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优学物理网为您推荐的九年级上册物理功 功率 机械效率综合期末复习题,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九年级上册物理功 功率 机械效率综合期末复习题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机械效率越高,机械做功一定越快 B. 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C. 功率越大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D. 做功越快的机械,功率一定越大 2. 用一动滑轮将重物匀速提升2 m,人对绳子的自由端所用力是40 N,不计滑轮重和摩擦,则物重和提升重物所做的功分别是( ) A.80 N,80 J B.80 N,160 J? C.40 N,160 J D.40 N,80 J 3. 用动滑轮、定滑轮、滑轮组分别提升一重物,在不计摩擦的情况下,机械效率最高的机械是( ) A.动滑轮 B.滑轮组? C.定滑轮 D.都一样 4. 一个滑轮组经改进后提高了机械效率,用它把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改进后与改进前相比较( ) A.总功不变,有用功增加了 B.总功不变,额外功减小了? C.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小了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 关于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做功一定多B 使用机械可以省力,省力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C 没有摩擦时,机械效率一定等于100%? D 做同样的有用功,额外功越小,机械效率越高 6. 分别用杠杆、斜面和滑轮组将同一物体举升相同高度,做的有用功( ) A.杠杆最多 B.斜面最多 C.滑轮组最多 D.一样多 7. 如图所示,用此装置拉一重为100 N的重物,使其在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不计滑轮重和摩擦,所需拉力为8 N,则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____N。实际此装置的机械效率为80%,欲使物体以0.6 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前进,那么实际拉力为_______N,拉力在 5 s内做的功为________J。 8. 如图所示,某工人用滑轮组往3 m高的平台上运沙土,已知沙土的质量是40 kg,袋子和动滑轮共重100 N,不计绳重和摩擦。?求:工人匀速拉动绳子时,所用的拉力是多大?此过程中工人做的有用功是多少?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大?? 9. 如图所示,用力F拉400 N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重物以10 cm/s的速度移动,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物重的0.2倍,若不计滑轮的重及滑轮与绳的摩擦,则(1)弹簧秤的示数为多大?拉力的功率为多大?(2)若考虑滑轮的重及滑轮与绳的摩擦,实际拉绳子的力为32 N,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大? 10. 如图所示是起重机的结构示意图。用它把质量为2023kg,底面积为1m2的货箱G匀速提起。(取g=10N/kg)问: (1)当货箱静止于水平地面时,它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2)若把货箱匀速吊起3m,起重机对货箱做了多少功? (3)吊起货箱时,为使起重机不倾倒,在它右边加挂质量为多大的铁块? 已知:OA=10m,OB=5m。(设起重机所受重力的作用线恰好通过O点。) 11. 如图所示,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滑轮和绳的重力,如果物体的重力为Gl和G2,那么G1与G2的关系是( ) A.G1=G2 B.G1=2G2 C.G1= G2 D.无法判断 12. 如图所示装置中,若拉力F=4N,则甲、乙两弹簧的读数分别为 A.8N,8N B.12N, C.8N,12N D.12N,12N 13.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装置,已知A在地面上滑动时所受的摩擦力为40牛(不考虑绳与滑轮的摩擦)。要使A向右匀速滑动,拉力F甲与F乙的大小分别为 ( ) A.40牛,20牛 B.20牛,40牛 C.40牛,40牛 D.20牛,20牛 14. 利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起重600牛的物体,最小的拉力是(不计动滑轮重力及摩擦)( ) A.600牛 B.300牛C.200牛 D.100牛 15. 如图所示,不计滑轮重与摩擦,物体A质量为2千克,物体B质量为5千克,体积为103厘米3。先用手握住A,待放手后 A.物体B将沉到杯底 B.物体 B将停留在水面下任何地方 C.物体B将离开水面上升 D.物体B最后浮在水面上 16. 如图所示,某工人利用滑轮组提升矿井中重800N的物体A,当他所用的拉力F=500N时,物体A在10s内匀速提升2m。若不计摩擦和绳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5% B.动滑轮的重力为200N C.拉力所做的额外功是2023J D.拉力的功率为200W 17. 右图是用来提起货物的简单机械组合装置,已知BO=2AO。若该装置的机械效率是80%,当吊起重为2023N的货物是,拉力F与货物重G之比为 。 18. 利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滑轮组,在相同的时间内用大小相同的力F1、F2分别把质量相等的重物提升到相同的高度,则错误的是 ( ) A.力F1做功的功率大 B.甲滑轮组的额外功较大 C.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高 D。甲、乙两个滑轮组的总功相同 19. 图中定滑轮重2N,动滑轮重1N。物体A在拉力F=4N的作用下,1s内沿竖直方向匀速升高了0.2m。不计绳重和轴摩擦,则以下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为0.4m/s 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7.5% C.天花板对滑轮组的拉力为10N D.滑轮组对物体A做功的功率为1.6W 20. 如图所示,斜面长为3cm,高为lm,工人用400N沿斜面方向的力将重为840N的箱子推到车上.在这过程中 A、有用功是400J,总功是840J B、有用功是840J,额外功是400J C、总功是2023J,机械效率是70% D、有用功是400J,机械效率是70% 21. 下图是小明同学斜面机械效率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实验时他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同一物块沿粗糙程度相同的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的部分数据如下: 实验 次数 斜面的 倾斜程度 物块重量 G/N 斜面高度 h/m 沿斜面拉力 F/N 斜面长 s/m 机械效率 1 较缓 10 0.1 5.0 1 2 较陡 10 0.3 6.7 1 45% 3 最陡 10 0.5 8.4 1 60% ⑴小明探究的是斜面的机械效率跟 的关系。在第1次实验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物块和斜面的内能增加了约 J。 ⑵分析表格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在斜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 。若要探究斜面机械效率跟斜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应保持 不变。 ⑴斜面的倾斜程度 20% 4 ⑵高 斜面的倾斜程度 1.D 2.B 3.C 4.B 5.D 6.D 7. 16;10;60 8. 250 N 2023 J 80% 9. (1)20 N 80 W (2) 62.5% 10.(1) (2)W=FS=2023kg10N/kg3m=2023J (3) ∵GAO = G0OB2023kgg10m = m0g5mm0 = 2023kg 11. 12. 动 上 26 4 13.C 14.B 15.B 16.A 17.C 18.B 19.BD 20. 5:8 21.D 22.D 23.80 24.AB 25.89 26. F拉=G人 木箱和动滑轮受力 G箱+G轮=2F拉+F支=2G人+F支=2G人+mg 改变绕绳方式后, F拉+F支=G人, 木箱和动滑轮受力G箱+G轮=3F拉=3(G人-F支) 所以2G人+mg=3(G人-F支) F支=F压=100N G人=3F支+mg=2023N+40kg10N/kg=700N F拉=G人-F支=700N-100N=600N 机械效率h= = = = =83.3% 27.C28.A29.A30.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