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面属于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内容的是( ) ①没收地主土地②实行农民减租减息、地主交租交息政策③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④废除圭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有人在1948年3月提出:“土地斗争与军事斗争,成为中共当前政治斗争的两个主要源泉……前者保障后者的成果,后者扩大前者的范围,而真正决定最后胜负的还在于前者不在于后者。”以上材料认为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是( ) A.解放区土地改革赢得民心 B.解放军官兵英勇作战 C.人民不满腐败的国民政府 D.解放军装备优于对手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图描述了人民解放战争期间某阶段的战略态势,图中的“尖刀”表示的是( ) A.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人民解放军发起辽沈战役 D.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948年9月,中共中央车事委员会命令东北人民解放军发起辽沈战役,由此揭开了三大战役的序幕。下列不属于中共中央做出这一决定的原因的是( ) A.敌我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我方的变化 B.战略反攻打乱了敌人的部署,为决战创造了条件 C.中共中央正确分析战场形势,及时捕捉战机 D.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毛泽东选集》中收录了一封电报,摘抄如下:“为了歼灭这些敌人,你们现在就应该准备使用主力于该线,而置长春、沈阳两敌于不顾,并准备在打锦州时歼灭可能由长、沈援锦之敌。”“为了歼灭这些敌人”而进行的战役的影响是( ) A.解放了东北全境 B.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C.使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D.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战争的最高境界是制止战争,是和平。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立了大功,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傅作义对下列哪座城市的和平解放作出了重大贡献( ) A.徐州 B.沈阳 C.北平 D.南京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949年1月,东北军民在《致入关东北人民解放军指战员书》中说:“自从你们胜利威武地挺进关内后…最近听到你们和华北人民解放军一道,一气打下天津……全东北人民都在欢庆你们新的伟大的胜利!”此书信中所述的“新的伟大的胜利”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百团大战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条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第二条废除一切地主的土地所有权。…… 第六条……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连同乡村中其他一切土地,按乡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在土地数量上抽多补少,质量上抽肥补瘦,使全乡村人民均获得同等的土地,并归各人所有。 ——《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 材料二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由总前委书记邓小平等统一指挥的百万大军,在西起江西湖口、东至江苏江阴的千里战线上出战迎敌。 材料三 1949年1月20日,粟裕在华东野战军前委扩大会议上指出,淮海战役的胜利,有党中央、毛泽东、朱总司令和总前委的正确领导,后方党政军民的全力支援,各兵团、各兵种的协同作战,到会各位同志在前线机动灵活的指挥,全体指战员不辞艰苦的英勇作战。陈毅后来总结,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实行了怎样的土地政策? 2.材料二指的是哪次战役?这一战役发起前国内的战争形势如何? 3.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与材料二战役的结果有什么内在联系? 4.根据材料三,归纳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