ) A.私有制-----生产力的发展-----阶级-----国家 B.私有制------生产力的发展-----国家-----阶级 C.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国家-----阶级 D.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阶级-----国家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唐朝诗人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汝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从侧面反映了西晋末年中原动乱。人口南迁的情况,人口的南迁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 A.破坏了南方环境和农业生产 B.完成了经济和政治重心的南移 C.加剧了南北方的社会矛盾和割据状态 D.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和民族交往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假如你穿越时空隧道来到唐朝,不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 A.赵州桥散步朗诵唐诗 B.阅读雕版印刷的《金刚经》 C.用纸写诗 D.乘坐有指南针的海船出海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水浒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浪子”燕青逛东京大街,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他们所去的场所在当时被称作( ) A.瓦子 B.邸店 C.坊 D.榷场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民族团结和维护祖国统一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下列事件能够体现这一主题的是( ) ①郑和下西洋②郑成功收复台湾③册封“达赖”和“班禅”称号④平定大小和卓叛乱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欧美的历史学家曾说,如果不是林则徐禁运鸦片,英国资产阶级也会找另一个借口来发动战争,这是可以断言的。英国资产阶级政府发动这次战争,除了保护鸦片走私以外,其更深层次的意图是( ) A.变中国为其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B.用武力保护鸦片走私的公正合法性 C.争取同清政府建立平等的贸易关系 D.将先进的工业文明成果推广到中国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又是中英两国文明的碰撞,下列对两国文明碰撞的最正确的理解是中英( ) A.两国制度的较量 B.两国经济的较量 C.两国文化的较量 D.两国政府的较量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奕?等人认为,只要在封建制度中加进一些西洋先进技术,封建统治便可长治久安。由此可见,洋务派举办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抵制外国经济侵略 C.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统治 D.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各项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虎门销烟 B.1840年6月,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C.1860年前后,俄国侵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D.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9世纪五六十年代,“资本主义列强从中国带走了大量的茶和丝,茶和丝大量出口,刺激了国内茶、丝的生产。福建、浙江等地压始大规模种茶,还设立专门制作适合外国人口味的茶叶的加工厂。这样,从事小生产的中国农民被强性拽人资本主义市场,并成为附庯。”这反映了鸦片战争后( ) A.外国资本纷纷涌入中国 B.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 C.中国领土主权遭到破坏 D.中国完全沦为西方列强的附庸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901年,诏办经济特科,废去八股,整顿翰林院,复办京师大学堂;1903年,张之洞奏请递减科举,1905年,会奏应请自本年始,即停止乡会及各省岁科考试。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近代中国哪一方面的变革( ) A.习俗 B.外交 C.娱乐 D.教育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最能体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的词语是( ) A.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B.生死攸关历史转折 C.光明前途良好开端 D.科学发展高举旗帜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用自己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A.九一八事变﹣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B.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台儿庄战役﹣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D.百团大战﹣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这是一次胆识的较量,这是一场注定没有诚意的谈判,然而却让中国人见证了毛泽东“弥天大勇”和“一身系天下之安危”的气魄,这里的“较量”和“谈判”是指1945年的( ) A.南京谈判 B.重庆谈判 C.西安谈判 D.北平谈判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下列事件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的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进行抗美援朝战争 C.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9年春晚分会场之一的长春,是我国汽车工业的摇篮,被誉为“中国汽车城”。这一美誉主要是源于( ) A.土地改革的开展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市场经济的建立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更重视搞均衡外交,即同世界所有重要力量都发展关系,同步前进。不与任何大国或大国集团结盟,不依附任何大国或大国集团,不支持任何大国或大国集团反对另一国或集团。材料体现了( ) A.“一边倒”外交 B.“求同存异” C.“另起炉灶”外交 D.全方位外交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邓小平在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时指出,“文化大革命”时期,尽管国内动乱,但是中国作为大国的地位,是受到国际上承认的。能够佐证邓小平意见的是( ) A.中美签署《联合公报》 B.中国与美国建交 C.万隆会议的成功表现 D.中苏进行深化合作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在中世纪的欧洲大学使所在城市的影响不断扩大,这样就能进一步吸收新的居民。在当时,居民人数的多少是衡量城市是否繁荣的标志之一。这主要体现了中世纪的大学( ) A.享有免赋税特权 B.扩大了城市自治权 C.成为城市发展的关键 D.促进了城市的繁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4﹣﹣﹣16世纪的西欧,开始冲破神学的黑暗桎梏,肯定人性;挑战大海的惊涛骇浪,寻找出路。“肯定人性”与“寻找出路”共同推动了( ) A.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B.揭露和批判了教会的黑暗 C.复兴了古典文化 D.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一枝独秀”的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是“遍地开花”的革命。这里的“一枝独秀”的革命是指( ) A.英国 B.法国 C.荷兰 D.美国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人权宣言》宣告的基本原则是( ) ①天赋人权原则②三权分立原则③法治原则④财产权原则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新全球史》中写道:“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农奴制)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使俄罗斯社会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了转型。”