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原因在于( ) A.洋务运动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堂 B.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的机器设备和生产技术 C.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 D.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中国2000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材料中的“它”是指( )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陈独秀《新青年·警告青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两位先生”是指( ) A.胡适和鲁迅 B.民主和自由 C.科学和自由 D.民主和科学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1919年元旦他发表《新纪元》一文,指出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应当走十月革命的道路。“他”是( ) A.梁启超 B.陈独秀 C.李大钊 D.胡适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材料二 从6月11日到9月21日这一百多天中,皇帝迅速地接连发布了一百多条上谕,试图以空前规模大力推行变法维新。8月底前大多数法令涉及经济、军事和文教领域。经济和军事领域中,诏令体现了自强运动的强化。在经济领域,国家以更大的力量促进农、工商业。在军事方面着重训练现代化陆军,加强海军。8月后期起,开始改革政府机构,一些中央的衙门和几个督抚所辖的地方衙门都被废除。但是他(康有为)关于政治制度改革的建议,如颁布宪法、建立国会和宣布君民合治,上谕中均未提。尽管维新运动没有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全国规模的影响。 ——摘编自费正清、刘广京《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 材料三 日本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先是改革教育制度,第二是进行大胆的宪政变革废藩置县,摧毁所有封建政权,同时组建议会,实行立宪,“万事决于公论”。明治政府于1885年实行内阁制,翌年开始制宪,1889年正式颁布宪法,1890年召开第一届国会,从而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在经济改革上,明治政府设立工部省,管理矿山、铁路等,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及培养技术工人。 ——摘编自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的得失》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请谈谈你对材料一中的图片标题“顶戴花翎与‘自强”‘求富’”的理解。 2.材料二中的“变法维新”距今多少周年?在经济和军事领域中,“诏令”如何体现其“自强运动的强化”? 3.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如何?根据材料二指出维新变法的主要历史作用。 4.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从变法内容的角度分析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一个失败一个成功的原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材料题※知识点:材料题※试题难度:中等 苏联和中国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中都进行了积极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年,我国开始了以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中心的大规模经济建设。这一年,党正式提出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总路线。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上 材料二 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 ——摘自《斯大林选集》 材料 三 戈尔巴乔夫说:“我国人民用他们在20~30年代建立起来的力量粉碎了法西斯。如果没有工业化,我们就会在法西斯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境地。” ——陆南泉等《苏联真相》 材料四 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但绝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 ——1956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1.据材料一,“一化”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改”基本完成有何历史意义?2.据材料二、三,概括苏联工业化的特点及其积极作用?3.据材料二、四,指出中国与苏联建设工业化道路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