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河南省新乡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复制链接]

1866年
出生于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
1892年
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后在澳门、广州一带行医
1894年6月
上书李鸿章,提出改良主张,未被采纳
1894年11月
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立志推翻清朝统治
1905年8月
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
1911年
武昌起义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3年以后
领导了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运动等革命斗争
1924年1月
在广州召开国民党一大,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
1925年3月12日
在北京逝世

  材料二: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
——《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四:2015年是孙中山逝世90周年,海峡两岸纷纷举行各种活动,隆重纪念孙中山。3月12日,南京各界人士拜谒中山陵,同日,台湾拍摄的纪录片《永不放弃--孙中山北上与逝世》在台北发布。该片旨在发扬孙中山先生永不放弃的精神,号召大家继续团结奋斗,促进两岸和谐。
1.根据材料一,概括1892年至1894年间孙中山的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材料二中和孙中山有关的历史巨变指的是什么?
2.根据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成为孙中山革命事业“最亲密的合作者”有哪些具体的表现。
3.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在当今形势下,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共同纪念孙中山的现实意义。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主要依据是(   )
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B.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法国历史学家布立赛在某书的序言中写道:“这里几乎一片废墟,与其说是公园,不如说更像一片苍凉的空地。……想到欧洲人尤其是法国人和英国人犯下如此大罪,我怒火中烧,握紧了双拳,想到法国人也是罪魁祸首之一,不禁觉得自己也不免有罪。”让作者“觉得自己也不免有罪”的历史事件是(  )
A.割占香港岛     B.火烧圆明园     C.旅顺大屠杀     D.南京大屠杀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是漫画《枪矛并用》,它可以帮助理解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鸦片战争     D.太平天国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洋务派开始筹划海防,创建的四支新式海军是(   )
①北洋②南洋③东海④福建⑤广东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与1842年的《南京条约》相比1895年的《中日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阶级列强侵华的新特点。这主要体现在(  )
A.割地赔款     B.开埠通商     C.协定关税     D.设立工厂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评价正确的有(  )
①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②新王朝推行民主政治的尝试③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④近代中国的一次思想启蒙运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20世纪初,有一首歌迅速成为时代新声。歌曲唱到:“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词中的“旧邦新造”是指(  )
A.维新法令的颁布                   B.中华民国的成立
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护国运动迅速爆发               B.帝国主义放弃支持袁世凯
C.北洋军阀内部分化                D.卖国和复辟不得人心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923年,梁启超曾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这句话揭示了(   )
A.维新派主张建立共和国
B.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必然性
C.国民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
D.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蔡元培、陈独秀和胡适三人年有长幼,生肖都属兔,因此被后人形象地称作新文化运动中的“三只兔子”。下列有关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
A.陈独秀1915年在北京创办了《青年杂志》
B.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C.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
D.陈独秀和胡适都在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孙中山黄埔军校创立时说:“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这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下列有关黄埔军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创办于1927年
B.实行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并重的方针
C.孙中山亲自担任该军校校长
D.校址设在江西南昌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从开始到破裂的重要事件,正确的排序是(   )
①国民党一大召开②中共三大召开③南京国民政府成立④北伐战争胜利进军⑤黄埔军校的创办A.⑤②①③④     B.②①⑤④③     C.①②⑤④③     D.②⑤③①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道:“毛泽东是共产党的领袖,制定了新的革命策略,他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一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原则。”他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指的是(   )
A.成立中国共产党                   B.创建人民革命军队
C.领导城市工人运动                  D.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电影《半床棉被》讲述了红军长征时期,3名女红军借宿在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是,把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贫穷的老人。一床被子,剪成两半,永远相连,体现的长征精神是(   )
A.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B.军民紧密团结患难与共
C.革命英雄主义                   D.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B.使中国的革命转危为安
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D.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下列各图反映了1851—1912年间中国社会各阶级对独立富强道路的探索。

  材料二:“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材料三: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四: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材料五
:20世纪初,在文化领域里,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向封建思想文化展开了猛烈的抨击,掀起了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1.材料一:四幅图分别反映了近代中国发生的哪些重大的历史运动?
2.材料二是李鸿章对哪一历史事件的反思?李鸿章“办了一辈子的事”,根本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把梁启超的主张付诸实践的政治运动是什么?梁启超认为决定“变法”成败的关键是什么?
4.材料四所说的辛亥革命“将树砍断了”,这是什么意思?“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史学界对这一“革命”的评价既有成功论,也有失败论。如何评价,说说你的理由。
5.材料四中的“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指得是哪一场运动?这场运动中“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高举的两面旗帜分别是什么?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9年5月2日,北京《晨报》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人》一文,沉痛地说:“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5月3日晚,北京大学及北京各高校学生代表上千人在北大法科礼堂集会,由《京报》主笔邵飘萍报告中国外交的失败情况,群情激愤。北大一位同学当场咬破中指,撕断衣襟,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全体同学更加激愤。第二天五四运动爆发了。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材料二: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五四传单
  材料三:五四运动期间,天津学生联合会贴出一幅对联“振民气合民力万众一心;御国敌除国贼匹夫有责。”
  材料四: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斗争中顽强求索的必然产物,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
1.结合材料一、二,分析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什么?
3.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你认为材料三中的“国敌”指什么?
4.你从材料中理解到了怎样的五四精神?
5.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概括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诞生之间的内在联系。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生平活动大事年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