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空白框①②③④处应分别填入( ) A.夏、春秋、三国、元 B.隋、春秋、东周、宋 C.夏、东周、唐、西夏 D.夏、春秋、隋、元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航海家及其船队的远航证明了地圆学说正确性的是( )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马 D.麦哲伦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文艺复兴和马克思主义诞生作为近代欧洲思想界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其共同点有( ) A.都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B.都适应了历史发展的要求 C.都是工人运动发展的产物 D.都把斗争矛头对准了教会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恩格斯曾说:“他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他”是( ) A.巴尔扎克 B.莎士比亚 C.但丁 D.列夫·托尔斯泰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导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延期开学,“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广泛进入同学们的日常生活,这得益于( ) A.终身学习制度的建立完善 B.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改善 C.经济全球化影响日常生活 D.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普及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时代)周刊曾评选有史以来的最佳发明家,湖南未阳人祭伦排名第四,是因为( ) A.发明指南针 B.发明火药 C.改进印刷术 D.改进造纸术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在湖南的暴行有( ) ①厂窖惨案 ②常德细菌战 ③南京大屠杀 ④旅顺大屠杀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毛泽东在1949年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他的籍贯是( ) A.湘西桑植 B.长沙宁乡 C.岳阳汨罗 D.湘潭韶山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判断题※知识点:判断题※试题难度:中等 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他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判断题※知识点:判断题※试题难度:中等 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明朝时最后完成。 ( )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判断题※知识点:判断题※试题难度:中等 辽沈、淮海、渡江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加速了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判断题※知识点:判断题※试题难度:容易 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人物。( )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判断题※知识点:判断题※试题难度:容易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判断题※知识点:判断题※试题难度:中等 以《权利法案》为基础,英国确定了国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 )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判断题※知识点:判断题※试题难度:中等 甘地领导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判断题※知识点:判断题※试题难度:中等 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两极格局的形成。( )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判断题※知识点:判断题※试题难度:中等 湘西龙山里耶出土的西汉女尸,对研究古代的医疗和防腐技术具有重要价值。( )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判断题※知识点:判断题※试题难度:中等 陈国达创立地洼学说,是世界科学史的大事。( )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历史学家黄仁宇将秦汉时期称为中国的 “ 第一帝国时代 ”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汉文帝认为农业是立国之本,时常提醒百官劝课农桑。他曾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即租率减为三十税一。这样,农业得到较大发展,粮价大幅降低。汉初来一石值五千钱,文景时降到一石仅值数十钱至十余钱。 ——高中教材《中国古代史》选修 材料三 孝武(汉武帝)穷奢极欲……外事四夷……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 ——《资治通鉴》 材料四 1.秦完成统一大业是在何时?比较材料中秦汉疆城图,指出西汉开始对哪一地区进行了有效管辖? 2.材料二反映了西汉的哪盛世局面?对西汉历史发展有何影响? 3.材料三认为汉武帝“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请从政治、经济、思想和民族关系方面任选两个角度进行说明。 4.请写出材料四中《史记》的体例。“医圣”的代表著作。 5.根据以上材料归纳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平等是人们的越山海时空的共同追求 在对权利、种族、主权和国际地位诸多平等的孜孜追求中 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法国大平命的重要特点就是广泛实践人民主权,追求平等。为了追求平等,革命者不仅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可担任官职、公共职务和职位,他们甚至敢于放弃一部分经济自由,对财产权加以限制。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二 度奴运动不仅是一个敏感的问题,它并非像当代人们所说的那样是“人道主义”的推动力,而且是群岛和整个世界上实现民主的必要条件之一。按照基督教奴隶制运动的观点,在上帝眼中一律平等的人类的博爱受到这样的亵渎是无法接受的。他们认为这就是等于违背神的意志。因此,与奴隶贸易和奴隶制进行斗争的这两派均受到对博爱和对全人类——不管的他们的血统或肤色如何——平等的基本关注的驱使。 ——伊夫·贝诺《欧洲人的道德心和黑奴贸易》,黄有馥译 材料三 从不平等条约产生的那一刻起,清政府便开始了反抗斗争,但收效甚微。……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正式对德、意、日宣战,同时宣布废止中德、中意、中日间所有旧条约,1943年,中国同英、美等国签订了《关于取消在华领事裁判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的》,之后陆续与其他在华享有各种特权的国家签订了类似条约。至此,一百年以来中国与西方国家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皆告废止。 ——摘编自王建朗《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考察》 材料四 在近50年来世界历史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进程中,西方世界自19世纪开始占领支配地位、西方独立主导者的接力相继在西班牙、荷兰、英国、美国之间转换收接。西方主宰下的国际快序基本上是一种“等级体系”。 ——摘编自苏长和《从历史维度认识国际秩序的演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中哪些史实能体现“广泛实践人权,追求平等”?革命的爆发与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有直接联系? 2.根据材料二概括废奴运动的兴起与哪一思想有关?19世纪中期美国为追求种族平等颁布了哪一法律文献? 3.根据材料三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反抗不平等条约的斗争收效甚微的原因。结合时代背景说明1943年前后中国能够度止不平等条约的原因。 4.根据所学知识概括。影响材料四中“西方秩序主导者”发生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5.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中国应该如何破除以“等级体系”为特征的国际旧秩序?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俄国(苏联)的历史是一部不断追寻大国梦想,苦难与辉煌交织的历史。 1.俄国的近代化始于哪一事件? 1861年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2.1921年,面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的政治经济危机,列宁采取了哪-政策?该政策的哪内容最有利于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列举一例苏联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的重大贡献。造成1991年苏联解体的制度根源是什么? 4.通过对俄国(苏联)历史的学习和理解,你得到了哪些启示和教训?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2020 年是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 各国政府 都把改善民生放在执政的重要位置。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罗斯福执政初期,全国1700多万失业人员及其亲属维持生计全靠州政府、市政府及私人慈善事业的帮助和施舍。但这部分财源相对于如此庞大的失业大军,无异于杯水车薪。解决这一复杂的社会问题,只有联邦政府才能办到。 ——《一本书读懂美国史》 材料二 通常所说的“福利国家”是包括混合经济、充分就业、收入均等、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等内容在内的一揽子政策目标的总称。现代“福利国家”制度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各资本主义国家面临国家重建问题时才得以真正确....福利制度确实为各国社会成员谋得许多福祉,它促进了社会平等,缩短了贫富差距,杜绝了因贫因引发的许多社会问题,展示出西方民主的价值和普遍的社会关怀。然而,福利国家制度也也存在一些弊端,它培植社会情性,降低社会发展效率,并成为国家沉重的财政负担,进而引发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教师用书》 材料三国民收入是反映社会居民贫困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以下是新中国1952-2019年国民收入变化图。
 材料四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努力,我们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摘自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罗斯福执政初期“庞大的失业大军”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为此罗斯福采取了什么具体措施?体现了罗斯福新政的什么特点? 2.二战后西欧社会的贫困问题日显,各国纷纷实施“福利国家”制度缓解危机。请从材料二中提取关于“福利国家”制度的一个观点,并对观点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3.材料三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民收入的变化,请任选一个阶段(1952-1962年,1962-1972年,1972-1982年;1982-1992年,1992—2002年,2002-2019年),概据这阶段国民收入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4.根据材料四说明我党为何要狠抓脱贫攻坚工作?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完成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意义。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