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到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共和国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改变,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厂。”材料中的现象发生于20世纪( ) A.40年代 B.50年代 C.60年代 D.70年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江门九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举办“一五计划”成果展示会。他们找到了下列图片资料,哪项不适合采用( ) A. B. C. D.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法》时,曾有1.5亿人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了( ) A.这是中国第一部宪法 B.这部宪法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C.中国是真正独立的国家 D.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首先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以审议。”总理请全国人大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表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民主集中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是中国人民不懈的追求,社会主义道路的工业化进程艰难而坎坷。阅读下列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落后局面】 材料一 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元旦社论 【初见成效】 材料二 从1953年到1957年,共有596个大中型工程建成投产……1949年,我国的工业总产值在国民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为30%,到1957年,上升到56%;1957年的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了128.5%,其中重工业比重由1952年的27%上升到1957年的49%。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工业状况。材料一中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编制的建设规划是什么? 2.材料二数据表明了什么?这些成就的取得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3.我国的现代化工业已经走在r世界的前列。请你谈谈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