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单元双测B卷 第七单元 解放战争

[复制链接]

民工
543万人
担架
30.5万副
大小车
88万辆
牲畜
76.7万头
船只
8500只
筹粮
4.8亿千克
挑子
20.6万副


材料二

 电影《大决战》共分3部,影片以史诗般宏伟的气魄艺术地再现了人民解放战争中三次决定性的战役。战役以人民解放军的伟大胜利和国民党的失败为结局,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是人民革命战争史上的光辉篇章。创作者对双方统帅部门的战略方针、作战计划、战役指挥的记录忠实于历史事实;在细节描写、战争场面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进行适度的渲染、铺衬,因而使人物形象在巨大的、真实的历史背景下显得更加丰满、生动,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影片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它表明决战的胜负并非单纯由军事指挥决定,而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趋势。
1.材料一的壮观场面出现在哪次战役中?请写出这次战役的中心、人民解放军指挥员和参战部队。这次战役的影响是什么?2.材料二电影《大决战》展现了解放战争期间哪三次重大战役的恢宏场面?三大战役胜利的重要意义是什么?3.通过材料一并联系所学知识,谈谈人民群众在解放战争中的作用。对此,你有何感想?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945年8月,毛泽东飞抵重庆。毛泽东将自己的作品《沁园春?雪》书赠柳亚子先生。其中最后一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特别气势磅礴。那么在当时“数风流人物”最重要的任务是(   )
A.打破围剿,战略转移           B.停止内战,联合抗日
C.争取和平,民主建国           D.发动内战,消灭红军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946年,当国民党撕毁“双十协定”发动全面内战时,周恩来说:“我们并不因为蒋(介石)破坏了这些协定,就以为没有了收获。因为全国人民都承认了这样的事实,认为中共的地位是不可抹杀的。”这表明(   )
A.共产党通过重庆谈判臝得了民心
B.国民党政权得到其他国家的支持
C.共产党在战场上连连打败国民党
D.国民党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抗战胜利后,支持国民党发动内战最积极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苏联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国民党撕下和平的面具,露出了狰狞的面目,发动了全面内战。你知道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吗?(  )
A.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对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大规模进攻
B.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陕北解放区
C.1947年6月,国民党军队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
D.1946年3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陕甘北解放区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1946年8月6日,毛泽东在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指出,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
由此诞生了一个著名的论断,即( )
A.“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D.“坚持人民抗战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1947年4月17日,新华社发表社论指出:历史事件的发展表现得如此出人意料,蒋介石占领延安将标志着蒋介石的灭亡,人民解放军放弃延安将标志着中国人民的胜利。
下列事件与之相关的是(   )
A.三大战役                       B.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抗美援朝战争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的《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   )
A.没收地主的土地                B.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C.按贫雇农人口,分配土地             D.废除土地私有制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据统计,在解放战争的头三年,晋冀鲁豫解放区参军农民达148万,山东解放区有近60万农民参军,700万民工随军支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解放区土地改革胜利完成
B.晋冀鲁豫解放区农民痛恨蒋介石
C.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房屋等
D.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要求:“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
体现这一战略方针的军事行动是( )
A.转战陕北     B.挺进大别山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948年的最后一天,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本月忧患最深……各方告急与失败之报,几如雪花飞来,……一切唯听天命而已。”蒋介石这种心态主要是因为(   )
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B.人民解放军在战略决战中节节胜利
C.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了北平
D.毛泽东和朱德下达了渡江战役的命令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电影《建国大业》于2009年9月在中国内地公映。影片再现了重庆谈判、三大战役与渡江战役、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召开等历史画卷。
这些史实大致发生在(  )
A.北伐战争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在南京“总统”府办公桌上有一台历,透过历史的尘埃还可以看到上面写着:“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作为历史的记录,它已定格为永恒。
由此记录你能想到的是(   )
A.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B.日军攻占南京,开始大屠杀
C.抗战胜利,南京光复
D.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较难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后,中国又处于内战的阴云之下。结合下列材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漫画欣赏显阴谋】
材料一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兄弟阋墙谁之过】
材料二

  “谈判的办法是政学系想出来的。政学系想用软的一套手法把共产党吃掉,谈何容易!可是现在动大手术也不是时候,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
——国民党《中央日报》总主笔陶希圣
【墨迹未干动干戈】
材料三 在战争开始的八个月里,解放区军民积极作战,歼灭敌人七十多万人,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不久,又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1.解读这幅漫画,判断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2.图中的“和平方案”指的是什么?图中的“磨刀”有何深层次的含义?3.材料二中“软的一套手法”和“动大手术”各指什么?如何理解陶希圣所说的“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以及“更有文章好做”?4.蒋介石于什么时间撕毁“双十协定”?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什么?5.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军采取了怎样的战术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解放战争中山东、河南、江苏等地人民支援某一战役情况统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