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宋朝时,江南地区农业发展较快的原因有( ) ①南方战乱少 ②许多中原人南迁 ③自然条件优越 ④那里原来就有先进的生产技术。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对谚语“苏湖熟,天下足”最准确的理解是( ) A.苏州、湖州地区气候宜人 B.苏州、湖州地区商业繁荣 C.苏州、湖州地区成为国家的重要粮仓 D.苏州、湖州地区物产丰富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到南宋时江南各地十之八九种从越南引进的普及于淮南、江南东西、两浙、荆湖等地( ) A.玉米 B.小麦 C.占城稻 D.棉花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北宋文学家苏轼写下一首诗,他称赞“头尾轩昂、日行千畦、不喂草料、饥不啼”的新型农具是( ) A.筒车 B.曲辕犁 C.秧马 D.铁耙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下列关于宋代经济现象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 ) ①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纸币“交子”②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到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③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重要的粮仓④开封和杭州是当时最大的商业都市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中国被外国人称之为瓷器之国,在我国有“瓷都”之称的是( ) A.南宋哥窑 B.北宋景德镇 C.唐朝唐三彩 D.南宋景德镇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难 小明以“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为主题进行探究,下列他整理的内容不符合史实的是( ) A.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B.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C.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明朝最后完成 D.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面知识卡片所列内容为中国古代某时期经济发展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这一朝代是( )●江西景德镇瓷窑逐渐成为瓷业中心●交子、会子等纸币与铜钱等并行使用●经济重心的南移已成定局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李明上网查阅了有关宋代经济发展的相关史实,下列各项不可能出现的是( ) A.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 B.棉布成为北方普通百姓的衣料 C.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D.形成新的商业区——草市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在现代社会中,刷卡消费已成为一种时尚,但是纸币仍然在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 A.秦朝的圆形方孔钱 B.唐朝的开元通宝 C.汉朝的五铢钱 D.北宋的交子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历史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在某展厅出现了如下一组图片,那么该展厅的名字最合适的为( ) A.宋代商业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 C.宋代国家统一 D.宋代民族融合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到了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重大变化;在两宋时期,农业、商业和前代相比,都有很大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梦粱录》卷十三记载南宋首都临安“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结合材料一及所学推测当时哪种农作物的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2)
 材料二中的北宋纸币最早出现于什么地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出现纸币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内容,指出南宋都城临安的商业和唐长安城的商业对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商业贸易的兴盛对社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好处?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宋代虽然在历史上被称为积贫积弱的朝代,在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对抗中处于弱势,但在经济的发展上,与其他朝代相比毫不逊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唐朝和北宋时期南北经济发展情况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的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的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朝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材料二 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中吴(江苏)又为东南根柢。谚曰:“苏常熟(丰收),天下足。”
——(南宋)陆游《常州奔牛闸记》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指出从西汉到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 (2)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从什么时候开始,又在什么时候完成?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的原因有哪些。 (4)你认为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开放性题目,言之成理即可。提示:可结合原因来思考)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