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在电影《建国大业》中有这样两个片段:片段一毛泽东:委员长和我都是中山先生的弟子,国共两党继承的是中山先生民主革命的衣体。同宗同源,存续相依。片段二蒋介石:想和的时候可以和想打的时候可以打,只有这样。我们说了才算数。上述两个片段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芷江洽降 B.重庆谈判 C.占领南京 D.开国大典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纪念章是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下列纪念章见证了( ) A.北伐铁军的胜利进军 B.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C.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945年8月重庆《大公报》发表社评:“昨日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与社评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西安事变 B.中共七大召开 C.重庆谈判 D.北平和平解放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国民党《中央日报》总主编陶希圣说:“我们明知共产党不会来渝谈判,我们要假戏真做,制造空气。”由此可见国民党发起谈判的真实意图是( ) A.共同商讨国家大计 B.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 C.讨论建立联合政府 D.确定和平建国方针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表是某同学搜集的学习资料。请据表格中的内容判断该同学学习的主题是( )
| 资源 名称 纪实 《记淮海前线见闻》 视频 《大决战》 图片 三大战役示意图
A.护国战争 B.国共合作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标志着人民解放军开始战略进攻的事件是( ) A.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历史照片是研究历史的珍贵资料,通常属于第一手史料。下列四张照片反映了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事件。其中,直接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事件是( ) A. B. C. D.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观察下图,可以看出中人民解放军采取的军事行动是( ) A.挺进大别山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解放南京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国民党《中央日报》总主笔陶希圣对报社的编辑们说:“我们明知共产党不会来渝谈判,我们要假戏真做,制造空气。”这反映了国民党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真实目的在于( ) A.和平建国 B.“假和平,真内战” C.共商国是 D.结束内战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在三大战役中解放东北全境的是( ) A.平津战役 B.淮海战役 C.孟良固战役 D.辽沈战役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观看下面两幅图片并阅读相关文字介绍,回答问题。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图一: 1937年夏,日本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抗击日本侵略者。根据地军民以主力部队和民兵为骨干,以广大群众为基础,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创造了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等战法,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图二: 1946年6月,国民党向解放区展开大规模的进攻,全面内战爆发。1948年秋开始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4万余人,基本摧毁了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1.图二的照片属于史料类别中的哪一类?A.第一手资料B.第二手资料2.根据以上图片及文字介绍,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信息点一:_____________信息点二:_____________信息点三:_____________3.根据以上图文内容,你能得出什么历史结论?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中学历史课程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实证】 罗吉义《宋代商业的发展和商业政策》中说:“宋代商业的发展,超过了唐代的水平而进入了比较成熟和高度繁荣的阶段。” 【时空观念】
 【家国情怀】昨日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 ——重庆《大公报》社评《毛泽东先生来了!》(1945年8月29日) 【唯物史观】 菲律宾马克坦岛上有一座纪念亭,亭中石座铜碑正面刻着:“1521年4月27日,麦哲伦死于此地。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海。”碑的背面刻着:“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麦哲伦。” 【历史解释】 英国1750—1870年农村与城市人口变化示意图
 1.请任举一例宋代城市商业发展的表现,证明材料中的观点。2.?某班准备赴图中标注地点开展“走访革命胜迹感·悟党的初心”研学之旅。请任选一个地点,写出该地点发生的一个相关重大历史事件及发生时间。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以“弥天大勇”赴重庆谈判的目的和结果。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客观评价麦哲伦。 5.结合所学知识,对图中英国城市人口的变化做出合理的解释。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