材料不能反映出( ) A.农奴制阻碍了俄国经济发展 B.沙皇专制统治已经被彻底废除 C.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D.改革目的是保持俄国大国地位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921年,列宁提出“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美国的资本和技术。这样就可以让我们的车轮再次转动起来”。为此,苏俄采取的措施是( )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部分企业允许资本家经营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独立浪潮改变着世界的面貌。下列关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纳赛尔发动起义,推翻英国扶持的封建王朝,建立埃及共和国 B.尼赫鲁号召印度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C.古巴革命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走向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D.1977年,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海关、邮政、司法等全部主权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二战后美日欧经济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此变化,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  ①从美国一枝独秀到美日欧三足鼎立②美国丧失了世界一流经济强国地位③欧共体的建立促使了欧洲的崛起④日本上升为第二经济强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继美方发布对华301调查征税产品建议清单后,当地时间2018年4月5日,美方称或再对1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在挑起贸易战的歧途上越滑越远。这次中美经贸冲突,是美方一手挑起,本质上是美单边主义对全球多边主义、美保护主义对全球自由贸易的挑衅。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常常处于不利境地 B.政治多极化趋势将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 C.经济全球化受到贸易摩擦的挑战但并不会因此而中止 D.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 在20世纪中国走向强国之路的进程中,经历了重要的四个过程,如图:
 请回答: 1.第一步: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请问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谁? 2.第二步:新中国成立﹣﹣毛泽东领导,推翻了三座大山,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那么新中国的“新”是什么含义呢? 3.第三步: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何意义? 4.第四步:改革开放﹣﹣邓小平领导,开创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人民富起来,哪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这一伟大起点?习近平提出的“中国梦”指的是什么? 5.综上所述,你从20世纪中国走向强国之路的历程中获得什么启示?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 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和平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 各国日益相互依存、命运与共 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问题 : 材料一: 从15世纪到17世纪,欧洲的船队出现在世界各处的海洋上,寻找着新的贸易路线和贸易伙伴,以发展欧洲新兴的资本主义。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之间的文化、贸易交流开始大量增加,殖民主义与自由贸易主义也开始出现。欧洲这个时期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其超过亚洲繁荣的基础。对除欧洲以外的国家和民族而言,地理大发现带来的影响则是复杂而矛盾的,除了物资交流外,带给原生居民的常是死亡和占领,可以说是一部大侵略史。 材料二: 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从英国先后扩展到法、德、美等许多国家。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使资本主义工业国到世界各地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把许多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使之成为经济附庸,世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19世纪70年代后,工业革命进入新的时期,造成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资本主义各国争先恐后地争夺殖民地,划分势力范围,以便为本国经济发展获得更多的市场,20世纪初世界差不多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材料三: 西欧六国在20世纪50年代创建了共同市场,从那时起到21世纪开始之际,欧洲统一进程成就显著。1957年建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1965年成长为欧洲共同体,1991年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后进而发展成欧洲联盟……自愿采用一种共同货币……提出继续发展共同的外交与防务政策……即使如现在这个样子,也已经成为经济与政治合作的前所未有的模板,欧洲已经为之大变。在经历了延续几个世纪的战争岁月以后,欧洲大陆已经到达一个历史的转折点,很难想象几个主要国家之间再有战争。 ——(美)R?R?帕尔默著《现代世界史》 材料四: “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中国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的责任义务,为人类和平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材料五: 这是推动人类社会共同发展、持久繁荣的宏伟愿景……2017年3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载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中国理念赢得世界认同,中国智慧日益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中国谋,也为世界谋,奏响合作共赢的时代强音,汇聚起和平发展的磅礴力量! 1.材料一、二反映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是什么?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推动这一趋势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三说明“很难想象几个主要国家之间再有战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依据材料说出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目的是什么? 4.依据材料指出中国为推动人类社会共同发展贡献了什么新理念?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生产力是社会结构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由于采用了栽种水稻的新技术和新型工具,使生产效率和产量大幅度提升,从而生产出越来越多的富余产品。随着可以用于交换的农产品的增多,贸易日益发达,制造业愈加兴旺,最后出现了中产阶级。
——摘编自(美)唐姆斯?麦克莱《世界科学技术通史》
材料二:
 近代城市人口的变化(单位:万人)
1800年 1850 年 1880年 1990年 纽约 6.4 69.6 191.2 343.7 伦敦 95.9 268.1 476.7 658.1 东京 80 105 160 细腻 0.8 2 22.5 48.2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
材料三: 随着工厂制度的建立,大量人口涌入新的工业中心。由于能够从世界各地获得粮食,这些新增城市人口也就得以生存下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列举中产阶级在宋朝出现的条件。 2.据表和图指出近代城市人口变化的趋势,并据材料三概括其原因。 3.综合上述信息,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