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有这样一段广告词:“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其中“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的创造是( ) A.改良蒸汽 B.研制汽车 C.发明白炽灯 D.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在一个经济遭到空前破坏的国家,在一个破产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里,如果没有资本的帮助,要保持无产阶级政权是不可能的.”材料说明新经济政策实施的目的是( ) A.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 B.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C.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D.挽救政权不稳的危机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运用表格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综合分析下列两幅图片能得出的认识是( ) A.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各国实力对比发生变化 B.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拥有的殖民地均有所增长 C.国家的经济实力决定了其拥有殖民地的多少 D.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学习历史眼界一定开阔,要从世界整体的角度来观察和理解中国史。以下搭配不正确的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B.巴黎和会—五四运动 C.冷战结束—中美关系正常化 D.经济全球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全球通史》一书中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源可以在国会和斯图亚特王朝之间的冲突中找到。”其“根源”指的是( ) A.苏格兰人民爆发反抗国王的起义 B.国王召集议会要求增加政府税收 C.议会议员猛烈抨击国王独断专权 D.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林?亨特在《人权的发明:一部历史》一书的开篇提到: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被视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份人权文献…”。其中《独立宣言》与《权利法案》、《人权宣言》相比,其显著特点是( ) A.以法律形式限制君主的权力 B.宣告独立,脱离殖民统治 C.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D.建立三权分立联邦制国家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英国的历史学家狄更斯说:“17世纪……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而我们是世界上第一个取得这一成就的国家。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率先到达文明的入口处……”这里的“伟大的成就”是指( ) A.新航路的开辟,使英国成为欧洲的贸易中心 B.成为日不落帝国 C.实施君主立宪制,确定了资本主义制度 D.进行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以上三个条约对中国影响的共同点是( ) A.巨额赔款,加重人民的经济负担 B.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C.开设工厂,便利了列强资本输出 D.清政府完全沦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 A.增强了封建统治的力量 B.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 C.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D.促进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问答题※知识点:问答题※试题难度:中等 革命或改革往往是由于某种旧制度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生的,它是落后国家通向现代化的“桥梁”。懂得改变,是一种智慧。 世纪 60-70 年代,俄国、美国、日本为摆脱统治危机和解决内部矛盾,掀起了一场国家体制改革和 革令 的狂潮。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9世纪末,中国进行的改革尤为艰难,仁人志士抛洒热血,却无力回天。这次改革的名称是什么?它和上述国家的革命(改革)性质是否一样,为什么? 2.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主要资本主义强国是通过那些方式走上资本主义发展之路的? 3.美国总统奥巴马说“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试举出世界近代现代史上美国“懂得改变”的史实一例。 4.通过对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强国发展过程的学习,我们可以获得怎样的启示?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世界的东方,屹立着一个历史文化从未间断的国家——中国。然而,180年前,英国派出的只有7000人的远征军远道而来打败了这个拥有80万军力的东方大国;160年前10月的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两个胜利者一起彻底毁灭了圆明园”;120年前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巨大的国耻。 材料二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014年3月3日在国会突然表示,将继承向被日本侵略国家和殖民国家谢罪的“村山谈话”。他称,“我国(日本)曾给很多国家,特别是亚洲各国人民造成了巨大损害和痛苦。关于此认识,我将继承历代内阁的立场”。他还强调,“安倍内阁从未否定过日本侵略和殖民地历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178年前”、“158年前”、“118年前”分别指的是发生在中国的什么事件?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些事件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恶劣影响。 2.在近代史上,日本曾发动了两次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其中甲午战争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什么条约?该条约中通商口岸的开放与以往比较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危害? 3.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抗日战争能够取得胜利,其主要原因又是什么? 4.综上所述,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创新是民族进步和国家富强的不竭源泉,科技创新推动了近代英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大国的崛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二百年年前,英国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这场变革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改编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上) 材料二 :以爱迪生为代表的美国众多发明家们的发明……成为创造财富的源泉,依靠强大的科技实力,美国在19世纪末远远赶上并超过在过去两个世纪一直走在前面的欧洲德国。 ——电视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1870年至1913年间……恰恰是一波经济全球化的大发展期,这波全球化的动力是英国,其对外商业扩张的同时,也使一大批“新兴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在那一时代崛起,而英国的全球领导地位日益受到削弱……在全球秩序陷入瓦解的情况下,世界却缺乏新的领导者来维护基本秩序。” ——摘编自《“一战”发生机理时刻警醒当今世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英国的“彻底改变了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和平变革”是指什么重大事件?请写出这场“变革”使人类进入什么时代? 2.根据材料二,回答19世纪末美国赶超欧洲德国的主要原因。结合所需知识,列举美国在这一时期交通运输业的新发明。 3.据材料三,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4.结合本题所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说科技创新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积极意义。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