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江苏省宿迁市2019年中考历史试题

[复制链接]

1、迁都洛阳。
2、易汉服、改汉姓、说汉话。
3、推行官吏俸禄制。

A.孝文帝改革     B.贞观之治     C.武则天新政     D.商鞅变法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培根评价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这三种东西改变了世界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其中“第三种”指的是(   )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9世纪末出现了“实业救国”热潮,张謇以状元身份回乡办厂,创办了(   )
A.大生纱厂                   B.江南制造总局
C.汉阳铁厂                   D.包头钢铁公司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共和成,专制灭;民国成,清朝灭”,材料表述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世纪30年代,《松花江上》传唱于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它唱出了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与此歌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八一三事变     B.卢沟桥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南京大屠杀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为毛泽东和蒋介石在重庆谈判时合影,经过谈判,国共两党签订了(   )C.《共同纲领》                 D.“九二共识”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9年是澳门回归20周年,这是澳门繁荣稳定发展的20年。澳门回归祖国(   )
A.是“一国两制”成功实践
B.标志祖国统一大业已完成
C.贯彻了“求同存异”方针
D.体现民族区域自治优越性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C.土地改革的进行               D.人民公社化运动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培育“籼型杂交水稻”,被授予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是(   )
A.钱学森     B.邓稼先     C.屠呦呦     D.袁隆平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文艺复兴时期,作家阿尔贝蒂写道“人们只要想做,没有什么做不到”,莎士比亚称赞“人是了不起的杰作”,以上观点共同体现(   )
A.自由平等思想                 B.民主科学精神
C.人文主义精神                 D.物竞天择理论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由两位志同道合的思想家起草的纲领,在结尾发出了伟大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部纲领是(   )
A.《人权宣言》                   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联合国家宣言》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苏俄政府将一些国营企业租让给外国资本家经营,允许外资同苏维埃政府一起组织合营股份公司,外国资本家获此经营权源于(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农业集体化
C.社会主义的工业化                D.新经济政策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933年,临危受命的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迅速推行“新政”,其主要特点是(   )
A.防止盲目的生产过剩
B.加强对工业的控制和调节
C.增强联邦政府的权力
D.加强对经济的调节和干预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944年6月,美英盟军从英国出发,强渡英古利海峡,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与苏联两面夹击德国,此战役是(   )
A.凡尔登战役                        B.诺曼底登陆战
C.莫斯科保卫战                       D.中途岛海战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世纪50﹣70年代,日本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到1968年国民生产总值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除了日本自身的努力外,还得益于哪一国家的扶植(   )
A.苏联       B.英国       C.美国       D.法国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班开展探究性学习,收集了“纳赛尔”“纳米来比亚独立”“万隆会议”“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等材料,据此判断,其探究主题可能是(   )
A.动荡的中东                  B.社会主义探索
C.冷战中的对峙                 D.亚非拉的振兴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表“美国芭比娃娃玩具生产情况简表”说明(   )

原料来源
中东地区
半成品加工
中国台湾
假发制造
日本
组装地点
马来西亚、印尼

A.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           B.美国工业生产的下降
C.联合国推动世界和平           D.亚洲国家科技的进步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当今世界,开放融通的潮流滚滚向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为高云鹏画作《玄奘取经回长安图》
材料二
《乾隆御制诗》中有“间年外城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说:“彼等以为苟不如此,则恐外人之交际频繁,又碍于安谧,而各界人等之服从上命,以维持皇威于不坠,乃中国政府唯一不易之格言。”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兴建经济特区成为一个重大突破。经过30多年的发展,深圳从只有“一条街道、一盏红绿灯、一个小公园”的小镇,迅速崛起成为一座现代化大城市,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史上的奇迹。
——摘自岳麓书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图中的“经”取自何处?同一朝代应邀六次东渡日本传授佛法,最终成功的高僧是谁?
2.据材料一、二,分析从唐朝到清朝前期,中国对外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
3.作出改革开放重大战略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哪次会议上?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设立经济特区的作用(不得摘抄材料原文)。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坚持道路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材料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选自《毛泽东诗词选》
材料三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
——摘自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2.材料二诗词所反映的是哪一重大事件?“远征”途中,哪次会议挽救了党和红军,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材料三中“这条道路”具体指什么?
4.从中国共产党革命与建设道路探索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17﹣19世纪,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并进一步扩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英国一位首相在议会演讲中说:“即使最穷的人,在他的小屋里也能够对抗国王的权威。屋子可能摇摇欲坠;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雨也可以淋进这所房子,但是国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他的千军万马也不敢跨过这间破房子的门槛。”后来这段话被人们简化成“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摘自岳麓书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
在那个距今200多年前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宣布独立的北美13个殖民地,与大英帝国的战争一直艰苦地打了8年,最终赢得了胜利。
材料三
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农奴起义不断上升的压力变得不可抗拒起来,尼古拉的继任者亚历山大二世把解放农奴当做代替革命的唯一办法。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1869年,日本第一次使用了电报连通了横滨和东京。1872年,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1870年,这个国家有了第一台纺纱机。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依据的法律文件是什么?该法律文件确立了什么政治体制?
2.材料二“战争”中受命担任大陆军总司令是谁?战争结束后,哪部宪法的制定确立了美国的民主共和制?
3.据材料三分析,亚历山大二世解放农奴的原因是什么?这一事件对俄国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4.材料四反映了日本哪一次改革的成果?这次改革后,日本的社会性质有何变化?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20世纪至今世界政治格局不断演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协约国同德国及其盟国签订的一系列和约,构成了重建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华盛顿会议的核心是中国问题,与会国签订了一个公约。
——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随着奥地利的消失,苏台德问题成为对捷克斯洛伐克的严重威胁。这个国家三面都被德国包围。更为严重的是,有些迹象表明,英法政府准备放弃捷克斯洛伐克,就像它们先前放弃奥地利一样。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二战后世界格局演变示意图
2.据材料二,英法对德采取何种政策?这一政策带来了什么危害?
3.据材料三示意图,▲处世界格局呈现出什么趋势?
4.综上所述,你认为我国应如何应对当今世界格局发展的趋势?(至少两点)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有力地促进了当时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下列“诸子百家”及其思想对应正确的是(   )
A.孟子﹣民贵君轻                B.韩非子﹣“兼爱”“非攻”
C.墨子﹣无为而治                D.庄子﹣以“法”治国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下令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这样,诸侯王的疆土越来越小,势力大为减弱,材料中采取的措施是(   )
A.推行郡县制     B.设立锦衣卫     C.颁布推恩令     D.实行行省制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表所示为某同学的历史笔记,其主题应是(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