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2019届山东省日照市中考历史试卷

[复制链接]

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毛泽东《中国人民志愿军应当和必须入朝作战》
      


   材料三 美国霸权行径大事记

1999年,以美因为首的北约绕过联合国安理会,对南联盟进行了78天的轰炸;中国驻南大使馆遭到北约导弹袭击。
2003年,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发动战争,占领伊拉克。
2018年,对中国发起贸易战。打压中兴等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发展。
2019年,编造话题,打压华为。
2019年,美国出尔反尔,在中美经贸磋商
的同时,发起断一轮贸易摩擦。
      

   中国推动国际合作大事记

2001年,承办上海APEC会议,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上合组织诞生。
2012年,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
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2014年,在北京举办APEC会议。
2016年,举办杭州G20峰会。
2018年,举办上合组织青岛峰会。
2019年,举办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1.根据材料一,说明《开罗宣言》的重要意义。
2.根据材料二,简要回答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必要性。抗美援朝的胜利有什么重要意义?
3.以世界眼光观察并理解上述材料。你怎样看待世界多极化趋势下中美两国所扮演的不同角色?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中国古代某位思想家曾经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他还认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这位思想家应该属于哪一学派(  )
A.法家       B.道家       C.儒家       D.墨家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唐代前期政治开明经济发展,在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科技文化等方面都有很大建树,呈现出繁荣、富强的盛唐气象。如图片中反映盛唐气象的是(  )
A.A          B.B          C.C          D.D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五千年中华文明发展史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史料记载,“明朝建立后,留在中原的少数民族大多改用汉姓,促进了新的融合”。历史上,曾通过改革要求本民族改用汉姓的帝王是(  )
A.孝文帝     B.金太祖     C.康熙帝     D.元世祖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古代中国科技发展长期走在世界前列。下列科技成就与如图人物相关的是(  )

A.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B.写出科技著作《天工开物》
C.开创了中医临床理论体系
D.创制最先进历法《大明历》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弘扬英雄人物的优秀品质,有利于实现历史教育的真正价值。下列诗句抒发的思想情怀和抱负与英雄人物对应正确的是(  )
A.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文天祥)
B.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岳飞)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戚继光)
D.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谭嗣同)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918年陈独秀曾撰文严厉指责义和团野蛮、保守、盲目排外和传播迷信;1924年,他又认为义和团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者。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因素是(  )
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兴起
C.民主与科学的潮流          D.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937年11月28日伦敦《泰晤士报》报道:“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前所未闻者……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报道反映的是正面战场上的哪次战役?(  )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武汉会战     D.长沙会战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不同阶级、阶层的代表人物先后提出了自强求富、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实业救国、民主与科学等口号和主张,体现了时代的变化和发展。下列人物中,积极倡导和实践实业救国的是(  )
A.孙中山     B.李鸿章     C.梁启超     D.张謇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深入割据地区的土地革命,是在罗霄山脉中段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的基本条件。因为获得土地是贫苦农民最强烈的渴望。而没有土地革命,不满足贫苦农民的要求,红军队伍难以扩大,军事斗争难以坚持,根据地也难以巩固和发展”。材料陈述了(  )
A.国民大革命轰轰烈烈开展起来
B.打土豪分田地,创造“工农武装割据”局面
C.全民族的抗战局面开始形成
D.各解放区连成一片,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在望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是在(  )
A.北伐战争时期                 B.国共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莫言在小说《生死疲劳》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住在东厢房里的另一户人家,在这段时间里的一个狂风暴雨日,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婴。这两个女孩,长名互助,幼名合作。”小说情节反映的历史背景是(   )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艰辛探索     D.改革开放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在2018年12月18日举行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屠呦呦被授予100名“改革先锋”之一。这源于她在哪一领域的突出贡献?(  )
A.农业科技     B.航天科技     C.文艺创作     D.医疗卫生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是一幅关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地图,其中,制定了较为系统和完整法典的国家位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把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的是(  )
A.伯里克利     B.屋大维     C.亚历山大     D.克洛维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其中,被认为是中世纪教育“最美的花朵”的是(  )
A.欧洲大学兴起
B.英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C.德国开始推行教育改革
D.法国开设政府自助中等学校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反映了某时期英国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的比例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C.工业革命的发展              D.海外殖民地的扩大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牛顿的科学发现,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了一大步。标志着牛顿成为近代自然科学奠基人的科学巨著是(  )
A.《地理学指南》                 B.《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C.《医学集成》                  D.《物种起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苏联模式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对这一模式表述正确的是(  )
A.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B.尊重经济规律并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
C.为夺取十月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标志着苏联模式形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在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领导本国人民挫败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是(   )
A.玻利瓦尔     B.卡斯特罗     C.章西女王     D.圣马丁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二战后,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调整政策,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948年,英国宣布建成“福利国家”
B.20世纪50年代,美国几次修订《社会保障法》,扩大受益群体
C.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发展
D.社会保障制度最终解决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大变革: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公元前207年,也就是秦始皇去世才四9年,秦王朝就覆灭了。不过,尽管秦朝的统治是如此的短命,它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烙印。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西汉初,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很弱,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诸侯王门下聚集评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汉武帝时,“府库并虚”。富商大贾们“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公家之急”,甚至“因其富厚,交通(勾结)王侯”。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三宋代儿童启蒙教育《神童诗》开篇就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宋时有谚语:“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这表明宋朝读书风气盛行,当时的人不以从军为荣。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深刻而持久的烙印“主要指什么?
2.材料二反映出西汉前期存在着一系列社会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武帝的解决措施。这一系列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人社会观念的变化与宋代采取的什么治国之策相关?谈谈你对这一政策的认识。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由辛亥革命所唤起的中国社会的希望,同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的黑暗之间形成一种巨大的落差,巨大的落差产生了巨大的波潮,于是而有新文化运动。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顾维钧曾回忆道:“以前我们也曾想过最终方案可能不会太好,但却不曾料到结果竟是如此之惨。”中国人民彻底清醒地认识到“公理难伸,强权未已“,爱国风暴汹涌而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

   --钟轩理《五四精神与中国道路》
   材料二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直接推动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中国革命就有了新的领导核心力量,这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最根本的特征。

--钟轩理《五四精神与中国道路》
   材料三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巨大波潮”和“结果竟是如此之惨”分别指什么?根据材料,阐明五四运动的时代价值。
2.历史学习中,常常需要认识历史事件的因果联系,以揭示历史发展的进程。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写一段180字左右的短文,包含“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四个事件,体现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
3.举出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我国在经济、科技和国防领城取得的巨大成就各一例。
4.综合上述材料,你得出怎样的历史结论或认识?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材料一德黑兰会议前,美、英、中三国政府首脑于 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在开罗举行会议,签署了《开罗宣言》。《开罗宣言》于12月1日德黑兰会议结束时公布于世,庄严宣告: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给中国。中国收复领土的神圣权利得到国际公认,这是中国人民坚持执战的结果。宣言还规定了战后“使朝鲜自由独立”。

--吴于廑齐世荣《现代史编?世界史》
   材料二1950年6月 25日,朝鲜战争爆发。最初这只是南北朝鲜之间内战,但当天美国利用苏联抵制安理会之机,操纵联合国通过决议,指责北朝鲜是侵略者。第三天,美国又宣布武装援助南朝鲜,直接干涉朝鲜内政。同时,令其海军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插足中国的领土台湾。

--吴于廑齐世荣《现代史编?世界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