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福建省晋江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历史试卷

[复制链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在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同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
A.《北京条约》                       B.《望厦条约》
C.《南京条约》                       D.《黄埔条约》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历史遗迹是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与如图遗迹有关的侵华战争是(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恩格斯说:“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某国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这个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沙俄       D.法国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创立“拜上帝会”,发动太平天国运动的是(  )
A.洪秀全     B.张角       C.洪仁玕     D.石达开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853年太平天国制定并颁布了建国纲领,规定按照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反映了农民获得土地的愿望。这个纲领是(  )
A.《资政新篇》                     B.《海国图志》
C.《天演论》                      D.《天朝田亩制度》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辨别史实与结论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洪秀全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
B.厦门在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
C.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D.鸦片战争后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以下示意图从某个角度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其中①应为(   )
A.俄国割占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开设工厂
C.允许列强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D.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奕?、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按照这个人物归类标准,下列该归入此类的人物是(  )
A.魏源       B.孙中山     C.谭嗣同     D.李鸿章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865-1895年,洋务派创办了26个制造枪炮、弹药和舰船的工厂。其主要目的是(  )
A.实现"自强"     B.追求平等     C.争取民主     D.实业救国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这段材料反映了洋务运动的局限性,体现在(  )
A.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B.没有涉及政治改革
C.开启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历程
D.创办一系列军事和民用企业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图所示海祭活动,是为了纪念(  )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日落紫禁城》中有一段文字:19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几个读书人呼吁“变亦变,不变亦变。揭开该事件序幕的是(  )
A.百日维新     B.戊戌政变     C.辛亥革命     D.公车上书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西方人送来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祝贺中国进入了20世纪。不堪忍受的“礼物”指的是(  )
A.火烧圆明园                  B.签订《马关条约》
C.签订《辛丑条约》               D.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在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期的近代化探索历程中,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亡图存运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其中,“温药慢治”指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特点。“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依据是什么(  )
A.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斗争
B.拆毁大沽炮台
C.赔款4.5亿两白银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世纪的中国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巨变,第一次巨变的领导人首先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他是( )
A.康有为     B.孙中山     C.毛泽东     D.陈独秀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图是中国近代某一革命组织的革命纲领,下列关于该革命组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推动革命运动的发展                D.在1905年成立于南京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进化论                        B.民主和科学
C.三民主义                       D."自强""求富"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地拟建辛亥革命纪念馆,以纪念辛亥革命首义成功等事情,这一地点应该是(   )
A.上海       B.武昌       C.北京       D.广州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这是因为他(  )
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B.完成了近代反侵略的革命任
C.推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D.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图是某史书第二十章的目录,下列选项中最合适做该章标题的是(  )A.走向共和     B.军伐割据     C.君主立宪     D.国家统一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1912年元旦,孙中山创立中华民国;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按照中华民国纪年方法计算,孙中山逝世于(   )
A.民国十二年     B.民国十三年     C.民国十四年     D.民国十五年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帝倒了,辫子割了。”下列直接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是事件是(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南昌起义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不符合辛亥革命后的史实是(  )
A.人们坐在家中看报纸
B.男人上街被剪掉辫子
C.人们流行穿中山装、西服
D.人们见面就行跪拜礼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比较与归纳,是历史学科的能力要求之一。下列选项中,属于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的共同点的是(    )
A.发生在19世纪
B.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
C.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
D.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题型:问答题※知识点:问答题※试题难度:中等
历史复习课上,小米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洗劫并焚毁圆明园的是八国联军。”小华说:1905年,孙中山在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他们谁说得不正确?请说明理由。答:理由: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屈辱史,列强通过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近代史还是一部抗争的历史,面对侵略和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前赴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
  材料一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材料二鸦片战争结束不到十年,一场席卷半个中国的农民起义爆发了。它建立起与清廷对峙的政权,前后持续14年之久,达到了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高峰。
——摘自中华书局《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戊戌变法的帷幕落下没多久,中国又掀起了一场以农民为主体的反帝风暴——义和团运动。英国人赫德评价道:“这是一个纯粹爱国主义的自发自愿的运动……”
——摘自中华书局《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以上三幅图片中,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条约分别与哪三次侵华战争相关?
2.请分别说出这些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什么影响?
3.材料二中“这场农民起义”指什么运动?
4.根据材料三概述义和团运动的性质。通过学习近代史我们得到了什么认识?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材料一在1898年……皇帝采取大刀阔斧而又激烈的改革方式,将会使反对变革的保守派与那些由于改革而丧失既得利益的官僚,有可能与充满权力失落感的慈禧太后结合起来,从而形成皇帝难以招架的强大政治阻力,可以说,这是清末变法所面临的一个十分特殊的问题。
——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
  材料二“尽管清末变法运动最终失败,没能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影响。”
——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末变法”是哪一历史事件?什么事件拉开了清末变法的序幕?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变法”所要达到的政治目标是什么?结合材料一指出清末变法运动最终失败的原因。
3.梁启超认为:“(变法)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新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史学家认为:“清末变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请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上述观点的正确性。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材料论述题。
  从1872年底开始,轮船招商局、台湾基隆煤矿、直隶开平煤矿、中国电报总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示范性的大型近代企业次第兴办。影响所及,一大批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和商办近代工矿企业相继创设,形成了近代中国第一波投资热潮。……这些企业分布在机器修造、缫丝、棉毛纺织、轮运、铁路、电报、煤铁矿、钢铁冶炼、保险等近20个行业中,实存资本达5250多万银元,它们与军事工业群体一起,以15000多万银元的投资规模,初步构成了中国早期的近代工业群体。
——卢伯炜《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苏州大学学报2002年10月第4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哪一历史事件“初步构成了中国早期的近代工业群体”?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