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江苏省徐州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历史试卷

[复制链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历史地图以简明的、特定的地图语言再现历史,表示人类历史活动特定的空间和进程,帮助人们直观地了解所学史事的地理位置、范围,掌握历史地理概念。从反映历史要素的类别看,历史地图可分为疆域图、形势图、分布图等。下边这幅战争形势示意图再现侵略军的暴行是(   )B.割占中国台湾、澎湖列岛
C.洗劫后放火焚烧了圆明园
D.逼迫清政府开放上海口岸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6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了2015年中国六项考古新发现,致远舰等六项发现入选。致远舰将士壮烈成仁的地点是图中的(   )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清末诗人黄遵宪在《台湾行》一诗中写道:“天胡弃我天何怒,取我脂膏供仇虏。”诗中的仇虏指的是(   )
A.英国       B.日本       C.法国       D.德国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优秀的历史影视是对历史的生动再现,下列影片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是(   )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在模拟时事导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活动中有如下表述。其表述与史实相符的是(   )
A.“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B.“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C.“战争爆发于1894年,结果签订了《北京条约》”
D.“战争中侵略者火烧圆明园,犯下了滔天罪行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灾难史、屈辱史,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奋起抗争:林则徐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黄海血战等,都表现了(   )
A.清政府不堪一击,不败而败
B.清政府无力对抗西方列强
C.清政府对外还能捍卫国家主权,对内还能保护民众
D.中华民族捍卫国家主权、民族尊严的坚强决心和斗争精神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905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当地居民在聊天,张三说:“我看见谭嗣同赴法场。”李四说:“我参加过义和团。”王五说:“我读过《国闻报》。”赵六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你认为他们中谁说了谎(   )
A.张三       B.赵六       C.李四       D.王五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中国近代史上,曾出现过一个人数众多的组织。他们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以反洋教为共同目标。他们是(   )
A.义和团     B.太平军     C.洋务派     D.维新派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日本击败中国引起了年轻的光绪皇帝的注意,他意识到有必要进行彻底的改革.1898年夏,他颁发了一系列统称为“百日维新”的改革法令.它们将地方政府集中在北京的领导之下,建立了以欧洲的学风为基础的新学校,鼓励西方式的生产方法,按西方方式建立一支新的由应征者组成的军队。这些措施始终停在纸上,因为军队支持始终维护旧秩序的皇太后。这时,她废除了年轻的皇帝,宣布由她自己摄政;废除了所有的改革法令,杀害了六位维新派领导人。
——《全球通史》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C”。
(1)在日本击败中国这场战争中,当时中国的皇帝是光绪帝。
(2)日本击败中国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3)百日维新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4)百日维新最终由于皇太后等顽固派发动政变而失败。
(5)在被杀害的六位维新派领导人中不包括康有为、梁启超。
(6)百日维新的所有措施都未能实行。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中国近代史既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抗争史,同时也是中国人民迈向近代社会的探索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列强的侵略】
材料一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人民的抗争】
材料四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艰难的探索】
材料五
……奏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注: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可以勤远略(注:远方的国防战略事务)。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材料六材料七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1.以上材料分别出自哪三个不平等条约,请写出它们的名称和签订的时间以及三个条约给中国社会性质带来的影响分别是什么?
2.上述条约内容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哪一条?最终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的分别是哪一条款?
3.材料四出自什么文件,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4.根据材料,指出洋务运动的目的。这一事件在我国近代化中的地位如何?
5.据图指出洋务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
6.根据材料梁启超认为变法成功的关键是什么?他和康有为一起领导的百日维新有何历史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